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乙烯,化學式為C2H4,是由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的有機化合物。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組織、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工業用途廣泛,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環氧乙烷、醋酸、乙醛和炸藥等,這些化工產品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乙烯也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劑,是一種已證實的植物激素。
二、市場需求
乙烯是石油化工最基本的原料之一,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烯產品占石化產品的75%以上,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石化工業之母”。世界上已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乙烯產量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2021年乙烯產能充分釋放,增速較快。2022年,我國乙烯產量為2897.5萬噸,較2021年增加71.83萬噸,同比增加2.54%。乙烯產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乙烯生產國。2023年上半年我國乙烯產量為1542.6萬噸,預計截至2023年底,乙烯產量將突破3000萬噸。
2013-2023H1中國乙烯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國對乙烯衍生物市場終端產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長。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得出,我國乙烯的需求量呈每年增長的趨勢,2022年我國乙烯需求量為3088.86萬噸,較2021年增加75.54萬噸,同比增長2.51%。
2015-2022年中國乙烯需求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乙烯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三、乙烯進出口分析
由于國內乙烯供應不足,加之進口產品在生產成本或產品質量方面的競爭優勢,目前我國每年都大量進口乙烯單體及其下游衍生物。2018年以前我國乙烯進口量整體呈上升的趨勢,2019年后由于疫情,再加上我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陸續投產,乙烯產業鏈配套逐漸完整,我國乙烯進口量有所減少,隨著受疫情影響的減小,2021年開始乙烯進口量略有增長。2022年乙烯進口量為206.75萬噸,比上年減少0.02萬噸,進口量基本持平。
2015-2022年中國乙烯進口量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3年上半年中國乙烯進口量前五的國家為韓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阿曼。其中進口量最多的國家是韓國,進口量為40.28萬噸,占總進口的38%;其次是美國,進口24.27萬噸,占比23%。
2023H1中國乙烯進口量格局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之前我國乙烯出口量很少,2020年開始隨著我國國內市場乙烯需求量的減少,出口量隨之增加。2022年我國乙烯出口量為15.39萬噸,較上年同比減少19.50%,主要是由于2021年基數太大。2021年乙烯出口量為19.12萬噸,較2020年同比增長103.29%。我國乙烯出口主要流向中國臺灣,2022年流向中國臺灣約為10萬噸,約占總出口量的65%。
2015-2022中國乙烯出口量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乙烯出口量遠遠小于進口量,是乙烯進口國。2022年我國乙烯凈出口-191.36萬噸,較2021年減少3.7萬噸。隨著我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實施,乙烯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我國乙烯進口量將繼續減少,我國乙烯市場受國際因素的影響也會隨之減弱,變得更加穩定。
2015-2022中國乙烯進出口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乙烯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3-2029年中國乙烯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3-2029年中國乙烯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乙烯產業鏈結構及全產業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乙烯行業重點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乙烯行業市場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