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2024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中國人民銀行及時宣布降準和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釋放政策利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超額續作等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提振市場信心,疊加前期存量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企業部門開年信貸需求較強。數據統計,2024年1-7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8.87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3.22萬億元。
關鍵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社會融資規模、委托貸款社會融資規模、信托貸款社會融資規模、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社會融資規模、企業債券社會融資規模、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社會融資規模、社會融資規模存量
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
社會融資規模是反映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反映全社會(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對于資金的總需求,是經濟景氣度的晴雨表,也是資本社會較為看重的宏觀數據。
社會融資規模出現較晚,201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度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從2011年起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開始持續發布,后發布內容拓展至存量社會融資規模、區域社會融資規模等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化進程的持續深入,社會融資結構成為我國金融改革發展的重要指標。2023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5.59萬億元,較2022年多3.4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5%。
2024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中國人民銀行及時宣布降準和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釋放政策利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超額續作等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提振市場信心,疊加前期存量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企業部門開年信貸需求較強。數據統計,2024年1-7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8.87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3.22萬億元。
中國社會融資規模主要指標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融資、政府債券融資、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投資性房地產、保險公司賠償等。
從信貸類資金來看,2024年1-7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38萬億元,同比少增3.27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70億元,同比多減388億元。
從直接融資來看,2024年1-7月,企業債券凈融資1.61萬億元,同比多3116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4.03萬億元,同比多2380億元。主要是2024年以來,政策對企業發債支持力度加大,企業發債意愿提升,帶動債券融資同比多增;受專項債發行后置影響,上半年地方政府債券凈融資同比少增。但5月份以來,專項債發行明顯提速,驅動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走高,7月份政府債券累計凈融資同比增幅實現“由負轉正”。
從表外融資來看,2024年以來,信托貸款出現連續多增,對實體經濟支持作用穩步增強。2024年1-7月,信托貸款增加3072億元,同比多增2615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445億元,同比少增3937億元,主要是IPO準入趨嚴、二級市場疲弱對企業股票融資仍在產生影響。委托貸款減少573億元,同比多減132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3440億元,同比多減2331億元。
2024年上半年,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前十省份分別為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山東省、四川省、安徽省、河北省、湖北省、河南省以及湖南省。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江蘇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9萬億元,高于浙江、廣東,居全國第一。2024年上半年,江蘇省各項貸款新增1.94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8.4%,比上年同期上升12.2個百分點,增量高于浙江、廣東,居全國第一。其次是浙江省和廣東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分別為1.69萬億元和1.54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96%和8.16%。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社會融資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反映一定時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余額。通常來講,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越大,表明實體經濟的需求量大,經濟的活躍度相對也高。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8.09萬億元,同比增長9.5%。截至2024年7月末,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5.72萬億元,同比增長8.2%。
從社會融資規模細分情況來看,截至2024年7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47.85萬億元,同比增長8.3%;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1.57萬億元,同比下降14.1%;委托貸款余額為11.21萬億元,同比下降1%;信托貸款余額為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2.14萬億元,同比下降16.2%;企業債券余額為32.18萬億元,同比增長2.6%;政府債券余額為73.82萬億元,同比增長15.4%;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11.58萬億元,同比增長3.6%。
從結構看,截至2024年7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2.6%,同比持平;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占比0.4%,同比低0.1個百分點;委托貸款余額占比2.8%,同比低0.3個百分點;信托貸款余額占比1.1%,同比高0.1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占比0.5%,同比低0.2個百分點;企業債券余額占比8.1%,同比低0.5個百分點;政府債券余額占比18.7%,同比高1.2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占比2.9%,同比低0.2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社會融資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社會融資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社會融資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社會融資行業投資前景,2025-2031年社會融資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社會融資行業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