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從 20 世紀 80 年代初開始,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制造國家。但由于內外部環境的影響,核心技術、品牌運作能力以及銷售渠道的缺失,大部分國內健身器材廠家目前主要仍以貼牌代加工方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占據產業價值鏈的生產環節,附加值較低。近年來,在逐步完成對生產體系、產品系列以及品牌運作經驗的積累后,國內領先的健身器材廠商,已經成功打入部分國家或地區市場,實現國際銷售。行業重點企業有舒華體育和英派斯。
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經營情況
從近年來兩家企業的營業收入來看,舒華體育的營業收入規模大于英派斯,且舒華體育的營業收入近年來呈現增長的態勢,從2017年的11.32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15.62億元;而英派斯的營業收入近年基本維持穩定,從2017年的8.57億元小幅增長到2021年8.64億元。截至2022年Q3季度,舒華體育和英派斯的營業收入為9.3億元和5.67億元。
2017-2022年舒華體育與英派斯營業收入(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近年來兩家企業的凈利潤來看,舒華體育的凈利潤基本維持穩定,從2017年的1.27億略微下降到2021年的1.16億元;而英派斯的凈利潤逐年下滑,從2017年的0.83億元下降到2021年的0.17億元,公司盈利能力出現較大問題。截至2022年1-9月,舒華體育和英派斯凈利潤為0.63億和0.3億元。
2017-2022年舒華體育與英派斯凈利潤(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兩家公司的凈利率在近年來都出現下滑,但是總體而言舒華體育凈利率水平高于英派斯。舒華體育和英派斯凈利率從2017年的11.24%和9.7%下降到2021年的7.41%和20.2%。截至2022年Q3季度,舒華體育和英派斯凈利率為6.83%和5.22%。
2017-2022年舒華體育與英派斯凈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三、業務布局
健身器材為兩家企業的主營業務,近年來舒華體育的健身器材業績呈現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8億上升至2021年的12.13億元;而英派斯的健身器材業務業績基本維持穩定,截至2021年為8.62億元。
2017-2021年兩家公司健身器材業務業績(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相比于舒華體育,英派斯的健身器材營收占比較高,近年來都維持在100%左右。而舒華體育的健身器材營收占比維持在60-85%之間, 2017年為70.73%,2021年為77.65%。
2017-2021年兩家公司健身器材業務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競爭戰略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舒華體育的健身器材業務在2017-2019年毛利率較高,而2020年和2021年舒華體育和英派斯毛利率相差不大,截至2021年舒華體育和英派斯健身器材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87%和25.62%。
2017-2021年兩家公司健身器材業務毛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從兩家企業近年來的健身器材產量來看,舒華體育的產量增長較大,尤其是2019年后公司的健身器材產量從21.3萬臺上升至2020年的42.3萬臺;而英派斯的健身器材產量基本維持穩定。截至2021年舒華體育和英派斯的健身器材產量為34.5萬臺和18.2萬臺。
2017-2021年兩家公司健身器材產量(萬臺)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兩家企業的業務格局有較大差別,舒華體育專注國內市場,境內收入占比為82.68%,而英派斯專注國外市場,國外市場,占比超過60%,為65.51%。
2021年兩家企業業務格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四、科研情況
英派斯相比于舒華體育,對科研方面的投入更大,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為11.43%高于舒華體育的6.76%;研發投入占比也為5.39%,超過舒華體育的2.22%。
科研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五、結論
通過主要指標對比,英派斯的營收情況和盈利能力略低于舒華體育,但是公司重視科技研發,對產品的研發投入更大,且積極開發海外市場。
主要指標對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競爭戰略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競爭戰略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競爭戰略分析及市場需求預測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4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中國健身器材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