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復合微生物肥料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表明,這類肥料在提供化學肥料利用率、疏松土壤、減少江河污染、培肥地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增強作物的抗逆性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可有效推動國內農業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因此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推動支持下,我國生物有機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的應用日趨廣泛,特別是復合微生物肥料迅速崛起,市場復合微生物肥料應用規模日益擴大。據統計,2023年我國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規模已從2018年的68.15億元增長至189.11億元。
關鍵詞:產業鏈;發展歷程;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微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肥料、接種劑或菌肥(bacterial manure)等,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為核心,使農作物獲得特定的肥料效應的一類肥料制品。微生物肥料和微肥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是活的生命,而后者是礦質元素。微生物資源豐富,種類和功能繁多,可以開發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經過人工選育并不斷純化、復壯以提高其活力,特別是隨著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獲得所需的菌株已成為可能。
復合微生物肥料屬于復混肥的范疇其復混內容和形式比較多樣,包括多種微生物的組合、有益微生物與不同添加劑的組合等,其中添加劑包括有機物(畜禽糞便、革炭、褐煤等)、無機物(化肥、微量元素)等多種添加劑的復合制品。
復合微生物肥料的上游主要為各種原材料,因為行業產品種類較多,上游行業較為廣泛,主要有磷礦、微量元素、秸稈、有機復合物、抗生菌劑、微生物培育、發酵設備等行業。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肥料經銷商、農業和種植業,農業涵蓋的范圍廣,復合微生物肥料符合綠色環保需要,各應用領域對行業的需求量也將穩步上升。
在微生物肥料方面,我國的研究和生產始于新中國成立之初。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種或數種有益微生物、經工業化培養發酵而成的生物性肥料。在行業發展初期,由于沒有行業標準,同時微生物肥料產品沒有納入肥料管理系統,以致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發展速度相對較慢。隨著我國對微生物肥料研究和實踐的不斷進步,復合物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我國政府自1996年起加大了對微生物肥料行業的管理力度,農業部將微生物肥料納入“一肥兩劑”(肥料、土壤調理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檢驗登記管理范圍,成立了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中心;又于2000年6月頒布了《肥料登記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凈化肥料生產和流通市場。復合物肥料因生產成本低、增產效果好、能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減少化肥使用量,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整體來看,目前,我國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實施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成長期,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突破產業關鍵技術,形成中國復合微生物肥料標準體系,拓展應用深度和廣度,建立一個應用與產業合作共贏的商業發展模式。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二、產業現狀
復合微生物肥料把無機營養元素、有機質、微生物菌有機結合于一體,體現無機化學肥料、有機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綜合效果,是化解土壤板結現象,修復和調理土壤,改進農產品質量,均衡供應作物生長所需的速效氮、磷、鉀及多種微量元素,強化土壤微生物區系,持久的發揮作用,具有顯著地增產效果,并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化學肥料利用率,減少江河污染,減少病蟲害發生。
多年來,在農作物栽培中,化學肥料的用量在不斷增加,有機肥料的用量越來越少,而農作物對化學肥料的利用率僅僅在30%左右,約70%的化學肥料沉積固定在土壤中或隨雨水流失于江河中而不被農作物吸收和利用,這造成了土壤板結,環境污染,江河和地下水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空間變小,數量減少,農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能力減弱,病蟲害的發生越來越嚴重,導致農作物品質下降,產量降低。
復合微生物肥料在農作物上推廣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化學肥料的有效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可以提高10%-30%,應用試驗表明:用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生產的復合微生物肥料連續使用兩年以上,土壤中有益放線菌數量增加8.4倍,固氮菌增加39倍,從而達到活化、蔬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有益微生物菌的大量繁殖,可以把多年沉積固定在土壤中的化學肥料活化后再一次供農作物吸收利用。同時土壤中側孢芽孢桿菌數量的增加,對土傳真菌性病害以及根結線蟲能進行有效生物防治,其防治率可高達70-80%,與化學農藥防效相當。從而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以及抗重茬的能力。
總的來說,復合微生物肥料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表明,這類肥料在提供化學肥料利用率、疏松土壤、減少江河污染、培肥地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增強作物的抗逆性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可有效推動國內農業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因此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推動支持下,我國生物有機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的應用日趨廣泛,特別是復合微生物肥料迅速崛起,市場復合微生物肥料應用規模日益擴大。據統計,2023年我國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規模已從2018年的68.15億元增長至189.11億元。
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依托肥料行業的發展,同肥料行業呈現出相同的區域性特征。我國肥料行業因資源分布的特征,存在較強的區域性,山東、湖北兩省是我國重要的化肥生產省份,其年產量超過我國化肥總產量的30%(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北京、山東、河北是我國復合微生物肥料發展較快的地區,三省正式產品數量占比超過全國的40%,區域性特征較為明顯。
我國復合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生產規模普遍偏小,其中菌肥類企業年產量多在0.5-1萬噸,少數企業年產量能達到4-5萬噸,行業集中度非常低,呈充分競爭態勢。在眾多的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中,呈現梯隊式發展格局。
國內復合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大致可分為兩個梯隊,其中研發較強、技術領先、具有自主生產菌劑原料能力、肥料產品質量有保障、市場品牌形象好的企業盈利能力強,處于行業競爭中的第一梯隊;而大部分企業處于行業第二梯隊,主要表現出規模較小、實力偏弱、缺乏核心技術,在研發、工藝、產品、服務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處于競爭的弱勢梯隊。隨著行業的發展,處于第一梯隊的企業將逐步利用其核心技術、營銷渠道等優勢,不斷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擴大市場占有規模,逐漸向大型企業發展。
三、發展趨勢
未來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要開發新產品、新市場,擴大內需、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企業應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高薪技術含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打造行業名牌是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公司發展壯大的根本。行業領頭企業或有優勢的企業應該上市,利用上市募集的資金迅速發展壯大規模。
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標準等法規、政策還未完善,行業企業應該及時了解行業政策動態。希望通過標準的審定和頒布實施,進一步指導和推動復合微生物肥料產品各相關企業和廣大用戶,在生產及應用各方面的規范和發展,為社會各界提供附加值和性價比更高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引領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規范、健康、有序的發展和進步。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復合微生物肥料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