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隨著有機農業的發展、政府部門與法規機構對微生物肥料生產的支持與推廣、以及化學肥料引起的各種環境危害,促使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場飛速發展,2020年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場規模突破200億美元,其中,歐洲占21.04%,美國占26.67%,中國占29.30%,隨著人們環保及健康意識的增強,預計微生物肥料的市場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微生物肥料產業將成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
關鍵詞:微生物肥料產業現狀、微生物肥料產業鏈、微生物肥料發展趨勢
一、概述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動導致農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達到促進農作物生長或產量增加或質量提高的一類產品。中國微生物肥料種類繁多,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統一的分類系統,根據分類的標準不同,有如下幾種分類方法:
世界上第一個固氮根瘤菌的純菌株是1888年由荷蘭科學家Beijerink分離自豌豆的根瘤,開創了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研究。美國科學家Nobbe和Hitner在1895年首次生產出在豆科植物上應用的根瘤菌接種劑(商品名Nitragen)。到20世紀30~40年代,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均有了根瘤菌接種劑產業。中國微生物肥料也發軔于20世紀30~40年代。1937年張憲武開始對大豆根瘤菌研究,1944年陳華癸等對中國特有的紫云英根瘤菌進行研究,發現并報道了有效根瘤和無效根瘤的研究結果,為發現根瘤中的豆血紅蛋白,揭示豆科植物共生固氮體系的氧保護機制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后,張憲武、陳華癸、樊慶笙等前輩積極帶領并推動根瘤菌研究與田間應用,且卓有成效。當時引進和選育了一批優良的花生和大豆根瘤菌菌株應用于生產中,在東北和華北均進行了較大面積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截止目前,中國微生物肥料應用經歷了“三起三落”過程,現處于第4次應用發展期。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已得到農戶的認同和歡迎。隨著中國有機農業的迅速興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微生物肥料的應用將會被推向新的高潮。
二、市場政策
目前,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主管部門為工信部,同時還受到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規劃的指導管理,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行政職能部門對化肥產品質量以及流通市場秩序進行監測管理。行業主要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明確產品質量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保障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的準確可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對標準的制定、實施以及法律責任進行說明。國家大力推動微生物肥料發展,鼓勵微生物肥料在土壤修復方面的技術研發。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運營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三、發展現狀
隨著有機農業的發展、政府部門與法規機構對微生物肥料生產的支持與推廣、以及化學肥料引起的各種環境危害,促使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場飛速發展,2020年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場規模突破200億美元,其中,歐洲占21.04%,美國占26.67%,中國占29.30%,隨著人們環保及健康意識的增強,預計微生物肥料的市場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微生物肥料產業將成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
從國內市場來看,生物肥料受到國家層面和行業層面的高度重視,被認為是綠色生態農業發展不可替代的制勝法寶之一,受益于國家政策和產業化專項,近年來中國微生物肥料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中國農業生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7日,中國微生物肥料產品累計登記數達9414個,其中,微生物菌劑占47.77%,生物有機肥占29.46%,復合微生物肥料占17.75%,有機物料腐熟劑占3.38%,其余產品占比均不足1%。分產品劑型來看,粉劑、顆粒和液體占比較大,其中,粉劑占比高達47.05%,顆粒和液體占比分別為32.09%和20.83%。
在產品登記數量增加的同時,企業不斷擴大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2020年中國微生物肥料產量和需求量分別達1535萬噸和1500萬噸,市場規模達413.3億元,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微生物肥料產業迎來了迅猛發展的黃金時期,預計2023年中國微生物肥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從產品價格來看,自2018年期中國微生物肥料銷售均價逐步下滑,預計2023年中國微生物肥料銷售均價將降至2727.6元/噸,產品價格的下降有利于微生物肥料產品推廣和進一步普及。
四、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的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生產規模普遍偏小,其中菌肥類企業年產量多在0.5-1萬噸,少數企業年產量能達到4-5萬噸,行業集中度非常低,呈充分競爭態勢。目前,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內企業主要包括雷邦斯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恒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輝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領先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軒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迪斯科科技集團(宜昌)有限公司、北京世紀阿姆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農富源集團有限公司、咸陽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截至2021年12月7日微生物肥料產品累計登記數分別為35條、33條、33條、31條、29條、29條、27條、26條、26條和26條。
五、產業鏈
1、產業鏈結構
微生物肥料的上游產品種類較多,上游行業較為廣泛,主要有菌種、微生物培養基、秸稈、發酵設備等,行業下游面向農戶和肥料經銷商,終端應用領域為農業、種植業,農業涵蓋的范圍廣,微生物肥料符合綠色環保需要,各應用領域對行業的需求量也將穩步上升。
2、上游
微生物肥料上游主要包括菌種、微生物培養基、秸稈、發酵設備等,其中,微生物培養基為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生物科技的發展,利用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發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等新型生物技術來獲得大量常見化工過程難以獲得的化工新產品已經付諸現實,新發現、新技術、新成果層出不窮,不斷改善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水平,并推進人類社會科技向前發展,是推動二十一世紀科技革命的關鍵力量,近年來中國微生物培養基市場飛速發展,2022年中國微生物培養基市場規模達145.3億元,預計2023年有望突破150億元,上游市場穩步發展,為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3、下游
微生物肥料下游面向種植業,2022年中國農作物播種面積達169991千公頃,同比增長0.8%,微生物肥料應用效果好,施用后不僅增產,而且能改善農產品品質和減少化肥用量,在中國可持續發展農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人口日益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耕地不斷減少,化肥施用量增大,生產成本直線上升,環境不斷惡化等等,這些情況,為微生物肥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微生物肥料本身的發展也為擴大應用奠定了基礎。世界人口猛增,社會對糧食和肥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作為化肥生產原料和能源的石油資源有限,依賴有限資源難以維持農業的持續性發展,而今后農業的發展方向是持續農業,因此就要發展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不僅可補充肥源的不足,而且有可能列為綠色食品用肥進入商品市場,成為新興的“綠色產業”,在農業生產中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六、發展趨勢
現代農業發展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化肥和農藥濫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變差,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安全、無污染是對農業生態新的定義,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新型微生物肥料日益受到關注,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微生物肥料技術會不斷得到創新和完善,使其產業化程度逐步提高。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運營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運營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市場運營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國微生物肥料行業投資前景,微生物肥料行業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