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基礎設施
2021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復,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持續加速,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2021年中國已建成142.5萬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實現覆蓋我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5G用戶數達到3.55億戶。
2018-2021年中國5G基站數及增速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在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取得顯著進展, 2021年中國IPv6申請地址數量為63052塊(/32),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躍用戶數達6.08億。
2017-2021年中國IPv6地址數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二、數據資源
我國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其中2021年中國數據產量6.6ZB,全球占比9.9%,位居世界第二。
2017-2021年中國數據產量及占全國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研咨詢整理
數據中心與數據開放平臺加快建設,2021年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20萬架(按標準機架2.5kW計)。其中,大型以上數據中心機架規模為420萬架,占比達到總量的80%。
2017-2021年中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三、數字技術
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中國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總量69540件,連續三年位列全球第一。
2017-2021年中國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總量及占全球比重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中國信息領域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超過3萬件,比2017年提升60%,占全球的37.8%;全球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2017-2021年中國信息領域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及占全球比重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智研咨詢整理
四、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總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45.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6%,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2.9%提升至39.8%,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2017-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及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研咨詢整理
數字產業規模快速壯大,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營收由10.6萬億增長至14.1萬億元;規模以上軟件業營收由5.5萬億增長至9.5萬億元;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收由7101億增長至15500億元。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水平快速提升,精準作業、數字化管理等推廣普及。
2017-2021年中國各類數字產業營業收入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五、數字政務
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名用戶已超過10億人,匯聚1萬多項高頻應用標準化服務,各地的省級平臺均設置了“跨省通辦”專區。數字政府建設驅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其中2021年中國地級及以上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數量193個,同比增長35.9%。
2017-2021年中國地級及以上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數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智研咨詢整理
數字政府建設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推進。中國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全球排名提升至第9位,“掌上辦”“指尖辦”已成為各地政務服務標配,“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取得積極成效。2021年在省級行政許可事項中,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超過50%,網上審批和“零跑動”比例達56.36%,90.5%的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
2019-2021年中國省級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比例
資料來源:中央黨校電子政務研究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六、數字社會服務
2021年中國網民規模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73%,特別是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提升到57.6%,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縮小11.9個百分點。
2017-2021年中國網民規模及普及率
資料來源:CNNIC、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2-2028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2-2028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十三章,包含數字經濟典型企業分析,數字經濟投融資狀況分析,2022-2028年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