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地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蓬勃發展,將其明確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組成部分,彰顯了國家對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工業領域作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戶”,其廢水治理工作尤為重要。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2023年全國參與統計調查的涉水工業企業廢水治理設施數量龐大,達到了794888套,總處理能力也達到19914.0萬噸/日。
關鍵詞:工業水處理設備、工業廢水治理設施、處理能力、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一、工業水處理設備概述
工業水處理設備是一種專門用于處理工業廢水和污水的技術設備。它主要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使廢水達到環境排放標準或可再利用的水質要求。這些設備廣泛應用于化工、電子、制藥、食品等各個工業領域,對于減少工業活動對水資源的消耗、避免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水處理流程是一個多階段、多方法的綜合處理過程,包括預處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以及沉淀沉降和消毒處理等步驟。工業水處理設備主要包括預處理設備、生化處理設備、泥水分離設備等。污水預處理設備主要包括攔污設備、沉砂設備、排砂設備、沉淀設備、氣浮設備。污水生化處理設備主要包括鼓風曝氣設備、潷水器、生物膜法廢水處理設備、厭氧法廢水處理設備、厭氧缺氧處理典型輔助設備。污泥處理設備主要包括排泥設備、污泥濃縮設備、污泥厭氧消化設備、污泥脫水干化設備。交叉設備中包括流體輸送機械和設備,如泵、閥門、風機、壓縮機等。
二、產業鏈概述
我國工業水處理設備產業鏈結構較為清晰且相對完整。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及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如不銹鋼、塑料、橡膠、電子元件以及濾芯、泵、閥門、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這些原材料及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和性能直接影響到水處理設備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產業鏈中游由工業水處理設備制造商和組裝廠、系統集成商和工程承包商構成,他們共同負責設備的設計、制造、組裝、集成以及安裝、調試和運營服務。產業鏈下游則為工業污水處理需求方,涵蓋了煤化工、石油化工、紡織、造紙、機械加工等多個行業領域。
三、工業水處理設備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地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蓬勃發展,將其明確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組成部分,彰顯了國家對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在這一背景下,污水處理作為節能環保產業的核心細分領域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顯。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歷經多年深耕,技術水平已邁入成熟穩定的新階段,部分關鍵技術甚至達到了或接近世界頂尖水平,為全球環保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引導和資源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從2017年至2023年,我國污水處理量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良好態勢。2023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已突破2.24億立方米,全年污水處理總量高達641億立方米,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工業領域作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戶”,其廢水治理工作尤為重要。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2023年全國參與統計調查的涉水工業企業廢水治理設施數量龐大,達到了794888套,總處理能力更是驚人地達到了19914.0萬噸/日。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我國工業廢水治理的嚴峻形勢,也凸顯了工業水處理設備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共識不斷加深,我國工業綠色轉型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這一背景下,工業水處理設備的需求如同被注入了強勁動力,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為了進一步推動環境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升級,我國政府發布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環境基礎設施處理處置能力和水平將實現顯著提升的目標,其中特別指出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立方米/日。這一政策的出臺,為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將促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四、市場競爭格局及重點企業分析
1、市場競爭格局
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對清潔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一趨勢直接推動了工業水處理設備市場的穩步擴大。特別是在一些水資源匱乏或污染嚴重的地區,工業水處理設備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時,不同行業對水質的要求各不相同,這也促使了工業水處理設備市場的多樣化和細分化。從市場競爭格局看,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擁有眾多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等。這些企業憑借各自獨特的優勢,在市場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與合作,共同塑造了行業多元化的競爭格局。其中,碧水源、中電環保、中建環能等企業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豐富的項目經驗以及良好的市場口碑,在工業水處理設備領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未來,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市場的持續擴大,這些領軍企業有望繼續引領行業潮流,推動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2、中建環能
中建環能隸屬于中建集團的環保上市企業,創立以來始終以提供優質的水環境服務,改善水環境質量為己任,致力于成為先進的環境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公司不僅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更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技術研發方面,中建環能構建了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以“技術平臺——產品線——產品”為框架,層層遞進,不斷推動技術革新與產品升級。公司依托強大的科研團隊和先進的實驗設施,成功建立了混凝分離、過濾分離、生化處理、水力流體、熱交換、離心分離六大核心技術平臺,這些平臺不僅是公司技術創新的基石,也是產品開發與優化的重要支撐。在此基礎上,公司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形成了磁分離、磁沉淀、孔板格柵、磁生化、離心脫水、污泥干化等9條產品線和近20大類創新產品,涵蓋了工業水處理領域的多個關鍵環節,滿足了不同客戶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3、中電環保
中電環保作為業內領先的生態環境治理服務商與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業務版圖廣泛覆蓋水務、固危廢處理、煙氣治理等多個關鍵環保領域。在工業水處理領域,中電環保的綜合服務能力尤為突出。其中,全膜法水處理特色業務更是公司的明星產品,該業務依托公司自主研發的先進全膜法工藝及系統設備,實現了對水中懸浮物、有機物、鹽類等雜質的高效分離與深度濃縮,具有“高效去污、深度脫鹽、廢水減排、節能降耗”等多重優勢。得益于這些顯著特點,全膜法水處理系統產出的水質能夠輕松達到工業超純水標準,廣泛應用于核電、冶金、石化、煤化工、火電、新能源、電子等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工業領域,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與好評。2023年中電環保工業水處理業務收入5.32億元,同比增長4.89%,企業工業水處理業務保持穩定增長。
五、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市場發展趨勢
挑戰:目前,國內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在高端技術方面的研究仍顯不足,如低壓膜技術、電化學除垢技術、逆滲透技術等,這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相對滯后于國外。同時,隨著工業廢水成分的日益復雜,傳統處理技術難以應對新型廢水,需要研發更高效、更環保的處理技術。此外,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和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國家對工業廢水排放的監管力度日益加強。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對工業水處理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需要不斷升級設備、改進工藝以滿足新的排放標準。綜上所述,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技術瓶頸、新型廢水處理需求、技術更新換代節奏以及環保政策與標準提升等多重挑戰。
趨勢:中國工業污水治理行業屬于政策性引導行業,政府政策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未來,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產業鏈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一是隨著中國政府對工業污水治理行業重視程度逐步提升,政府在行業規劃、環保監督、配套稅務方面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在行業投資前景日漸明朗的背景下,企業自主研發先進的污水治理技術及設備的積極性大幅提升。二是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工業水處理設備將向智能化、自動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水處理。三是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工業水處理設備市場將進一步細分。針對不同行業和地區的特點,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將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的重要手段。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共十一章,包含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發展環境洞察及SWOT,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工業水處理設備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