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金融租賃公司既在飛機、船舶、海工平臺等大型裝備制造領域開展融資租賃服務,又在車輛、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基礎設施租賃及普惠金融業務,這都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支撐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而金融租賃公司大多背靠大中型商業銀行、資管公司、實體企業,擁有較強的資本金實力,可以在較好抵御風險的同時,持續在國內乃至國際租賃市場上進行業務布局。因此,資產規模是衡量金融租賃公司整體實力的主要標準之一。近些年,金融租賃公司已由關注資產增速轉向重視資產質量,行業整體增速有所下滑,但資產規模仍然保持增長,穩健發展已成為行業的主旋律。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規模達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9%。
關鍵詞:產業鏈;發展歷程;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行業政策;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金融租賃是一種租賃形式,一般指融資租賃,具體指金融租賃公司作為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動,同時具有資金融通性質和租賃物所有權由出賣人轉移至出租人的特點。金融租賃業務模式包括直租模式、售后回租、轉租租賃、委托租賃、杠桿租賃、國際業務合作,以及與銀行合作、信托公司三方合作等其他創新業務模式。
金融租賃行業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資金端與設備制造商。其中,資金端由金融機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第三方投資機構、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組成;設備制造包括電子通訊、儀器儀表、辦公用品、 機械制造等。產業鏈中游融資租賃公司提供設備購買資金以及相關設備資產,以供出租給下游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航空、船舶、交通運輸等各類承租企業。
我國金融租賃公司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目前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戰略新興領域發展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我國金融租賃行業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迅速發展期(1981-1987年)、探索發展期(1988-1998年)、恢復調整期(1999-2007年)和跨越式發展期(2008年至今),每個階段都見證了行業的重要轉變和發展。目前,國內金融租賃行業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金融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二、產業現狀
金融租賃公司作為融資租賃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通過轉型發展加快回歸以融物為核心的租賃業務本源,將能更好地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的獨特優勢。因此,近兩年,國家監管機構接連發布重磅文件,督促金融租賃公司突出特色、清晰功能定位。例如2022年2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業務合規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12號文”),專門指向金融租賃公司偏離融物本源、忽視租賃物合規管理和風險緩釋作用、存在以融物為名開展“類信貸”業務、虛構租賃物、租賃物低值高買、涉嫌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問題。“12號文”重點對構筑物類租賃物進行了嚴格規范,將之前行業內常用的如道路、管網等租賃物列入禁止類租賃物,并對金融租賃公司設置了三年壓降要求。
2023年10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關于促進金融租賃公司規范經營和合規管理的通知》,對金融租賃公司提出了多項要求,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要求金融租賃公司“突出金融租賃特色,回歸以融資和融物相結合的經營模式”:要求金融租賃公司“加強租賃物適格性管理”,規定“古玩玉石、字畫、辦公桌椅、報刊書架、低值易耗品”“乘用車以外的消費品”為禁止類租賃物;嚴禁新增非設備類售后回租業務;要求金融租賃公司優化業務結構,鼓勵開展直租業務,設定了三年過渡期,力爭在2026年實現年度新增直租業務占比不低于50%。
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金融租賃公司既在飛機、船舶、海工平臺等大型裝備制造領域開展融資租賃服務,又在車輛、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基礎設施租賃及普惠金融業務,這都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支撐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而金融租賃公司大多背靠大中型商業銀行、資管公司、實體企業,擁有較強的資本金實力,可以在較好抵御風險的同時,持續在國內乃至國際租賃市場上進行業務布局。因此,資產規模是衡量金融租賃公司整體實力的主要標準之一。近些年,金融租賃公司已由關注資產增速轉向重視資產質量,行業整體增速有所下滑,但資產規模仍然保持增長,穩健發展已成為行業的主旋律。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規模達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9%,租賃資產余額3.97萬億元,同比增長9.27%,2023年直接租賃業務投放2814.87億元,同比增長63.39%,占租賃業務投放總額的16.42%,同比上升4.31個百分點。
三、發展趨勢
1、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我國金融租賃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截至2023年末,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規模達到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9%;租賃資產余額為3.97萬億元,同比增長9.27%。這一數據表明,金融租賃行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企業對融資需求的不斷增加,金融租賃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2、金融租賃業務模式加速創新
傳統的租賃業務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金融租賃公司開始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如直接租賃、經營租賃和售后回租等。其中,直接租賃業務在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成為金融租賃公司提升業務質量、回歸租賃本源的重要方向。未來,金融租賃公司將繼續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以滿足市場需求,例如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開展線上業務、智能風控等業務模式創新。
3、國內金融租賃行業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隨著金融租賃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競爭的日益激烈,風險管理將成為金融租賃公司發展的關鍵。金融租賃公司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以確保業務的穩健發展。未來,金融租賃公司將通過引入先進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來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同時,金融租賃公司還將加強內部風險管理和控制,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風險抵御能力。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金融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金融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金融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金融租賃企業經營狀況分析,經濟新常態下金融租賃市場預測與戰略建議,國內融資租賃區域市場投資決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