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削刀具行業概況
1、切削刀具行業定義及分類
切削工具是機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由于機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是用于切削金屬材料,所以“刀具”一詞一般就理解為金屬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則稱為木工刀具。切削工具制造業,是指手工或機床用可互換的切削工具的制造。工具作為現代制造業的終端執行部件,在加工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其性能的優良與否,直接決定了加工質量和效率,進而影響到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控制,因而其在現代制造業中的地位十分顯著。
按照刀具材料的不同,目前切削刀具主要分為工具鋼(合金工具鋼、碳素工具鋼、高速鋼)、陶瓷、硬質合金、和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CBN、人造金剛石PCD)等產品。其中,硬質合金刀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刀具類型。
切削刀具按材料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刀具按工件加工表面的形式主要分為五類:加工各種外表面的刀具,包括車刀、刨刀、銑刀、外表面拉刀和銼刀等;孔加工刀具,包括鉆頭、擴孔鉆、鏜刀、鉸刀和內表面拉刀等;螺紋加工刀具,包括絲錐、板牙、自動開合螺紋切頭、螺紋車刀和螺紋銑刀等;齒輪加工刀具,包括滾刀、插齒刀、剃齒刀、錐齒輪加工刀具等;切斷刀具,包括鑲齒圓鋸片、帶鋸、弓鋸、切斷車刀和鋸片銑刀等等。
切削刀具按工件加工表面的形式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切削刀具行業商業模式
(1)采購模式
切削工具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價格采用隨行就市的定價原則,采購部門結合資金運作情況、庫存情況以及原材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合理調整采購策略并控制物資采購。對于原料的采購,由生產管理中心根據營銷管理中心的訂單制定生產計劃,并在每月初確定原料采購需求,根據審批權限批準后生成采購計劃。采購管理中心根據擬采購物資的類別,優先從合格供應商庫中選取供應商進行比價采購,根據審批權限批準后簽訂采購合同。我國切削工具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料市場供應較為充足,為了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一般與主要原料的供應商保持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2)生產模式
自主生產:企業采用“以銷定產、適度庫存”的生產模式,主要根據客戶的訂單情況安排生產,同時結合市場預計銷售情況,確定合理的庫存規模。
外協生產:在企業自身產能不足情況下,將毛坯半成品后續研磨和涂層工序安排外協加工。將毛坯半成品和加工要求提供給外協供應商,企業驗收入庫后,以合格加工量向外協供應商結算加工費。
(3)銷售模式
切削刀具企業大都采用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直銷主要是指企業直接將產品銷售給客戶,客戶采購企業產品后自用、進一步深加工或作為配件對外進行銷售等情形;此外,企業還存在部分主動上門詢價并合作的零散客戶;直銷模式下,企業通過展會、新品發布會、廣告宣傳推廣、客戶介紹等渠道與客戶建立業務聯系,根據客戶的產品規格要求組織生產、發貨、結算、回款,并提供必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經銷模式一般為買斷式銷售,切削刀具企業與經銷商簽訂經銷協議,根據訂單合同約定將產品交付經銷商,經銷商確認收貨后由其管理產品,并自主銷售給下游客戶。
3、切削刀具行業進入壁壘
(1)技術壁壘
切削刀具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切削刀具的研發生產過程需要綜合掌握原材料制配工藝、數字化刀具設計技術以及新材料切削機理研究等多領域技術工藝,并加以整合集成。因此,行業新進入者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有效的技術儲備與研發經驗積累與現有企業展開市場競爭。
(2)人才壁壘
切削刀具行業下游客戶遍及汽車制造、航空制造、通用機械、模具制造以及其他精密機械等先進制造領域,不同客戶對所需刀具綜合性能要求不同,這就要求切削刀具設計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設計能力和長期的經驗積累,并且能夠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技術人員隊伍的穩定對企業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切削刀具制造企業需具備大量的人才資源儲備。因此,行業新進入者難以在較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人才資源去開闊不同市場領域的客戶與現有企業展開市場競爭。
(3)質量控制壁壘
一般情況下,在切削加工過程中,刀具與工件接觸部分的溫度將達到400~800℃,并且刀具將頻繁經歷高溫與大氣室溫之間的劇烈冷熱交替過程。在上述切削環境中,刀具表面易引發源于熱振沖擊的熱疲勞裂紋等質量問題。因此,在硬質合金切削刀具生產過程當中,產品壽命、加工精度等性能指標要求較高,企業需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精細的現場管理能力以及長期的技術經驗沉積,才能確保產品質量可靠性的基本保障。行業新進入者由于缺乏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較難達到相關質量控制要求。
