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鏈概述
公路運輸是在公路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是交通運輸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擔短途客貨運輸。現代所用運輸工具主要是汽車。因此,公路運輸一般即指汽車運輸。在地勢崎嶇、人煙稀少、鐵路和水運不發達的邊遠和經濟落后地區,公路為主要運輸方式,起著運輸干線作用。公路運輸在時間方面的機動性比較大,車輛可隨時調度、裝運,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時間較短。公路運輸與鐵、水、航運輸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設施簡單,車輛購置費用一般比較低,因此,投資興辦容易,投資回收期短。
公路運輸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汽車制造業及石化、電力等行業;中游為公路運輸服務行業,包括客運和貨運,代表性企業有蘇汽集團、順豐速運、德邦快遞、中儲智運等;下游公路運輸服務于鋼鐵、化工、食品、服裝、旅游、農業等諸多領域。
公路運輸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上游產業分析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指導下,交融運輸行業持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2017-2022年,中國公路里程數不斷增長,由2017年的477.35萬公里增長至2022年的535.48萬公里。
2017-2022年中國公路里程(萬公里)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汽車是公路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2017-2022年中國汽車產量呈“V”字形走勢。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等因素影響,2018年汽車產量結束了自1991年以來連續27年的增長態勢。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汽車產量達到低點,為2532.49萬輛。隨著疫情的緩解,汽車產量明顯反彈。2022年汽車產量為2718萬輛,較2021年增加92.3萬輛,同比增長3.52%。
2017-2022年中國汽車產量(萬輛)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公路運輸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三、中游分析
隨著高鐵等其他交通工具的大力發展,公路客運行業面臨嚴峻考驗。2017-2022年,中國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皆呈下降趨勢,近幾年受疫情頻發的影響,降幅明顯加大。2022年,中國公路客運量為35.46億人,較2021年減少15.41億人,同比下降30.3%;旅客周轉量為2407.54億人公里,較2021年減少1220億人公里,同比下降33.7%。
2017-2022年中國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公路貨運相比客運更具發展韌性。2022年,中國公路貨運量為371.19億噸,較2021年減少20.2億噸,同比下降5.16%;貨物周轉量為68958.04億噸公里,較2021年增加129.61億噸公里,同比增長0.19%。2022年中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在5萬億元左右,數字貨運加速滲透。
2017-2022年中國公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由于汽車體積小,能深入到工廠企業、農村田間、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具有能實現直達運輸的獨特優勢。且其作為最基礎、最廣泛的交通基礎設施,是銜接其他各種運輸方式和發揮綜合交通網絡整體效率的主要支撐。所以,在我國運輸體系中,公路運輸依然占據主導地位。2022年,中國公路客運量占客運總量的比例為63.47%;公路貨運量占貨運總量的72.04%。
2017-2022年中國公路客運量占比和貨運量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四、下游分析
互聯網浪潮下,電子商務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給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受益于線上購物需求的持續旺盛,2017-202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連年增長。2022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3.83萬億元,較2021年增加1.53萬億元,同比增長3.5%。
2017-202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萬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受疫情影響,人們的出行受到嚴格限制,旅游需求大幅減少,對公路運輸業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2022年,國內游客人次為25.3億人,較2021年減少7.2億人,同比下降22.1%。
2017-2022年中國國內游客人次(億人)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公路運輸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3-2029年中國公路運輸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3-2029年中國公路運輸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18-2022年公路運輸替代行業競爭分析,中國公路運輸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公路運輸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