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在線旅游預訂用戶總規模已達5.09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6.6%。同時,國內智能、智慧酒店及民宿已超過15萬家,且近1—3年內成立的占比達到48.6%;全國智慧旅游相關的專利總量也已從2012年的99項增至了近千項。綜上分析,近年來,我國智慧旅游產品日益豐富,智慧旅游產業呈現蓬勃發展趨勢。2023年我國智慧旅游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7106.9億元增長至了17371.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6.06%。
關鍵詞:智慧旅游政策;在線旅游預訂用戶規模;智慧旅游市場規模
一、行業概述
智慧旅游指一種以物聯網、云計算、下一代通信網絡、高性能信息處理、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在旅游體驗、產業發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使旅游物理資源和信息資源得到高度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激活,并服務于公眾、企業、政府等的面向未來的全新的旅游形態。其服務作用范圍主要包括游客定位、智能導航、電子門票、電子地圖、電子導游、智能導購、手機客戶端軟件、電子支付互動社交服務、智能卡等智慧信息服務,訊息發布、實時數據統計智能庫存管理、智能財務、旅游電子商務、旅游預測預專警、綜合安防監控等智慧管理服務,以及旅游資源展示、游客資源分析、互動營銷、精準營銷、品牌推廣、智能優惠券等智慧營銷服務三方面。
我國智慧旅游行業建設始于2011年,?當時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提出了智慧旅游發展的概念。?2015年,?原國家旅游局下發了《?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智慧旅游基礎建設的開始,?包括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基礎數據中臺、?云計算、?物聯網、?指揮控制中心等數字化基礎建設和能力。?此后,?智慧旅游的建設由供給側的管理和服務向需求側的產品和消費延伸,?由管理者向旅游者傾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八項重點任務,?并將“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區”列在首位,?進一步推動了智慧旅游的發展。?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慧旅游行業市場調查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進入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對智慧旅游的建設要求是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聯網+旅游”,?擴大新技術場景應用。?為了充分發揮旅游業在應用場景方面多樣化、?多元化的優勢,?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發布了《?智慧旅游場景應用指南(試行)》?,?將“沉浸式體驗”作為智慧旅游應用場景的建設內容之一,?通過運用AR、?VR、?MR等技術,?結合環繞式音響、?多通道同步視頻等設備,?打造虛擬場景、?多維展陳等新型消費業態。?
智慧旅游既是智慧城市的組成部分,又是旅游信息化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將成為推動地區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因此,近年來中央關于智慧旅游產業發展相關政策越來越多,以改善旅游的軟硬件條件,創造更多科技旅游新場景,不斷促進全國旅游行業發展,為國家經濟進步提供更多動力。例如2024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國家數據局綜合司聯合印發的《智慧旅游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到,要實施智慧旅游基礎設施提升行動、智慧旅游服務效能提升行動、智慧旅游管理水平提升行動、智慧旅游營銷效能提升行動、智慧旅游產品業態培育行動等八大重點任務,爭取到2027年,全國智慧旅游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智慧旅游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智慧旅游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智慧旅游營銷成效更加明顯,智慧旅游優質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智慧旅游服務和體驗更加便利舒適。
在中央政策指導下,國內許多省市也都將智慧旅游作為地區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升級的重要方向及目標。例如,2024年6月,肇慶市人民政府發布的《肇慶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區,優化在線預約預訂、流量監測監控、科學引導分流、智能導游導覽等服務功能,推進文旅數字化、智慧化技術的場景開發和推廣應用。2024年7月,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的《三亞市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意見》提到,以智慧旅游為抓手,利用大數據平臺,加強預警預報、視頻監測、信息分析等工作,推動旅游監管方式全面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旅游市場專項整治,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水平。
從市場消費需求方面分析,近年來,我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呈現日益增長態勢,且在文旅消費方面的支出日益增加。據統計,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收入為39218元,同比增長6.33%,較2015年復合增長7.51%;國內旅游總花費金額達49133.1億元,同比增長140.33%,較2015年復合增長4.63%。這意味著,國內居民外出旅游意向呈現日益增長態勢,這為旅游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升級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環境土壤,疊加政策及資本市場的雙重推動,將持續推動我國智慧旅游產業發展。