4、切削刀具行業產業鏈分析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切削刀具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工具鋼(高速鋼、合金工具鋼、碳素工具鋼等)、硬質合金、陶瓷、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金剛石)等原材料供應。碳素工具鋼和合金工具鋼由于耐熱性較差,僅用于手工工具;而立方氮化硼、金剛石和陶瓷則因為價格昂貴、工藝性差、性質脆等原因,使用范圍較小;目前,硬質合金和高速鋼是應用最多的切削刀具原材料。切削刀具被廣泛應用于我國通用機械、航空制造、汽車制造、模具制造等領域。近年來,消費電子市場異軍突起,也逐漸開始應用各類合金刀具。隨著國內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下游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持續增長,勢必向供應鏈上下端傳導,為切削刀具行業帶來較大的市場需求。
切削刀具行業產業鏈結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硬質合金是指以難熔金屬碳化物(WC、TiC、TaC)為硬質相,鐵族金屬(Fe、Co、Ni 等)為粘結金屬,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經過粉末制備、壓制成型和高溫燒結所制造的高硬度、高耐磨性材料。硬質合金工具是指以硬質合金為主要作用材料的各類工具產品,包括牙輪鉆頭、潛孔鉆具和各類硬質合金刀具,廣泛應用于礦山探采、機械加工等領域。硬質合金是一種合金材料,由粘結金屬和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具有很高的強度、硬度、耐腐蝕性和耐磨性,被譽為“工業牙齒”。硬質合金根據成分及結構組分的不同,常用硬質合金可分為鎢鈷類合金、鎢鈦鈷類合金和鎢鈦鉭鈷類合金等;根據應用范圍的不同,常用硬質合金可以分類為切削工具材料、沖擊工具材料、耐磨耐蝕材料和表面強化材料等。
硬質合金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硬質合金工業始于1948年,當時的大華電冶金廠(即后來的大連鋼廠)以手工作坊生產方式制造了30千克鎢鈷硬質合金,開啟了中國硬質合金的歷史。從20世紀50年代起發展至今,我國硬質合金工業發展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建國后到20世紀70年代的起步階段,以首批硬質合金廠的建成為標志,形成了中國硬質合金工業體系基礎;改革開放以來至20世紀末的發展探索階段,我國硬質合金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產品質量和數量都得到全面提升,規模迅速擴大;21世紀以來,我國硬質合金工業重點向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結構、參與國際競爭方向發展,已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硬質合金產銷國,硬質合金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硬質合金產業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我國硬質合金行業已形成了以中鎢高新、廈門鎢業、格林美、章源鎢業、翔鷺鎢業等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其中中鎢高新是硬質合金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硬質合金行業伴隨工業體系建設而逐漸發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至今已形成地域分布廣、產品種類齊全、產能產量巨大、工藝裝備較先進的成熟產業格局。近年來,我國硬質合金生產技術不斷提升,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逐漸縮小,在國際高端硬質合金市場的競爭力逐步體現。但由于硬質合金材料生產和下游工具制造的長期分割,國內至今仍未形成具備全產業鏈能力的硬質合金工模具制造大型企業。未來,同時具備合金材料開發生產和工具研發制造能力的企業競爭優勢將越來越明顯,行業競爭格局也將向具有產業鏈整合能力高技術企業轉變。
2015-2022年我國硬質合金行業銷售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5、切削刀具行業政策環境
(1)監管體制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處行業為“金屬制品業”之“金屬工具制造”之“切削工具制造”。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屬于“制造業(C)”之“金屬制品業”(C33)之“切削工具制造”(C3321)。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公司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新材料產業”之“先進有色金屬材料”之“硬
質合金及制品制造(3.2.8)”。
切削工具屬于金屬工具制造業的子行業,金屬工具制造業為裝備制造行業的子行業之一。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主管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等。行業自律組織有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和中國鎢業協會硬質合金分會等。協會主要負責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行業發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參與相關法律法規、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規劃、行業準入條件的研究制定和貫徹實施;開展行業自律,制訂并組織實施自律性管理制度和職業道德準則,推動責任關懷和企業信用評價工作,促進行業誠信建設和社會責任建設,規范會員行為,協調會員關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切削刀具行業相關政策
