內容概要:儲能溫控是指對儲能系統中的能量儲存設備進行溫度管理和控制的過程。受益于國內外利好政策的推動和儲能需求的持續增長,近年來儲能溫控市場迎來發展機遇。特別是國內各省市配儲時長、配儲比例的進一步提升,獨立儲能電站經濟性顯現,大儲和工商儲規模進一步擴張,推動儲能溫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儲能溫控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2.1億元增長至26.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8.65%。
相關上市企業:英維克(002837);松芝股份(002454);申菱環境(301018);朗進科技(300594);同飛股份(300990);高瀾股份(300499);奧特佳(002239);黑盾股份(839800);科士達(002518];金盤科技(688676)
相關企業:廣東海悟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智盛宏明空調設備有限公司;廣東銳勁特空調設備有限公司;恒源智能科技(山東)有限公司;蘇州庫凌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關鍵詞:產業鏈;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儲能溫控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儲能溫控是指對儲能系統中的能量儲存設備進行溫度管理和控制的過程。儲能系統通常包括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和熱儲能裝置等不同類型的能量儲存設備,這些設備的性能和壽命往往受到溫度的影響。儲能設備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同時也會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過高的溫度會導致能量儲存設備的性能下降、壽命縮短甚至損壞,而過低的溫度也會對設備的性能和儲能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儲能溫控的目標是通過合理的溫度管理,維持儲能設備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運行,從而提高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常見的儲能溫控方案包括風冷、液冷和熱管冷卻等。其中,風冷方案主要是通過風扇或空氣對流等方式將熱量帶走,液冷方案則是通過液體循環將熱量帶走,而熱管冷卻則是利用熱管內部的相變過程來傳遞熱量。各種方案都有其優缺點,需要根據實際應用場景來選擇。
儲能溫控行業產業鏈上游是各種核心零部件供應環節,主要包括壓縮機、換熱器、風機、液冷機組、液冷板、管路等。產業鏈中游為溫控系統供應商和儲能系統供應商,代表廠商有英維克、松芝股份、申菱環境、朗進科技、同飛股份、高瀾股份、黑盾股份、奧特佳等。產業鏈下游為儲能溫控應用需求方,主要包括儲能電池廠商、儲能系統集成廠商、發電側大型風光電站、電網和工商業及戶用儲能等。
二、產業環境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2023年新增裝機規模約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裝機規模;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4444萬千瓦/9906萬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40%。從投資規模來看,“十四五”以來,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千億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同時也正在帶動其全產業鏈加快形成能源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其中,作為行業 “安全守門員”的儲能溫控產業也隨著儲能產業大浪而水漲船高。此外,從政策層面看,為保障儲能產品及儲能電站運行安全,我國多部門接連頒布政策,指出要強化儲能電站安全運行風險監測及預警機制,加緊研發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高效儲能技術以及相關儲能安全技術,持續推動國內儲能溫控行業發展。
三、產業現狀
受益于國內外利好政策的推動和儲能需求的持續增長,近年來儲能溫控市場迎來發展機遇。特別是國內各省市配儲時長、配儲比例的進一步提升,獨立儲能電站經濟性顯現,大儲和工商儲規模進一步擴張,推動儲能溫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儲能溫控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2.1億元增長至26.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8.65%。
常見的溫控方案主要為風冷與液冷兩種。目前風冷系統為儲能溫控市場主流產品,市占率達55%,主要原因是已投運儲能項目對溫控效率要求相對較低,風冷方案基本可滿足項目需求。此外,當前儲能項目對成本敏感度高,具備初期投資低優勢的風冷方案更易被下游接納;而液冷系統復雜、技術要求高,行業進入壁壘更高,因此其市占率略低于風冷儲能溫控系統產品,約為45%。但值得注意的是,液冷擁有散熱效果好,冷卻速度快且占用空間小等優點。因而,目前,各大電池廠正加快布局液冷產品。隨著充放電倍率的提升、中高功率儲能產品的普及,液冷技術的滲透率逐漸提升。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液冷溫控滲透率已達25%,至2024年底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5%。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儲能溫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四、競爭格局
近年來,在風電、光伏裝機量持續增長,5G基站建設加快,以及國內新型儲能建設規模日益增長的背景下,我國儲能溫控行業參與者越來越多,僅上市企業數量便已超過50家。從企業競爭力看,我國儲能溫控市場的參與者可大致分成傳統工業溫控企業、精密溫控企業和汽車電池熱管理企業三類。其中,傳統工業溫控企業憑借在水冷設備中的技術積累,切入儲能溫控壁壘較低,技術同源,代表企業有飛股份、高瀾股份等。精密溫控企業則在數據中心溫度控制方面經驗豐富,集裝箱儲能與數據中心溫控相似性較高,有望實現技術外延,代表企業有英維克、申菱環境等。汽車電池熱管理企業則憑借在鋰電池溫控方面的技術與經驗積累,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代表企業有松芝股份、奧特佳等。
整體來看,目前我國儲能溫控系統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市場集中度較 低,已初步形成以英維克、同飛股份、申菱環境為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競爭格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儲能溫控企業市占份額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英維克、同飛股份、申菱環境、高瀾股份、松芝股份,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16%、8%、5%、3%和2%。
三河同飛制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021年5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股票簡稱“同飛股份”。同飛股份聚焦工業溫控技術創新和專業化發展,致力于工業溫控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是國內專業的工業溫控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已形成了液體恒溫設備、電氣箱恒溫裝置、純水冷卻單元和特種換熱器四大產品系列,產品已廣泛用于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儲能、激光、電氣傳動、半導體制造設備、數據中心、氫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等產業領域。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同飛股份營業收入為13.74億元,同比增長3.55%。
深圳市英維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6年12月2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英維克”。英維克致力于為云計算數據中心、算力設備、通信網絡、電力電網、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充電樁、工業自動化、電源轉換等領域提供設備散熱解決方案,為客車、重卡、冷藏車、地鐵等車輛提供相關車用的空調、冷機等產品及服務,并為人居健康空氣環境推出系列的空氣環境機,已是業內領先的精密溫控節能解決方案和產品提供商。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英維克營業收入為28.72億元,同比增長38.61%.
五、發展趨勢
1、政策持續利好行業發展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儲能安全性建設,制定了一系列行業標準和政策,為儲能溫控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例如,《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規程》的正式實施,為儲能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了規范。此外,國家還發布了多項政策引導加強儲能電站安全建設,提高儲能系統安全水平。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落地,將持續利好國內儲能溫控行業發展。
2、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儲能溫控行業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儲能溫控市場規模已達到15.5億元,并預計在未來幾年保持持續增長態勢。隨著可再生能源市場的迅速崛起,儲能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為儲能溫控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30年,中國儲能溫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1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3、技術路線將日益多元化
目前,儲能溫控技術主要包括風冷、液冷、熱管冷卻和相變冷卻等。其中,液冷技術因其高效的散熱性能而逐漸成為主流。隨著儲能電站對散熱性能要求的提高,液冷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同時,風冷技術也因其成本較低、技術成熟等優勢,在小型及部分工商儲能項目上需求穩定。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儲能溫控行業的技術路線將更加多元化。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儲能溫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儲能溫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儲能溫控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儲能溫控行業重點企業推薦,2025-2031年中國儲能溫控產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空間預測,2025-2031年中國儲能溫控行業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