二、行業現狀分析
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國內第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開始。2023年11月,“第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名單”正式公布,共計有“花果山景區5G+智慧旅游試點項目”、“周莊古鎮5G+智慧旅游試點項目”、“故宮博物院小程序智慧開放試點項目”等30個項目入選。?這些項目依托5G網絡,?充分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面向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等文化和旅游空間,?圍繞文化和旅游服務、?管理、?營銷等重點環節和產品供給,?開展應用創新。這也意味著我國在“5G+智慧旅游”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名單項目經驗的指導下,國內旅游服務企業加速進行技術創新和模式革新,以?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在此背景下,我國運動5G、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旅游項目建設投資愈來愈多,全國智慧旅游市場進入高速發展車道。
近兩年來,為助力旅游業發展恢復,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先后印發《關于推動在線旅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強5G+智慧旅游協同創新發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不斷豐富5G+智慧文旅應用場景,進一步釋放旅游消費潛力。隨著政策引導持續發力,國內旅游市場經濟呈現出加速復蘇態勢,整個行業蓬勃發展。加之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各景區線上旅游服務項目投資日益增加、線上旅游預約平臺增多、青少年旅游群體加速擴張,線上網絡平臺預購門票、預訂酒店等已成為越來越多外出旅游者的第一選擇。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在線旅游預訂用戶總規模已達5.09億人,占網民整體的46.6%。同時,國內智能、智慧酒店及民宿已超過15萬家,且近1—3年內成立的占比達到48.6%;全國智慧旅游相關的專利總量也已從2012年的99項增至了近千項。綜上分析,近年來,我國智慧旅游產品日益豐富,智慧旅游產業呈現蓬勃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智慧旅游發展的網絡與通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382個4A和5A景區實現了5G網絡覆蓋,占4A和5A景區總數的89%。此外,智慧旅游也讓人們的出游更便捷,體驗更豐富,游客愿意“嘗鮮”。數據顯示,有超過八成的游客愿意花更多的錢去體驗旅游科技,過半游客希望提升旅游服務智能化水平。目前科技服務還沒有完全滿足人們對高質量旅游體驗的消費新需求。因此,智能化成為旅游業的新風口。據統計,2023年我國智慧旅游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7106.9億元增長至了17371.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6.06%。
三、行業發展趨勢
1、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動智慧旅游市場發展
“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城市基礎上發展而來,是智慧城市在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兩大領域的推廣型應用,是數字旅游發展的高級階段。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作為智慧城市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旅游以其獨有的市場前景、商業價值與政治職責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觀望智慧旅游給旅游業帶來的改變與利益,大多數游客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智慧旅游正在慢慢改變著旅游者的旅游習慣和體驗,逐漸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時尚潮流。因此,總的來看,未來隨著國內智慧城市建設工程進一步推進,智慧旅游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產業規模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旅游智慧化將促使旅游營銷策略日益多樣化
智慧營銷,是指基于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對于受眾行為和營銷效果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在獲得細分市場數據,對用戶需求進行細分的基礎上,指導旅游企業和旅游目的地結合自身資源和能力,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改善營銷策略和動作執行的旅游營銷方式。過去旅游城市、景區的宣傳方式是宣傳冊,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游客可以在互聯網上查到更多信息,那么城市與景區提供的宣傳冊就遠遠達不到游客對信息的需求。因此,智慧旅游模式下,城市與景區應該基于大數據分析,精準執行,進行傳統營銷向智慧營銷的轉移。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智慧旅游行業市場調查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市場調查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市場調查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國重點城市智慧旅游發展狀況分析,智慧旅游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實踐分析,2025-2031年中國智慧旅游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