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戰略物資,國內乙二醇需求量遠高于消費量,行業對外依賴度較高。為了減少乙二醇對海外資源的高依賴度,近幾年,國內煤化工和大煉化裝置齊頭并進,乙二醇產能快速增長。乙二醇產能從2018年的1063萬噸/年逐年增長至2022年的2519.5萬噸/年,5年增加1456.5萬噸/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8.84%。其中,2022年我國新增煤制乙二醇產能280萬噸/年,增幅達34.9%。隨著“雙碳”戰略政策不斷推進,疊加國內新增產能持續釋放,我國乙二醇行業正逐步進入擠壓進口和落后產能改造升級階段。
關鍵詞:乙二醇、乙二醇價格、煤制乙二醇、聚酯、滌綸
一、乙二醇產能產量逐年遞增,行業對外依存度逐步下滑
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戰略物資,主要應用于聚酯行業。為了減少乙二醇對海外資源的高依賴度,近幾年,國內煤化工和大煉化裝置齊頭并進,乙二醇產能快速增長。乙二醇產能從2018年的1063萬噸/年逐年增長至2022年的2519.5萬噸/年,5年增加1456.5萬噸/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8.84%。2023年以來,隨著市場需求回暖,乙二醇產能繼續擴產。截至2023年6月,我國乙二醇產能約2747.5萬噸/年,較2022年增加228萬噸/年,乙二醇產能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隨著“雙碳”戰略政策不斷推進,疊加國內新增產能持續釋放,我國乙二醇行業正逐步進入擠壓進口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階段。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生產國和消費國,乙二醇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0%。近年來,我國乙二醇表觀需求量持續增長。2022年,我國乙二醇表觀需求量為2074.83萬噸,同比增長3.23%。在市場需求驅動下,我國乙二醇產能不斷增加,同時隨著乙二醇生產技術不斷創新升級,我國乙二醇產量持續增長。產量由2018年的667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1327.8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14.76%。其中,2022年乙二醇產量增速為12.55%,遠高于產能增速。
隨著國內乙二醇產能和產量雙雙增長,乙二醇的進口需求逐步減少。2022年,我國進口乙二醇751.07萬噸,同比下降10.87%;乙二醇行業對外依賴度隨之下降至36%,較2018年的59.49%,減少23.49個百分點。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乙二醇產能和產量繼續增加,疊加下游需求增速放緩,我國進口乙二醇337.49萬噸,同比下降26.78%;乙二醇出口數量為1.89萬噸,同比增長118.74%,我國乙二醇行業對外依存度進一步下降。
從乙二醇價格走勢看,2022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需求端受到沉重打擊,供需矛盾惡化,疊加華東港口庫存持續累積,國內乙二醇市場整體震蕩下行態勢。乙二醇市場價格從2022年3月9日的5466.67元/噸震蕩下跌至2022年11月21日的3950元/噸,累計減少1516.67元/噸,年內跌幅達27.74%。2023年以來,國內乙二醇價格波動較大。分階段看,2023年1月,國內乙二醇價格有所上移,主要是下游聚酯行情見好,帶動乙二醇現貨重心上移。2月,乙二醇價格呈現先跌后漲。月初受行業開工率大幅提升,市場供給增加影響,乙二醇價格有所回落,后在聚酯行業利好帶動下,乙二醇價格逐步上漲。3月,受聚酯行業回升幅度明顯放緩影響,乙二醇價格開始松動。5月份,乙二醇價格倒“V”運行,其中受行業裝置檢修影響,乙二醇價格短暫回升,后在港口庫存累計增加影響下,市場行情逐漸下滑,并在6月份保持弱勢運行態勢。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煤制乙二醇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二、煤制乙二醇企業利潤虧損嚴重,行業開工負荷率整體偏低
按生產工藝分,乙二醇主要分為煤制乙二醇、油制乙二醇和MTO乙二醇。基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基本國情影響,煤制乙二醇成為彌補國內乙二醇供給不足的重要方式。我國是世界煤炭大國,煤炭資源豐富,煤制乙二醇屬于新型煤化工產品,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乙二醇自給率的重要化工生產組成部分。行業自2009年開始起步,企業布局從最早的河南煤業、陽煤集團,發展到后來的新疆天業、內蒙古久泰、內蒙古榮信等,已在河南、新疆、內蒙古、陜西湖北等多地均有裝置。《2023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中提到,2022年我國新增煤制乙二醇產能280萬噸/年,增幅達34.9%,總產能達到1083萬噸/年(未剔除8個合計產能共150萬噸/年的長期停產項目),占我國乙二醇總產能的43.2%。2022年,煤制乙二醇產量為405.6萬噸,較上年增長25.5%;產能利用率37.5%,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2023年5月,陜西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陜西榆能化學材料有限公司煤制120萬噸/年乙二醇一期4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已經有多個單元裝置展開試車。截至目前,我國煤制乙二醇產能約997萬噸(剔除8個合計產能共150萬噸/年的長期停產項目),約占全國乙二醇總產能的37%。
