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貴金屬回收簡介
貴金屬回收指的是貴金屬二次資源綜合利用。我國在鉑族金屬資源上屬于極度匱乏的國家,我國在鉑族金屬資源上屬于極度匱乏的國家,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貴金屬回收產業發展起步較晚,技術起點低。近年來,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行業發展的政策,隨著行業的發展,從事貴金屬回收的企業逐漸增多,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部分企業已建立起相對成熟的貴金屬回收體系,我國貴金屬回收產業已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全球高端制造業向我國轉移的布局已經逐漸成熟,未來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貴金屬催化劑在下游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將更進一步凸顯,貴金屬回收的市場前景將不容小覷。
貴金屬回收行業的上游為石化、精細化工、汽車工業等產生含貴金屬二次資源的行業。上述行業因需要使用貴金屬生產催化劑,也是本行業的主要下游行業。
貴金屬回收產業鏈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政策環境分析(P)
我國是貴金屬消費大國,但國內貴金屬資源匱乏,因此貴金屬回收需求迫切,為支持貴金屬回收行業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如《循環發展引領行動》、《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在政策引導下,我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將不斷向規模化、產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以及《循環發展引領行動》(2017年)等法律法規及政策明確提出鼓勵、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建設再生貴金屬噸級以上資源化示范企業,創造了利于公司發展的良好外部機遇;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關于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的指導意見》(2019年)等法律法規及政策加大了環保監管的力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有助于淘汰行業中部分不合格的中小企業,為公司提供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發展環境。
貴金屬回收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貴金屬回收行業主要政策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經濟環境分析(E)
中國為眾多貴金屬最大的消費國,金屬實際回收市場具較大擴容潛力。2021年,全球對鉑、鈀、銠的需求量分別為210.0噸、314.1噸、32.1噸。其中,中國為最大鉑族金屬消費國,2021年中國鉑、鈀需求量分別為74、84噸,世界占比分別為35%、27%。
2021年全球貴金屬消費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7-2020年期間,全球貴金屬市場規模以及中國貴金屬市場規模均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2020年,全球貴金屬市場規模達到2034.4億美元;2020年中國貴金屬市場規模為644.1億美元,其中,工業、飾品、投資市場規模分別為208.9億美元、291.9億美元、143.3億美元,工業和飾品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9.5%和38.7%,投資市場規模同比減少7.8%。2020年中國貴金屬市場規模占全球貴金屬市場規模的31.7%。
2017-2020年貴金屬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社會環境分析(S)
我國在鉑族金屬資源上屬于極度匱乏的國家,據賀利氏統計,2018年我國鉑供應量占全球1%、需求量占全球26%,鈀供應量占全球3%、需求量占24%,銠供應量占全球1%、需求量占20%,鉑族金屬主要依賴進口。但我國作為一個貴金屬消費大國,每年產生大量的貴金屬二次資源,貴金屬回收是對貴金屬資源稀缺的重要補充,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
2018年中國部分貴金屬供需占全球比例情況
數據來源:賀利氏、智研咨詢整理
五、技術專利分析(T)
一方面,我國的貴金屬稀缺的現狀和相關政策的支持促使貴金屬回收企業通過技術革新來提升回收能力及效率,另一方面,環保監管的不斷趨嚴要求業內企業在快速發展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并盡量節能減排。因此各大企業需圍繞提升回收能力及效率、規范環保、節能減排等核心訴求,堅持自主創新,不斷致力于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2013年以來,我國貴金屬回收專利申請量整體呈不斷上漲的趨勢。2021年,中國貴金屬回收專利申請量為80項,增速達到了-2.44%。截止到目前,2022年中國貴金屬回收申請量為68項。
2013-2022年中國光伏專利申請量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貴金屬回收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發展前景預測,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競爭格局分析,2025-2031年中國貴金屬的回收及加工行業投資風險預警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