作為國民經濟各工業部門的基礎配套產業,切削刀具對提高制造業效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支持現代工具產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產業促進政策,為金屬新材料、切削刀具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如《機械工業“十四五”發展綱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國機械工業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35年進入全球機械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在刀具制造領域提出將加工涉及的高性能、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切削刀具和磨料磨具等納入機械工業補短板重點方向之一。《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提升電子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加快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整機、系統集成方案升級和推廣應用。
切削刀具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各省市也因地制宜發布了相關政策,促進了切削刀具制造業的發展,如《福建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指出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及福建省產業提升需要,重點發展一批關鍵戰略材料,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穩定性,完善原輔料配套體系,實現產業化和規模應用,重點發展整體刀具、硬質合金工具、數控刀片、刀具等高端產品。
部分省市切削刀具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本文摘自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切削刀具制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二、切削刀具行業現狀
我國切削刀具品類較多,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隨著各領域需求的增長,以及各種產品結構技術的改善,切削刀具產品更能切合市場的需求度,因而近年來我國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呈現波動增長的趨勢,具體的規模會受到切削刀具行業技術水平和產銷情況的影響。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切削刀具市場規模約為511.8億元,同比增長7.3%。
2014-2022年國內切削刀具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幾年我國切削刀具的結構發生著持續的變化,隨著我國制造業持續升級,綜合性能更優越的硬質合金刀具占主導地位,2022年我國硬質合金刀具規模占比約52.63%;高速鋼類刀具份額下滑明顯,2022年規模占比降為20.05%。
2017-2022年我國切削刀具細分產品結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切削刀具制造行業下游主要以制造業行業為主,其中汽車制造、通用機械等行業占據了切削刀具行業主要需求領域。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通用機械領域切削刀具需求規模約為116.49億元,汽車制造領域需求規模約180.77億元。
2014-2022年我國切削刀具下游需求規模統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切削刀具行業機遇與挑戰
1、面臨的機遇
(1)產業政策鼓勵
切削刀具行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基礎性產業之一,受到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屬于國家鼓勵發展行業。近年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如《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2022—2025年)》、《機械工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國制造2025》等,為切削刀具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產業升級機遇
目前我國正經歷著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裝備制造業是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是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升級的先導產業,切削刀具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配套。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將是先進制造業替代傳統制造業,在調整升級過程中,切削刀具市場也迎來了轉型發展機遇,先進制造業對加工零件的效率、精度、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現代高效切削工具的需求將不斷增加,以往的低端切削工具正逐步被代替。
(3)進口替代趨勢
國內切削刀具曾經由于技術能力的限制,產品主要以低端為主,隨著刀具制造企業技術實力的不斷積累、發展與提高,已經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產品結構不斷向中高端邁進,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國產刀具,為國內具有較強實力的刀具企業創造了很大的商機。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以及國內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國內刀具企業在生產設備、原材料供應等方面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技術支持,使國內刀具企業在制造手段、工藝技術、產品質量、產品種類等方面得到了相應的提升,進一步縮小了與進口產品品質上的差距。隨著國產刀具性能的進一步提升,國產刀具將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2、面臨的挑戰
(1)高端市場受制于人