目前,煤制乙二醇企業主要包括河南煤業、陜西榆林化學、新疆天業、華魯恒升、紅四方等多家企業。從產能分布看,我國煤制乙二醇主要集中在陜西榆林化學、河南煤業、內蒙古久泰、新疆天業等企業。其中,陜西榆林化學、河南煤業、內蒙古久泰煤制乙二醇產能分別為180萬噸/年、150萬噸/年和100萬噸/年,合計占全國煤制乙二醇總產能的43%,行業集中度較高。
雖然煤制乙二醇行業發展迅速,但隨著“雙碳”戰略相關政策推進,環保政策趨嚴,煤制乙二醇行業環境負荷大,且裝置前期投入金額巨大,成本較高。同時由于煤制乙二醇在生產過程中,副產了不同于石油路線的醛、酸、醇、酯類微量雜質,可能會對高檔紡絲產品染色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下游聚酯紡絲企業更傾向于油制乙二醇,大大壓縮了煤制乙二醇裝置的生存空間,行業整體開工負荷不高。受國內乙二醇產能及產量逐年遞增,下游聚酯市場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疊加乙二醇進口量仍維持在700萬噸以上,導致乙二醇市場出現供大于求局面,行業價格大幅下滑,企業利潤虧損嚴重。其中,由于煤制乙二醇相較油制乙二醇的成本更高。自2021年10月起,煤制乙二醇行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目前,煤制乙二醇利潤虧損幅度在1438元/噸,但油制乙二醇虧損幅度在1000元/噸附近。
在環保及利潤雙重壓力下,國內煤制乙二醇行業開工負荷較低,行業開工負荷多處于40-60%區間。其中,河南煤業濮陽永金化工、安陽永金化工、新鄉永金化工、洛陽永金化工四套20萬噸/年裝置長期處于關停狀態;陽煤集團平定化工20萬噸/年及深州化工22萬噸/年裝置也處于長期關停狀態。由于行業利潤較低,2022年我國煤制乙二醇行業開工負荷整體呈下滑態勢。分階段看,2022年上半年,受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影響,油制乙二醇企業成本大幅增加,企業利潤虧損嚴重,企業持續減產,導致油制乙二醇產量減少。為保障市場需求,煤制乙二醇開工負荷率略有提升,行業開工負荷率整體處于50-60%區間運行。2022年三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小幅下滑,疊加煤化工裝置集中檢修影響,導致煤制乙二醇開工負荷整體下跌至50%以下運行。2022年四季度,隨著煤化工檢修裝置陸續重啟,行業開工率逐步回升,并回歸至50%以上運行。
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向好趨勢明顯,下游消費逐步回溫,煤制乙二醇行業開工負荷率逐步提升,但整體開工負荷仍然偏低。其中,2023年1-2月,隨著防控政策優化,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疊加前期需求堆積,行業開工率繼續上調。2023年3月,由于終端紡織行業新增訂單不足,疊加乙二醇價格繼續下滑,煤制乙二醇企業整體效益不佳,行業開工率回落。3月17日,國內乙二醇裝置開工負荷為55.61%。其中,石油制乙二醇裝置開工負荷為62.82%,煤制乙二醇裝置開工負荷為45.68%,同比分別下降4.18個百分點和4.13個百分點。4月,受 OPEC+意外減產影響,原油價格上漲,乙二醇價格先漲后跌,行業開工率整體提升。5-6月,受聚酯需求回溫影響,煤制乙二醇開工率繼續上行。截至6月25日,國內乙二醇整體開工負荷在57.87%。其中,煤制乙二醇開工負荷在65.72%,較上期增加4.93個百分點。
三、終端應用市場廣泛,聚酯需求逐步回升
乙二醇主要用于制造聚酯滌綸、聚酯樹脂、吸濕劑、增塑劑、表面活性劑、化妝品等,其中聚酯領域是乙二醇最主要的應用領域,約占乙二醇消費總量的95%,其余5%的需求來自于防凍液、乙二醛、聚氨酯、炸藥、增塑劑、溶劑等。乙二醇整體應用范圍廣泛。
2018-2021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整體呈增長態勢。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終端消費需求減少,化學纖維產量同比下降0.16%,產量小幅回落。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需求回暖,終端織造行業整體訂單有所增加,多數企業開始主動補貨,織造行業開工負荷大幅提升。2023年1-5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為2726.9萬噸,同比增長2.7%。2023年,隨著紡織行業市場回暖,聚酯行業開工率逐步提升,將拉動乙二醇需求增長。乙二醇需求量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煤制乙二醇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3-2029年中國煤制乙二醇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煤制乙二醇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共十章,包含煤制乙二醇行業重點企業發展調研,2023-2029年中國煤制乙二醇行業發展前景預測,2023-2029年中國煤制乙二醇行業投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