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當動力電池不能完全滿足車用需求時,可以應用于其他場景,繼續發揮其功能,做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我國動力電池質保到期的高峰即將到來,大量動力電池即將退役進入到回收和再利用環節。自2018年至2024年初,工信部已分五批次公布了總計104家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綜合利用“白名單”企業。在白名單企業的推動下,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量已經達到 22.5 萬噸。
關鍵詞: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四個階段、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政策、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業鏈、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規模、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白名單”企業區域分布、中國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量
一、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概述
廢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是指對已經達到原生設計壽命但功能尚存的動力電池進行必要的檢驗檢測、分類、拆分、電池修復或重組為梯次產品的過程,使其可應用至其他領域的過程?。
當動力電池不能完全滿足車用需求時,可以應用于其他場景,繼續發揮其功能,做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根據電池性能衰退程度,可將回收利用大體分為四個階段,從第一階段向下級延伸,直至完全不能滿足各場景的使用要求后,進入第四階段,即再生利用環節。前三個階段的動力電池為梯次利用環節,能否提升梯次利用的經濟性,是提升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的重中之重。
二、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政策分析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高歌猛進。為加強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管理,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先后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等政策,支持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2024年8月,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發布了新修訂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就開展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業務企業提出了相應的管理要求與條件。新版《規范條件》或將大幅提高參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準入門檻,有效防止“渾水摸魚”。
三、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產業鏈
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產業鏈上游環節主要涉及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和分類。廢舊動力電池的來源廣泛,包括電池廠、整車企業、拆車廠、保險公司以及個人用戶等。這些廢舊電池通過不同的回收渠道被收集起來,并進行初步的分類和篩選。
中游環節是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電池的拆解、檢測、重組等步驟。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企業將將廢舊電池進行拆解,分離出電池模塊和電芯等關鍵部件。對拆解后的電池模塊和電芯進行性能檢測,包括外部特性測試、解體測試、熱失控分析等,以確定其是否適合進行梯次利用。將經過檢測后符合要求的電芯重新組合成電池模塊,并加入BMS(電池管理系統)和電池外殼等部件,以形成新的電池包。這一步驟需要考慮到電池包的容量、功率和安全性等因素,以確保重組后的電池包能夠滿足使用需求。
下游環節主要涉及梯次利用電池的應用市場。目前,梯次利用電池主要應用于低速電動車、儲能設備、通信基站等領域,未來還有望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
四、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需求分析
2016年以來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的持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規模持續攀升,從2016年的28GWh增長到2023年的387.7GWh。2024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627.7萬輛,同比增長43%;動力電池裝機量約292.1GWh,同比增長41%。
根據財政部等四部門在2016年印發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顯示, 自2016年起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對消費者提供動力電池等儲能裝置、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質量保證,乘用車生產企業應提供不低于8年或12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質保期限 ,以確保動力電池在正常使用條件下能夠持續穩定工作。而2024年正是實施2016年質保標準的第八年,這也就意味著,電池質保到期的高峰即將到來,大量動力電池即將退役進入到回收和再利用環節。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五、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現狀分析
在潛力無限的藍海市場面前,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領域參與者越來越多,主導企業可分為兩類:第三方的資源回收企業,以及整車、電池、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聯盟。為了規范行業發展,2018年工信部發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以下簡稱“白名單”)。截至目前,已經發布了五批企業白名單,這些企業被視為電池綜合利用的“正規軍”。其中,僅獲得梯次利用資質的企業87家,僅獲得再生利用資質的企業46家;具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雙資質的企業12家,綜合利用企業5家。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白名單”企業代表有格林美、寧德時代(邦普循環)、天奇股份、華友鈷業等。這104家梯次利用資質及綜合利用資質企業“白名單”企業區域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在白名單企業的推動下,2023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量已經達到 22.5 萬噸,同比增長121%,基本實現應收盡收;2024年力爭年綜合利用廢舊動力電池量達到26萬噸以上。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年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年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章,包括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相關概述、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運行環境(PEST)分析、全球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運營態勢、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競爭格局分析、中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分析、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投資機會、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