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我國從科研攻關、示范應用、標準建設層面全面支持中長期氫儲能的發展,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在此背景下,新型儲能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勢頭迅猛,截至2023年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4.5GW。盡管目前氫儲能還未步入常態化應用階段的技術路線在新型儲能中的占比不到0.1%,但其在清潔、高效、可持續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使其成為了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關鍵詞:儲氫技術、儲能裝機規模及格局、儲氫發展趨勢
一、儲氫行業相關概述
儲氫,是一種新型儲能類型。狹義的儲氫是基于“電氫電”(Power-to-Power,P2P)的轉換過程,主要包括電解槽、儲氫罐和燃料電池等裝置。利用低谷期富余的新能源電能進行電解水制氫,儲存起來或供下游產業使用;而當電力需求達到高峰時,這些儲存的氫能則通過燃料電池轉化為電能,并接入公共電網,從而平衡電力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廣義的儲氫技術則更為寬泛,它強調“電氫”的單向轉換,并涵蓋多種氫氣存儲形式。無論是氣態、液態還是固態,氫氣都可以被安全有效地儲存。此外,還可以將氫氣轉化為甲醇、氨氣等化學衍生物(即Power-to-X,P2X),以進一步提高儲存的安全性和靈活性。
從技術手段來看,儲氫技術可分為物理儲氫(技術最為成熟)、化學儲氫、地下儲氫和其他儲氫,具體可細分為12種儲氫方式。物理儲氫主要有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化學儲氫主要有配位氫化物儲氫、無機化合物儲氫、有機液體儲氫、液氨儲氫與甲醇儲氫。
二、儲氫發展環境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人口持續增長,能源消費需求急劇攀升,特別是在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對能源的渴求日益凸顯。長期以來,人類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已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使能源危機愈發嚴峻。因此,探索一種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緊迫課題。
在此背景下,我國積極響應全球能源轉型的號召,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從2018年至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實現了顯著增長,從7.28億千瓦迅速攀升至15.16億千瓦,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同時,可再生能源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占比也大幅提升,從38.3%躍升至51.9%,充分顯示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日益重要地位,并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給電網帶來了挑戰。當新能源大規模并入電網時,電網的穩定性可能受到威脅。為應對這一挑戰,火電靈活性改造、調峰氣電和儲能技術(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等解決方案應運而生。其中,氫儲能作為一種新型儲能技術,具有削峰填谷的能力,可有效解決新能源穩定并網的問題,其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儲氫行業全景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三、中國氫儲能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迅猛發展,電力儲能需求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至2023年底,我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已躍升至86.5GW,這一數字已接近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3,充分展現了我國在電力儲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在眾多儲能方式中,傳統抽水蓄能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占比達到59.4%,而新興的熔融鹽儲熱技術則剛剛嶄露頭角,占比僅為0.7%。值得關注的是,新型儲能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勢頭迅猛,其占比已達到39.9%,累計裝機規模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4.5GW。僅2023年一年就實現了21.5GW的新增投運裝機,同比增長率高達166%。在新型儲能的眾多技術路線中,鋰電池憑借其成熟的技術和穩定的性能,仍然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占比高達97.3%。同時,我們也看到其他技術路線正在逐步嶄露頭角,如鉛蓄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雖然目前占比相對較小,但它們的發展勢頭和潛力不容忽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氫儲能技術。盡管目前氫儲能等還未步入常態化應用階段的技術路線在新型儲能中的占比不到0.1%,但其在清潔、高效、可持續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使其成為了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國已有多個氫儲能項目實現投運,如國家電網在安徽六安建設的國內首個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示范站、浙江臺州大陳島氫能綜合利用示范工程以及南方電網的全國首個固態儲氫項目等。這些項目的成功投運,不僅為我國氫儲能技術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全球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環境的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中國儲氫行業產業鏈全景分析
氫能產業鏈整體可以分為五大環節,分別為“制、儲、運、加、用”產業鏈環境。其中,儲氫是氫能高效利用的核心,也是推動氫能向大規模應用方向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氫能全產業鏈中,儲氫技術也成為制約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根據氫氣的儲存狀態,氫儲運可分為氣態儲運、液態儲運、固態儲運三種形式,其中液態儲運包括低溫液態儲運和有機液態儲運。高壓氣態儲運技術已商業化,是最為廣泛的氫能儲運方式,但存在儲氫密度低、存在氫氣泄漏和容器爆破風險等局限性。
五、中國儲氫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經濟的日益重視,氫能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形式,其在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的應用潛力正在被逐步釋放。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和分布式能源等前沿領域,氫能需求預計將迎來迅猛增長,為儲氫行業的商業化、規模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在近期舉辦的2024中國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展覽會上,業內專家更是預測,到2060年我國將需要高達1.5萬億度電的長時儲能,占全社會用電量的9%。在這一巨大的儲能需求中,氫儲能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有力保障。綜上所述,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低碳經濟的深入推進,儲氫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儲氫技術將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行業商業化、規模化的步伐也將不斷加快。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4年中國儲氫行業全景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年中國儲氫行業全景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儲氫行業全景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八章,包括儲氫行業相關概述、中國儲氫行業宏觀環境分析、中國儲氫產業發展綜述、中國儲氫行業產業鏈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國儲氫行業代表性企業分析、儲氫行業投融資情況分析、中國儲氫行業機遇與挑戰分析、中國儲氫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