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由于熱電聯產是一個流程實現電能和熱能同時生產的先進能源利用形式,與熱電分產相比具有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大氣污染、提高供熱質量、便于綜合利用、改善城市形象、減少安全事故等優點,使能量得到梯級利用,減少能源損失,能量總利用率可以達到 80%以上,因此國家十分重視熱電聯產發展。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熱電聯產保持較快發展。據統計,2023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累計裝機容量為5.88GW,同比上升5.8%;新增裝機容量為0.32GW,同比上升18.5%。
關鍵詞:熱電聯產、裝機容量、項目動態、消費量
一、熱電聯產行業概述
熱電聯產是指利用鍋爐產生的蒸汽對外供熱,同時在供熱過程中利用汽輪發電機產生電能的生產方式,是熱能與電能的聯合高效生產。熱電聯產一般采用“以熱定電”的原則,主要目標為滿足所在區域熱負荷的需要,并根據熱負荷的需要制定最佳運行方案并同時進行發電。熱電聯產按照不同的能源來源和技術方式,可以分為燃氣熱電聯產、熱力熱電聯產和生物質熱電聯產。
熱電聯產是一項綜合利用能源的技術,在發電的同時,有效利用汽化潛熱進行供熱,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保護環境等諸多優勢,被認為是最好的集中供熱熱源。近年來,為推動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如2023年12月發布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充分發揮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的供熱能力,對其供熱半徑30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機組(含自備電廠)進行關停或整合。2024年3月發布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出要促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持續向好發展,因地制宜推進超低排放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和地熱、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逐步發展電力、工業余熱、核能供暖等多種清潔供暖方式,推動具備條件的清潔供暖項目穩妥有序實施。
二、熱電聯產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熱電聯產行業上游主要包括燃料和相關設備,其中,目前該行業的燃料仍以煤炭為主,其他燃料還有天然氣、生物質和固廢垃圾等,相關設備則包括鍋爐、汽輪機等;中游為熱電聯產行業,是指生產電力和蒸汽的過程;下游為熱電聯產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居民供電供熱、印染、造紙、食品、醫藥、化工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三、熱電聯產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熱電聯產行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熱電廠以工業生產用蒸汽為主要負荷,但由于工業熱負荷誤差較大,熱電廠投產后熱負荷很長時間上不來,致使熱電廠的經濟效益未能充分發揮。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這一時期由于沒有中長期的工業建設和城市規劃,因而制定熱電廠的發展規劃沒有基礎,只能在短期計劃中做些安排。但后期國民經濟恢復發展較快,熱電廠建設開始增加。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家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節約和開發并重方針,在節約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鼓勵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我國熱電聯產業務得以快速發展。2006年以來,隨著城市和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熱力需求不斷增加,熱電聯產行業實現穩步發展。
由于熱電聯產是一個流程實現電能和熱能同時生產的先進能源利用形式,與熱電分產相比具有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大氣污染、提高供熱質量、便于綜合利用、改善城市形象、減少安全事故等優點,使能量得到梯級利用,減少能源損失,能量總利用率可以達到 80%以上,因此國家十分重視熱電聯產發展。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熱電聯產保持較快發展。據統計,2023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累計裝機容量為5.88GW,同比上升5.8%;新增裝機容量為0.32GW,同比上升18.5%。
在熱力需求不斷增加和政策持續利好的環境下,2024年以來我國熱電聯產行業也出現多個建設項目,如2024年2月,新疆最大的熱電聯產項目喀什華電2×66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6月,華電龍口公司四期2×66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第二臺機組主廠房第一方混凝土開始澆筑,工程建設全面啟動;8月,哈爾濱熱電有限公司二期2×660MW熱電聯產擴建項目樁基工程開工;9月,濟南熱電集團有限公司濟陽區1×5萬千瓦背壓機組熱電聯產項目擬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完工將直接推動我國熱電聯產行業裝機容量增長,從而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數據顯示,2014-2022年,我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能源消費量隨著能源消費總體保持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能源消費量達34378萬噸標準煤,同比上漲2.7%。而熱電聯產行業所屬的行業大類就是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中的電力生產,因此,熱電聯產行業的消費量也將不斷增長。
四、熱電聯產行業發展趨勢
1、熱電聯產機組向高參數方向發展
得益于近年來我國電力相關裝備產業、機械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中小功率、高參數、高效率背壓式汽輪機技術以及中小容量的超高壓、亞臨界以及以上參數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日趨成熟,鍋爐和汽輪機組設備將向超高壓、亞臨界等更高參數的方向發展,熱電聯產也將朝著更高效、更節能、更環保的方向發展。
2、熱電聯產向“熱電聯產+”固廢無害化、資源化協同處置方向發展
近年來,國家提倡降低煤炭消費比重,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是我國能源結構中長期調整的重點方向。一方面,生物質、固廢協同處置可有效降低化石燃料消費比重,助力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另一方面,通過“熱電聯產+”方式對生活垃圾、污泥等固廢協同處置,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產生良好的環境和社會效益,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的戰略方向,在節能減排的環保背景下具有較為重要意義。
3、熱電聯產向智能化、信息化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融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熱電聯產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將成為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應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熱電聯產企業可以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信息監測體系,全面實現熱電聯產行業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加強對原材料采購、設備運行、熱電供應、污染物排放等數據信息的監測,從而提高機組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運營成本。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章,包含熱電聯產重點企業經營分析,熱電聯產項目風險管理分析,熱電聯產行業“十四五”投資戰略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