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我國的遠洋運輸業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國家對華禁運的極度困難條件下創建發展的,為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封鎖和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遠洋運輸業在競爭中求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推進、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中國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出口貿易國。2022年我國遠洋貨運量來到了9.18億噸,遠洋貨物周轉量約為61442億噸公里。
關鍵詞:遠洋運輸市場規模、遠洋運輸發展背景
一、行業概況
遠洋運輸是海洋運輸的一種,也是整個運輸業的組成部分。從地理概念理解,遠洋運輸是指以船舶為工具,從事跨越海洋運送貨物和旅客的運輸。從運輸業務的關系來理解,遠洋運輸是以船舶為工具,從事本國港口與外國港口之間的貨物和旅客的運輸,即國與國之間的海洋運輸,或者稱為國際航運。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第一貿易體,也是世界海運需求總量、集裝箱運量大國。在國際貿易日益頻繁的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推動遠洋運輸等航運業的發展。2023年12月,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并提出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務優質、開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國際航運中心和現代航運服務集聚區功能顯著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現代航運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發展目標。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航運業將不斷發展,為新發展格局的形成提供可靠的運輸保障。
遠洋運輸行業上游主要是造(修)船業、石化業和港口業,造(修)船業為航運業提供運輸所用船舶及修船服務,石化業為航運業提供燃油及發動機潤滑油等,港口業為航運業提供靠港裝卸及囤貨服務。主要下游行業有鋼鐵、煤炭、化工、消費品制造業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遠洋運輸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二、發展現狀
2024年4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2023年《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出口總額23.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6%,繼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增長后再次下降。我國出口額同比下降4.6%,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2%,與2022年持平,較2021年峰值(14.9%)有所回落,較2019年提高1.1個百分點。進口的國際市場份額為10.6%,與2022年基本持平。2023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達43.2萬億元,領先第2名美國5.34億元,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2018-2023年全球及中國貿易情況
我國的遠洋運輸業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國家對華禁運的極度困難條件下創建發展的,為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封鎖和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遠洋運輸業在競爭中求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推進、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中國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出口貿易國。2022年我國遠洋貨運量來到了9.18億噸,遠洋貨物周轉量約為61442億噸公里。
2015-2022年中國遠洋運輸情況
全球貿易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遠洋運輸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我國正積極加強遠洋運輸船舶的建造和更新,提升船舶的技術水平和運輸效率。2021年末,我國遠洋運輸船舶達到了1402艘。而到了2022年,雖然有所下降,但我國遠洋運輸船舶總數仍為1387艘。
2015-2022年中國遠洋運輸船舶數量情況
遠洋運輸船舶的凈載重量是衡量其運輸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遠洋運輸船舶的凈載重量在近年來呈現出一定的波動。具體來說,2021年我國遠洋運輸船舶的凈載重量為4870.09萬噸。然而,到了2022年,遠洋運輸船舶的凈載重量增加至5155.8萬噸。這一增長可能反映了我國遠洋運輸能力的增強和船舶大型化、現代化的趨勢。
隨著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深入發展,人員往來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為遠洋運輸船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受全球貿易影響,我國遠洋運輸船舶載客量也在波動變化,2021年我國遠洋運輸船舶的載客量為2.42萬客位,而到了2022年,遠洋運輸船舶的載客量有所減少,達到了2.06萬客位。
集裝箱箱位是指在集裝箱堆場或集裝箱倉庫內指定用于堆存集裝箱的地方。每個部位稱為一個集裝箱箱位,一般將存放一個20英尺集裝箱的箱位稱為集裝箱標準箱位。近年來,我國運輸船舶的數量和規模都有所增長。2022年我國集裝箱箱位約為246.55萬TEU,同比增長2.7%。
三、競爭格局
隨著中國GDP增速放緩,國內內貿集運需求增速逐步走低但是運力投入滯后需求變動,行業供給逐步過剩、運價下跌,內貿集運航運企業出現停航、破產、資產重組情況。持續的供給過剩以及低迷的運價下,中小企業出局、頭部企業整合,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格局改善并穩定。目前經過幾年的行業洗牌后,遠洋運輸市場集中度得到明顯提升,目前CR3接近80%,其他中小企業則專注特定港口或者特定區域航線。
四、發展趨勢
航運業是國民經濟、對外貿易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貿易的重要載體,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近年來,航運業發展趨勢主要如下:
1.服務鏈延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航運公司圍繞做優做長服務鏈條、做強做全服務功能、做成做好供應鏈協同,以豐富產品供給,加快推進航運公司“單一窗口”功能覆蓋貿易全鏈條,促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
2.智能化轉型: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成為航運業的重要推動力。通過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船舶、港口、貨物等信息的實時共享和管理,提高整個物流鏈條的效率和可視性。同時,智能化、數字化也推動了船舶運營效率提升和安全性的提高。
3.綠色型發展:在“雙碳”目標背景下,航運公司步入了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的新賽道,航運企業積極響應和推進國際海事組織(IMO)減排戰略和舉措,領先探索綠色技術的試點和規模化應用,不斷提升船隊清潔化水平,同時大力嘗試能源轉型升級。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遠洋運輸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遠洋運輸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遠洋運輸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遠洋運輸行業發展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遠洋運輸行業投資風險分析,2025-2031年中國遠洋運輸行業發展策略及投資建議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