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鋰電池制造設備是指利用設備將電化學物料通過各種工序而制成電芯及參與電池系統組裝的各類設備的總稱,是鋰電池制造的基礎設備。近年來,我國鋰電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連續6年全球領先,國產鋰電設備以優良性價比以及強大的交付能力獲得海外客戶的青睞,國內鋰電設備公司積極搶灘海外市場。同時,受動力電池企業擴產影響,全球鋰電設備市場需求持續上漲,國產鋰電設備企業海內外業務不斷增長。但進入2023年以來,受“量價齊跌”影響,我國鋰電設備行業規模出現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已下降至900億元。
相關上市企業:先導智能(300450.8Z);贏合科技(300457.8Z);杭可科技(688006.SH);利元亨(688499.SH);先惠技術(688155.SH);華自科技(300490.8Z);錦富技術(300128.8Z);金銀河(300619.8Z);納科諾爾(832522.BT);星云股份(300648.8Z);ST百利(603959.SH);曼恩斯特(301325.8Z);正業科技(300410.SZ);福能東方(300173.3Z);譽辰智能(688638.SH);驕成超聲(688392.SH);信宇人(688573.SH);德新科技(603032.SH);武漢藍電(830779.BJ)等
相關企業:臨沂市綠威鋰電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科能鋰電有限公司;中科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鋰電池出貨量;鋰電設備市場規模;鋰電設備細分市場;國產化情況;重點企業
一、行業概況
鋰電設備,即鋰電池制造設備。鋰電池制造設備是指利用設備將電化學物料通過各種工序而制成電芯及參與電池系統組裝的各類設備的總稱,是鋰電池制造的基礎設備。鋰電池制造設備對制造一致性高、穩定性好、性能優異和安全的電芯及電池組起著重要作用。按照對應的鋰電池生產步驟的不同,鋰電生產設備可分為前段設備、中段設備、后段設備。
鋰電設備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環節,主要包括鋼材、鋁材等原材料,以及電線電纜、電氣元件、機械零部件等零部件。產業鏈中游為鋰電設備生產制造環節,代表廠商有先導智能、北方華創、金銀河、科恒股份、贏合科技等。產業鏈下游鋰電設備應用領域,主要為消費鋰電池、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池等鋰電池產品生產制造產業。
二、產業環境
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鋰電池可分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電池三大類。近年來,得益于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風電等新能源裝機量的持續增長,我國鋰電池市場應用需求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行業各類鋰電池產品出貨量逐年上升。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消費鋰電池、動力鋰電池及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分別為49 GWh、630 GWh、206 GWh,同比變化率分別為2.08%、31.25%、58.46%。受鋰電池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帶動影響,國內外鋰電池生產企業紛紛制定和實施擴產計劃,全球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呈現持續上漲態勢,持續為我國鋰電設備行業發展注入動力。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三、產業現狀
近年來,我國鋰電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連續6年全球領先,國產鋰電設備以優良性價比以及強大的交付能力獲得海外客戶的青睞,國內鋰電設備公司積極搶灘海外市場。同時,受動力電池企業擴產影響,全球鋰電設備市場需求持續上漲,國產鋰電設備企業海內外業務不斷增長。但進入2023年以來,受“量價齊跌”影響,我國鋰電設備行業規模出現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已下降至900億元。
從細分市場占比來看,我國鋰電設備前段、中段、后段設備市場占比分別為44.05%、35.7%、20.24%。前段設備包括攪拌機、涂布機、輥壓機和分切機等,其中涂布機價值最大,占75%左右;中段設備包括卷繞機、疊片機、注液機等,其中卷繞機價值占比70%;后段處理需要分容化成柜和檢測等設備,其中化成和分容占70%,組裝占30%。
近年來,在政策及市場推動下,國內鋰電企業研發投入增加,新技術應用不斷突破。國內鋰電設備與國外先進設備在自動化、工藝精細度水平上已逐漸趕超國外設備,鋰電設備國產率大幅上升。數據顯示,我國鋰電設備行業國產化率也已經達到90%以上,其中關鍵工序的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預計在新一輪的動力電池擴產周期中,國產鋰電設備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四、企業格局
目前,全球鋰電設備市場主要參與者以中、日、韓三國鋰電設備生產企業為主。從技術發展水平來看,日本和韓國憑借鋰電池產業先發優勢及技術積累,出現一批高穩定性、高精密度和高自動化程度的優質鋰電設備企業,如日本CKD(主營卷繞機)、日本平野(主營涂布機)、韓國PNT(主營涂布機、碾壓機、分切機等)、韓國CIS(主營涂布機、碾壓機、分切機等)等。