跨國企業刀具業務起步較早,借助其技術、資本優勢,目前在高端硬質合金刀具市場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同時,以山特維克集團、肯納金屬集團為代表的跨國企業產品鏈較長,可以提供覆蓋刀具上下游行業的全產業鏈服務,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盡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國內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但是整體研發、制造、銷售實力與國際廠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低端市場無序競爭
由于低端切削刀具生產技術含量較低,一些企業為追求利潤,簡化工藝、拼湊組裝,無標、無序生產現象較為嚴重,致使市場上的切削刀具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此外,由于產品同質化的原因,導致生產低端切削刀具的企業利潤率明顯偏低。
四、切削刀具市場競爭格局
按照發展階段、技術水平、市場策略等差異,可以將切削刀具企業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以山特維克為代表的歐美刀具企業,歐美刀具企業定位于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刀具解決方案,通過強大的質量管理體系、人才培養和研發投入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在技術上處于領先水平,在全球高端定制化刀具市場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市場呈現寡頭競爭;第二梯隊是以三菱綜合材料為代表的日韓刀具企業,日韓刀具企業定位于為客戶提供穩定性好、通用性高以及極具性價比的產品,在高端制造業的非定制化刀具領域贏得了很多企業的青睞;第三梯隊是以株洲鉆石、廈門金鷺、恒鋒工具、株洲華銳、歐科億、沃爾德、邦普刀具等為代表的國內刀具企業,數量較多,企業間實力相差較大,主要通過差異化的產品策略和價格優勢,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了較高的份額。
切削刀具市場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2年我國切削工具部分企業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五、切削工具行業發展趨勢
1、結構調整加速,數控刀具需求增長
我國是世界上鎢礦資源儲備最豐富的國家,但鎢資源利用水平不高。全國范圍內從事硬質合金制品及刀具制造相關的企業較多,但是大多數規模較小,以面向低端市場為主。隨著我國產業政策推進硬質合金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硬質合金制品及刀具結構正得到進一步優化,以數控刀片為代表的深加工產品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2、高端自給能力增強,進口替代加快
我國提出“中國制造 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我國制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提升數字化制造水平。數控刀具是數字化制造的組成要素,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質量的關鍵手段,在節約制造成本方面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高端數控刀具依賴進口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是制約我國成為制造強國的障礙。近幾年來,我國數控刀具企業的自給能力在逐步增強,進口依賴度在逐年降低。未來,進口替代仍然是我國刀具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3、刀具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將逐步提升
在發達國家,刀具隨著數字化制造一起成長。隨著制造業對刀具的認識、使用和要求提高,刀具材料經歷了從碳素工具鋼、高速鋼向硬質合金和超硬材料的升級,刀具技術、研發、營銷、服務體系比之前更為復雜,刀具的模仿越來越難,自主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型刀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越來越小。未來,隨著刀具技術的演進,小企業沒有能力在刀具材料、涂層等領域持續研發投入,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必然被行業頭部企業所淘汰;具有品牌、資本、技術優勢的企業在高端應用領域更具競爭優勢,擁有較大發展空間,將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使整個刀具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提高。
4、國內刀具企業綜合服務能力將持續提升
目前,國際領先的刀具生產企業憑借其豐富的產品種類、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較高的研發實力為用戶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切削加工整體解決方案。未來,我國刀具制造商的角色將發生轉變,從單純的刀具生產、供應擴大至新切削工藝及相應配套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從單純刀具供應商的地位上升至為用戶企業解決加工問題的重要合作伙伴。
我國切削刀具行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切削刀具制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切削刀具制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切削刀具制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九章,包含切削刀具制造行業重點區域分析,切削刀具制造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切削刀具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