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金融資產積累也日益增多。2023年全球資產管理規模重回正增長,國內市場在“資管新規”后由外延式的高增長階段進入內涵式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資管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3.41%至138.38萬億元。
關鍵詞:資管、市場規模、收益率
一、資管行業概述
資管即資產管理,是指資產管理人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基金及其他金融產品,并收取費用的行為。從資管的外延來看,我國資管廣泛涉及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期貨等行業機構。
二、資管行業政策
中國政府重視資管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完善資管規章制度,科學合理資產管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規范市場秩序,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2023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保持標準統一明確資產服務、資產管理、公益慈善等各類信托業務功能,在各類業務服務內涵等方面與國際接軌。2024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支持資產管理行業依法合規暢通境內外資金投資渠道,在資金來源、投資方式、資金運營等方面優化業務模式。實施全球資產管理伙伴計劃。在貿易結算、電商支付、碳交易、綠色電力交易等領域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規范拓展數字人民幣在財政資金使用中的應用場景。
三、資管行業產業鏈
資管行業產業鏈上游為資產的來源,包括銀行、非銀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企業)、政府等。下游投資者包括上市公司、境內外投資者、對沖基金等,投資者通過購買、協議受讓、參加法院拍賣等方式獲得資產,并利用專業優勢進行處置以實現投資回報。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四、資管行業發展現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金融資產積累也日益增多。2023年全球資產管理規模重回正增長,國內市場在“資管新規”后由外延式的高增長階段進入內涵式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資管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3.41%至138.38萬億元。
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實施以來,我國資管行業總體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2023年金融監管總局正式掛牌后,金融監管總局成立資管司,從而有效統籌推動對信托公司、理財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的監管,持續引導資管行業統一改革轉型。在居民財富管理需求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我國資管行業的各類機構共同發展,產品類型逐步豐富,業務持續創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數據統計,2023年中基協口徑下公募基金凈值為27.60萬億元,中國理財網理財市場報告統計口徑下銀行理財產品規模26.80萬億元,信托業協會口徑下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3.92萬億元,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口徑下私募基金產品規模20.32萬億元、私募資管行業產品規模12.41萬億元、資產證券化行業產品規模1.92萬億元,金融監管總局統計口徑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7.67萬億元。
從不同資管產品的絕對收益率對比來看,由于2023年A股市場波動較大,而債券市場利率在經歷了2022年末的波動后,趨勢性下行的走勢相對穩健,因而固收類資管產品整體表現好于權益類產品。
具體來看,2023年各類資管產品的主要收益率情況如下:銀行理財的各月平均收益為2.94%,公募基金中的貨幣基金、債券類基金、權益類基金、混合類基金2023年收益分別為2.03%、3.07%、-12.09%、-12.87%,券商集合資管產品中的固收類、權益類和混合類產品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為6.33%、0.56%、-6.75%,主動管理類信托產品中的證券投資、股權投資、其他投資類產品加權收益率分別為4.25%、3.19%、5.81%,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中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產品的收益率均值分別為2.55%、-10.39%、-6.03%,企業年金所投資的養老金產品中,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貨幣型產品的收益率分別為3.20%、-9.81%和2.48%。
五、資管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1、企業格局
“歐洲投資與養老金”(Investment & Pension Europe,IPE)出版集團發布“2024年全球資管500強”榜單,其中,中國內地52家資管公司上榜。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資管機構仍然是全球機構的核心組成部分,2024年全球500強中管理規模在5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284家占據49席。其中,中國資管企業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重點企業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旗下管理資產突破5萬億元,涉足國內外公開市場、公募基金、另類投資等多個領域。公司經營范圍為:管理運用自有資金,受托或委托資產管理業務,與以上業務相關的咨詢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資產管理業務。主營業務有:受托管理中國人壽系統內資產,受托管理中國人壽系統外資產,投資顧問業務(QFII投資顧問等),中間業務(債券承銷、財務顧問)。為開拓社會財富管理,推進綜合化經營,滿足日益多樣的金融服務需求,公司控股設立了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壽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和國壽富蘭克林(深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壽資管營業收入達28.8億元。
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首批經原中國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于2005年5月成立,總部位于上海,注冊資本15億元。公司始終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做長期正確的事,用專業創造價值,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平安資管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也是領先的大型綜合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世界500強中國平安集團投資板塊的重要成員,平安資管受托管理集團保險資金的投資資產,并為境內外機構客戶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投資管理解決方案。數據顯示,2023年平安資管營業收入達42.8億元。
六、資管行業發展趨勢
1、復合型、綜合型資管公司會占據優勢地位
隨著全球資管行業的競爭加劇,復合型、綜合型資管公司正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這類公司不僅具備多元化的資產管理能力,覆蓋股票、債券、另類資產等多個領域,還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它們通過整合內部資源,優化管理流程,提供一站式的資產管理服務,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此外,復合型、綜合型資管公司還具備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穩健運營。未來,隨著資管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和投資者需求的不斷升級,這類公司的優勢地位將更加凸顯。
2、AI新技術在投資管理領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資管行業的面貌。AI在數據分析、投資決策、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逐漸普及,為資管機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AI能夠快速捕捉市場趨勢,預測資產價格變化,輔助投資決策。同時,AI還可以優化投資組合配置,降低人為決策中的情緒干擾和錯誤概率。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資管機構對技術的深入應用,AI將成為資管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會提升資管機構的運營效率,還能推動資管行業的創新發展。
3、堅持ESG理念的投資公司在未來發展中會更具競爭性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理念正逐漸成為全球資管行業的主流趨勢。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和零售投資者開始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中,關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責任表現。堅持ESG理念的投資公司不僅能夠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還能夠通過投資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企業,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此外,ESG投資還有助于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提高投資組合的韌性。未來,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堅持ESG理念的投資公司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不同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競爭分析 ,中國資產管理機構經營狀況分析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