但是,受當地下游終端市場需求較小影響,日韓鋰電設備企業普遍規模不大,產能較小。中國鋰電池及鋰電設備行業起步晚于日韓,但近年來,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大力支持下,國內新能源產業鏈快速發展,推動上游鋰電池及鋰電設備行業快速發展。目前中國鋰電設備企業已具備與日韓企業競爭的技術實力,且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廣闊的終端市場,在經營規模方面,中國鋰電設備企業遠超日韓企業,成為行業內的主要力量。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創立,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股票簡稱“先導智能”。先導智能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智能裝備、智能物流、汽車產線、氫能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裝備等領域,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服務商。在鋰電池智能制造方面,先導智能是全球具備100%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鋰電池整線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可為客戶提供從電芯制造、電池組裝、電池測試到模組PACK和智能物流系統等鋰電池整線設備,并擁有為市場配備MES智能制造系統的能力,業務代表產品有極片涂布機、隔膜涂布機、輥壓機、EV電芯自動卷繞機、EV激光切卷繞一體機、切疊一體機、疊片機等。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先導智能實現營業收入為57.52億元,同比下降18.82%;其中,公司鋰電池智能裝備業務收入為39.05億元,毛利率為41.85%。
深圳市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6年,2015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鋰電裝備行業首家上市企業,股票簡稱“贏合科技”。贏合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目前全球少數能提供鋰電池數字化工廠整線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公司核心產品包括涂布機、輥壓機、分切機、制片機、卷繞機、疊片機、組裝線等,現已供應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新能源、德國大眾等國內外一流電池企業及車企。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贏合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44.27億元,同比下降7.79%;其中,鋰電池專用生產設備銷售收入為26.77億元,毛利率為16.47%。
五、發展趨勢
1、激光加工技術在鋰電設備中的應用量呈增長趨勢
激光加工技術是對傳統加工技術的革新,相較于傳統加工技術,激光加工技術具有高效精密、穩定可靠、自動化和安全程度高、潔凈環保等特點。隨著鋰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廠商產能不斷擴大,對鋰電設備的精度、安全性以及一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光加工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加工技術,高度契合鋰電池的生產需求,在鋰電設備中的應用量呈增長趨勢。目前激光加工技術的應用已涵蓋鋰電池生產的極片制作、電芯裝配及模組/PACK等多個環節,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清激光洗、激光打標(刻碼)等多種工藝。
2、高效、高精度、高穩定性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增加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導致動力電池市場需求急速增加,現有動力電池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提高產品交付能力,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LG在內的行業內主要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提出擴產計劃。鋰電池產能擴張一方面通過新建廠房、增加產線數量,另一方面也通過提高產線的生產效率來實現。下游客戶對鋰電池交付速度的要求導致高效率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增加。
鋰電設備的精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電池的生產效率和品質。一方面,鋰電池制作工藝復雜,涉及設備類別較多,盡管目前大部分設備單一環節良品率較高,但整線良品率任然差強人意。進一步提高鋰電設備的精度和穩定性,有利于提高整線良品率,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精度低、穩定性差的鋰電設備將直接影響電池的性能、品質,甚至安全性,高精度、高穩定性設備成為行業內主要企業的首選。
綜上所述,為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高效率、高精度、高穩定性鋰電設備的市場需求呈增加趨勢。
3、鋰電設備智能化趨勢明顯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帶動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迅速增加,現有動力電池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提高產品交付能力,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LG在內的行業內主要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提出擴產計劃,鋰電池產能開始從GWh向TWh邁進,對鋰電池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產能快速擴張和安全性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傳統的設備和制造工藝已經無法滿足鋰電池行業的發展需求,實現設備智能化,是提高生產效率和良品率的必要前提。因此,鋰電制造設備呈現出明顯的智能化趨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共八章,包含中國鋰電設備產業鏈結構及全產業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鋰電設備行業重點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鋰電設備行業市場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