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15年我國智慧停車場系統及設備需求量約10.6萬套,隨著各省市主要停車場持續滲透,截止2022年我國智慧停車場系統及設備需求量達25.4萬套,較2021年增長約0.5萬套,增速下降明顯,主要受產品定價較高,社區等和低線城市小型停車場難以滲透等導致。
關鍵詞:智慧停車市場規模 智慧停車需求量 智慧停車產業鏈
一、智慧停車產業概述
智慧停車是指以停車位資源為基礎,將無線通信技術、移動終端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等綜合應用于城市停車位的采集、管理、查詢、預定以及導航服務。智慧停車幫助車主更加便捷地獲得周邊停車場的空余車位信息及自動繳停車費,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化。智慧停車的核心是對停車場的資源優化和整合,利用物聯網、移動支付等技術優化停車流程,并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線下停車資源共享,逐漸消除車場信息系統孤島的現象以提高停車場的利用率和用戶便捷度。智慧停車按照智慧停車管理系統的功能可以分為停車場收費服務、車位預定服務、智能尋車服務、城市停車引導服務四個方面。
二、智慧停車政策背景
國內停車設施建設速度遠滯后于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停車位供給缺位巨大,因為停車資源緊張,停車場時租價格將持續上漲,停車產業市場前景廣闊。除缺口巨大之外,當前傳統停車行業的管理模式也較為落后,存在諸多痛點,例如傳統停車場管理存在專業化低和小散亂的問題。為了緩解日益嚴重的城市停車難題,近年來我國政府持續出臺相關政策,為智慧停車行業發展提供有利政策土壤。
三、智慧停車產業鏈
目前,中國智慧停車產業鏈由上游的停車場地及設備供應商,中游的智慧停車平臺運營商以及下游的汽車增值服務提供商構成。上游停車場地包括停車場地建設、停車場地租賃、運維管理,停車場設備制造商及供應商,安防設備制造商及供應商;中游市場是以ETCP、PP停車為代表的智慧停車平臺運營商,平臺融合窄帶物聯網技術、移動支付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新興技術,并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大量數據支持;下游市場覆蓋了代駕、泊車、汽車保養、汽車修理等多種汽車增值服務。
停車泊位供需缺口大,“停車難”一直是城市治理面臨的一道難題。由于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城市停車供需失衡、停車秩序混亂、交通擁堵等問題日益突出,原因一方面在于車位配建不足,存在嚴重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還在于傳統停車場“小散亂”問題突出,車位利用率較低,加劇了供需矛盾,同時也使用戶停車體驗難以提升。傳統停車場存在技術和管理上的痛點,讓停車場經營企業難以發展壯大,也阻礙了行業價值的提升,智慧停車將無線通信技術、移動終端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等綜合應用于城市停車位的采集、管理、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化,市場持續擴張。
四、智慧停車產業現狀
城市停車問題凸顯,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停車難的問題。在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停車行業得到了新的發展機會,停車場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我國智慧停車場系統及設備需求量持續走高,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慧停車場系統及設備需求量約10.6萬套,隨著各省市主要停車場持續滲透,截止2022年我國智慧停車場系統及設備需求量達25.4萬套,較2021年增長約0.5萬套,增速下降明顯,主要受產品定價較高,社區等和低線城市小型停車場難以滲透等導致。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用車群體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國停車場供需失衡問題愈發嚴重,造成停車位緊缺問題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車位存量規模不足,二是車位使用效率太低。為了環節停車難的問題,單靠增加車位數遠遠不夠,還需推進車位利用率提升。而智慧停車是破解停車難的最佳手段。在智慧城市建設體系中,智慧停車成為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受到社會資本的追捧,智慧停車系統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達151.9億元,較2021年增長4.3%。
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智慧停車場系統和設備越趨完善,疊加單套智慧停車軟件、設備和人工成本持續增長,整我國智慧停車場系統和設備均價穩步走高,2015年我國單套智慧停車智慧停車場系統和設備均價不到5萬元,截止2022年我國單套智慧停車場系統和設備已接近6萬元,目前國內智慧停車仍存在識別困難、環境干擾大等問題,預計隨著相關技術研究持續推進,市場均價仍較保持增長態勢。
五、智慧停車競爭格局
智慧停車競爭環境來看,市場整體集中度較低,地區分布零散,且企業規模較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停車平臺有ETCP、億車科技、停簡單、PP停車、e代泊、捷停車、無憂停車等,大多數企業和品牌以一線城市為核心,向省會城市及二、三線城市進行業務輻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市場是各智慧停車平臺的必爭之地,以地區為主的行業巨頭規模初顯。隨著上游停車設備制造商、安防設備制造商以及互聯網巨頭的相繼入局,中游市場的競爭格局仍然存在變數。
五洋停車制造端主營業務是散物料搬運核心裝置、機械式停車設備、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智能物流及倉儲系統、兩站及機制砂設備,依托裝備制造優勢,致力成為智慧城市停車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服務商,就其經營現狀而言,近兩年隨著國內宏觀經濟波動,房地產市場低迷,整體停車場建設新建規模有所下降,五洋停車立體車庫相關產品產銷量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五洋停車立體車庫相關產品產量和銷量分別為6.63萬個和6.55萬個。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國智慧停車行業重點企業分析,中國智慧停車市場投資分析,中國智慧停車市場前景及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