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綜合管廊概況
地下管廊(日本稱“共同溝”、中國臺灣稱“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在綜合管廊實現應用之前,國內傳統的地下管網主要為從“線”成“網”形式,給排水/供電/燃氣/通訊等市政部門各自為政,通過傳統直埋式敷設方式對管線進行施工,導致市政公共管線規劃布置混亂、管線密集交叉,維護檢修困難等問題,造成城市道路“拉鏈式”施工,資源浪費,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
地下綜合管廊與地下管網對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城市發展壯大,各類供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管網日益密布,這些蜘蛛網般的城市“血管”隱身在市民視線之外,如果發生險情就如同城市發生“血栓”,路面開挖就不可避免,這會給城市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從社會效益來看,相較于傳統直埋,建設綜合不僅能有效保障市政管道的運行安全,減少城市道路因管道維護產生的翻修,避免大規模交通擁堵,還可將架空電力電纜和高壓電纜入廊,充分利用國土資源,積極釋放土地資源以建設更多公共設施,從而促進土地價值上升。從經濟效益來看,雖然綜合管廊的總建設相比直埋管線要高,然而綜合管廊建設后使用周期較長,且對入廊管線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而直埋管線在則有較高的運維和漏損成本,綜合管廊總體建設和維護成本較直埋管線可降低 2%。
直埋管線與綜合管廊對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情況
綜合管廊投資屬于市政公用設施行業,近幾年,中國地下綜合管廊投資完成額逐年下降,其中2020年中國地下綜合管廊投資金額為453.57億元,同比下降18.73%。
2016-2020年中國地下綜合管廊投資完成額及增速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城市地下管廊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
在 2022 年國內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的下行壓力下,綜合管廊建設被重新提及,作為投資規模較大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屬性凸顯,有望肩負經濟拉動任務。目前已有多個省市陸續公布綜合管廊“十四五”期間建設規劃,從規劃來看,各省量體裁衣,堅持立足于城市發展定位與建設發展需求,因地制宜地推進城市綜合管廊建設。
部分省市 “ 十四五 ” 期間綜合管廊規劃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0 年中國地下綜合管廊長度已達 7191.81 公里,復合增速達到91.19%,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長度為 6150 公里。從整體來看,2016 年至 2020 年國內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推進工作成效顯著,有效建成長度明顯增長,然而離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十三五”規劃》中設立的到 2020 年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工程中,建設干線、支線地下綜合管廊 8000 公里以上的目標仍有差距。
2017-2020年中國地下綜合管廊長度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地區劃分來看,華東地區和西南地區為國內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主力軍,2020 年華東地區和西南地區地下綜合管廊建成長度為 2125 公里和 1813.8 公里,分別占 2020 年全國綜合管廊總長度的 29.55%和 25.22%,地區內各省自治區平均綜合管廊建成長度為 303.6 公里和362.8 公里,位居全國各地區前列,為國內地下綜合管廊建筑主要發力地區。
2020年中國各地區綜合管廊長度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25個試點城市提出“十四五”規劃,大部分要求積極擴大對綜合管廊的投資和建設。其中2020年中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長度為6151公里;新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長度2691公里。
2017-2020年中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長度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城市地下管廊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2-2028年中國城市地下管廊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
《2022-2028年中國城市地下管廊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共六章,包含中國城市地下管廊建設主要試點城市分析,中國城市地下管廊建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2022-2028年中國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