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受益于民航業快速增長、航空公司節約營運成本以及軍方市場需求潛力較大等多重因素,我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制造業市場規模也呈現積極向好態勢。2023年,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市場規模約為38.4億元,同比增長17.11%。
關鍵詞: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產業鏈、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發展現狀、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競爭格局
一、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概述
機場地面特種車輛是指在民用機場場道、機坪、航站樓和應急救援場所使用的專用設備,主要用于保障飛機的正常運行和維護,以及為乘客提供出行便利。目前機場特種車輛可分為四種,主要分為旅客服務車輛、飛機保障車輛、場道保障車輛,以及應急救援車輛。其中旅客服務車輛主要包括擺渡車、客梯車、食品車、殘障旅客升降車、行李傳送車等;飛機保障車輛主要包括飛機牽引車、清水車、平臺車、加油車、地面電源車、空調車、垃圾車、飛機專用除冰車等;場道保障車輛主要包括掃雪車、地面壓路車、掃道車、驅鳥車、除膠車、叉車、摩擦系數測試車等;應急救援車輛主要包括應急指揮車、消防救援車、醫療急救車等。每一種特種車輛的功能作用各不相同,常見的特種車輛包括飛機牽引車、機場擺渡車、行李傳送車等。
?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二、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產業鏈
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產業鏈包括上游材料、技術供給產業、中游整車制造及下游應用領域。產業鏈上游包括鋼材、鋁材、塑料、橡膠等原材料及發動機、底盤、輪胎、變速器、儀表盤、顯示器等零部件。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質量關系到車輛的整體性能和使用壽命,近年來,我國工業發展日益穩定,車輛機械制造所需原材料及零部件市場化程度高,價格相對穩定且供應商可替代性強,從而保障了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的生產供應。中游為車輛整車制造,中游是特種車整車制造環節,特種車輛制造商根據市場需求和產品設計,將上游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組裝和加工,生產出符合特定用途和標準的機場地面特種車輛。下游應用主要集中在航空領域,為機場旅客、貨物提供運輸服務,以及為機場地面提供清理、維修服務。
三、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發展現狀
近年來,國家業務層面利好機場建設的相關政策頻繁推出,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速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促使我國機場建設成為當前雙循環經濟模式下新的基建風口。根據2023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生產統計公報,目前中國境內共有259個定期航班通航運輸機場,覆蓋255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為了支持中西部經濟發展,新建了一批支線機場,同時經濟發達地區的機場也在進行擴建和升級,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民航業及民用機場的快速發展,催生大量的地面綜合保障和服務裝備需求。且未來在較長的時間內,我國的飛行需求將持續增加,機場的新建和改擴建還將不斷進行,航線網絡也將日益密集,這將大幅增加對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的需求。
飛機在地面停留時可以依靠飛機自身的輔助動力裝置APU或者地面裝備為飛機提供電力和壓縮空氣,以保證客艙和駕駛艙內的照明和空調,確保旅客的舒適。然而,使用飛機APU的成本通常為使用地面設備成本的5倍。因此,為了節約燃油,航空公司大多減少飛機APU的使用,轉而更多依賴地面設備的保障,從而增加對飛機氣源車、飛機電源車、飛機空調車等設備的需求。此外,現代化戰爭中對制空權的爭奪特別強調軍用戰機能在最短時間內拉起升空,進而掌握制空權,同時為了減少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我國軍隊尚需要大量國產機場地面特種車輛作為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國防預算和支出也呈連續增長態勢。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為我國軍隊增加和改善裝備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國防建設現代化對軍事裝備的需求十分迫切,軍用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的市場需求潛力較大。受益于民航業快速增長、航空公司節約營運成本以及軍方市場需求潛力較大等多重因素,我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制造業市場規模也呈現積極向好態勢。2023年,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市場規模約為38.4億元,同比增長17.11%。
四、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競爭格局
在21世紀初,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民航產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中國的機場數量、覆蓋面積依然相對較小,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規模也偏小。同時由于行業存在較大的區域性,以及仍顯著存在的跨區域經營的隱形壁壘,行業內企業眾多,規模普遍較小,競爭力較弱,技術研發實力與產品更新不能很好的滿足市場需求,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還相對較弱。但隨著我國特種車輛核心零部件生產技術逐步被攻破,國產車輛憑借性價比、維護便利等優勢在中國市場上脫穎而出,涌現一批包括威海廣泰、天一股份、宇通客車、迪馬股份、深圳達航等領先全國的國產制造商,通過創新能力、專利研發迅速打開國內市場,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五、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發展趨勢研判
1、國內廠商逐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目前全球民航業仍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客、貨運輸都會持續增長,其中以亞洲及泛太平洋地區、中東地區的增長最明顯。全球民航業發展勢頭強勁,拉動了機場地面特種車輛等裝備投資的快速增加。未來,隨著以威海廣泰為代表的優質國產機場地面特種車輛制造商突破了一系列高端產品的關鍵技術和制造工藝,產品競爭力大幅提高,產品出口潛力大,國內廠商也將參與到國際市場角逐中,在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的同時,也受益于國際市場巨大的市場空間和需求的增長。
2、高端裝備國產化趨勢明顯
我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制造業起步較晚,在行業發展初期,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弱、產品單一、規模較小是普遍特征。多數國內企業只能生產食品車、客梯車、清污水車等低附加值產品,大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空港地面裝備如飛機牽引車、飛機氣源車、集裝箱升降平臺系統、飛機除冰車、飛機空調車、機場擺渡車、多功能除雪車及飛機維修作業平臺等主要依賴進口,其設備成本高、運費昂貴且維修和售后服務極為不便,有些產品的設計和使用功能也不完全符合國內機場的實際需求。未來,隨著國內企業在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逐步提升,部分產品的質量、性能將逐步接近甚至超過國外產品;疊加國家對裝備制造業以及技術創新的重視和大力扶持,國產設備越來越得到客戶和市場的認同,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高端機場地面特種車輛也將獲得廣闊的市場空間,國產化率將逐步提升。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競爭策略研究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機場地面特種車輛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