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驅動下,腫瘤發病率日益攀升。2020年我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263.5億元增長至4312.8億元,腫瘤醫療服務產值從2014年的2038.3億元增長至3934.2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269.2億元,產值將達到5698.8億元。
關鍵詞:腫瘤醫療服務市場規模、腫瘤醫療服務市場競爭格局、腫瘤醫療服務行業發展前景
一、行業概況
惡性腫瘤,也被稱為癌癥,是指不可控制的惡性細胞生長和擴散以及組織沁潤而造成正常身體機能的破壞。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之后,人體無法約束其擴散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癌細胞也有可能轉移至全身各處,從而導致較為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腫瘤已成為導致全球居民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腫瘤醫療服務行業是指針對腫瘤患者提供的診斷、治療、康復以及支持服務等各種醫療服務的行業。瘤醫療服務市場細分:狹義的腫瘤醫療服務包括腫瘤診斷、腫瘤治療和姑息治療三個階段。其中,腫瘤治療又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和藥物治療三部分,目前由于我國醫療體制和醫療水平的限制,藥物治療仍占據較大份額。
腫瘤治療方案多樣,經常協同發揮作用。傳統的腫瘤治療方案主要是手術、化療、放療,隨著腫瘤治療技術發展,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的治療方法也逐步使用。實際治療過程中多種方案可能會被協同選擇發揮作用。其中,腫瘤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對醫療設備的要求較高。
二、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腫瘤發病數已經是全球腫瘤新發人數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驅動下,腫瘤發病率日益攀升。2020年我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263.5億元增長至4312.8億元,腫瘤醫療服務產值從2014年的2038.3億元增長至3934.2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269.2億元,產值將達到5698.8億元。
腫瘤醫療服務市場細分:狹義的腫瘤醫療服務包括腫瘤診斷、腫瘤治療和姑息治療三個階段。2020年我國醫療機構抗腫瘤診斷及治療市場規模占77.55%;姑息治療市場規模占22.45%。預計2023年我國醫療機構抗腫瘤診斷及治療市場規模占81.15%;姑息治療市場規模占18.85%。
從我國腫瘤醫療服務應用市場需求來看,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占比不斷擴大,2020年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占我國腫瘤醫療服務的41.83%,其他抗腫瘤服務市場規模占我國腫瘤醫療服務的58.17%;預計2023年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占我國腫瘤醫療服務的43.55%,其他抗腫瘤服務市場規模占我國腫瘤醫療服務的56.45%。
從中國腫瘤醫療服務分區域市場規模走勢來看,華東地區是我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最大的地區,主要是由于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展水平較好,同時醫療服務技術水平相對較高,吸引了眾多外省病患跨省就診,華北地區的北京與之類似。2020年我國華東地區腫瘤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占比達到37.11%,華北占15.61%,西部占16.55%,華中占13.55%。
三、產業鏈
1、產業鏈結構
腫瘤醫療服務包含腫瘤的診斷、治療和康復三大階段,行業上游及涉及的醫療設備、試劑、藥品、醫療器械等;中游為各類醫藥流通企業、腫瘤醫療機構;下游是為廣大民眾腫瘤篩查、腫瘤患者的治療等。
2、上游-醫療器械
腫瘤治療設備屬于高端醫療設備,是高端醫療器械,可以說是重資產行業。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分為醫療設備、高值耗材、低值耗材與體外診斷四大細分領域。自2014年以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556億元增長至9630億元,預計2023年達14095億元。隨著產業發展政策環境持續優化,以及公眾對醫療器械診斷精準化的需求日趨強烈,未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會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3、下游-健康檢查
早篩有助于更多患者及早發現腫瘤及早治療,驅動腫瘤治療需求的增長。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穩步增長,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進步與完善,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腫瘤篩查,已成為保障國民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來,隨著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我國健康體檢人次不斷增長,據統計,2017年我國健康體檢人次為4.06億人次,2022年我國健康體檢人次約達到6億人次,約占全部人口的42%。
四、行業發展背景
1、相關政策
腫瘤疾病,特別是惡性腫瘤治療難度較大,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目前中國的政策環境對于腫瘤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非常有利。國家及相關部門不斷出臺涉及衛生領域的政策,均為腫瘤醫療服務企業提供了政策紅利和從業環境的保障,進一步促進了行業的發展與進步。為持續提升腫瘤診療質量水平,規范腫瘤診療行為,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印發《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要求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有關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大腫瘤診療管理工作力度,將“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行動”作為2021年至2024年重點工作。
2、行業壁壘
壁壘高,中短期內市場競爭格局較好。腫瘤醫院具備技術、醫生人才、資金投入、品牌口碑所組成的行業壁壘。高額的前期建設資本使得新建醫院需要較長時間達到收支平衡;新的市場進入者需要確保技術安全、醫療質量及安全;新的市場參與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穩定的患者流量。目前的市場競爭參與者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短期內受到新的市場競爭者的影響較小。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五、市場競爭格局
1、行業領先企業
目前我國腫瘤治療醫生、病床、設備資源較為緊缺且存在分布不均問題,同時新發患者、存量患者不斷增多帶來的治療需求快速增長,供給端和需求端不匹配存在較大矛盾,供需矛盾為民營腫瘤醫療機構提供較大生存空間。政府積極鼓勵社會辦醫,民營腫瘤醫院實力不斷增強。近10年來在國家多項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國社會辦醫的環境不斷優化,社會辦醫快速發展。
我國目前現存的腫瘤醫療服務相關上市公司業務可分為To醫院模式與To患者模式兩類,前者業務為制造醫療設備并與醫院合作運營治療中心為主,包括中珠醫療等;后者直接收購或建立醫院,直接針對患者,以益佰制藥、信邦制藥為典型(泰和誠公司二者兼有,但To醫院為主)。
2、代表企業-海吉亞
我國目前醫療資源仍處于嚴重短缺供不應求局面,公立醫院腫瘤科室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治療需求,民營醫院有較大空間承接公立醫院溢出的患者需求;腫瘤治療優質資源基本上集中在一線城市,放療資源在二三線城市緊缺,三線城市腫瘤患者增速高于一二線城市,市場增長潛力較大。由于腫瘤治療周期相對較長,相對一線公立醫院,二三線民營腫瘤醫院在就醫距離、就醫成本等更具備優勢。
海吉亞醫療集團始終堅持以腫瘤業務為核心的發展戰略,通過直營民營營利性醫院、與第三方醫院合作放療中心、管理集團持有舉辦人權益的民營非營利性醫院,不斷擴大集團的業務規模。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自上市之后營收屢創新高。2022年集團繼續堅持以腫瘤業務為核心的發展戰略,通過運營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院等業務,不斷擴大業務規模。2022年海吉亞醫院醫療總營收達到31.96億元,較2021年增長8.81億元;凈利潤482百萬元,較2021年增長31百萬元。
六、行業發展趨勢
腫瘤治療朝專業化個體化發展,多學科綜合治療重要性日益提升。傳統的序貫療法(患者連續從外科、放療、到化療問診)存在一定局限性,多學科綜合治療(例如MDT及精準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體生存率并延長生存期。另一方面,我國醫療資源普遍集中在大城市與大型公立醫療機構,低線城市的診療質量和患者體驗往往得不到保障,民營腫瘤醫療服務有望迎來差異化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腫瘤醫療服務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腫瘤醫療服務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