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牦牛行業發展歷程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地區的一種獨特的牛種,牦牛生活的地區具有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牧草生長期短、輻射很強、氧分壓低的特點,植被以高山及亞高山草場為主。我國牦牛行業養殖行業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初級階段、快速發展階段、穩定增長階段。
牦牛行業養殖行業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牦牛全產業鏈包含養殖、加工、銷售。牦牛產業鏈上游是飼料、疫苗獸藥等企業,飼料企業從油廠或經銷商購買豆粕、玉米等攪拌成飼料,為養殖提供必要的食物原料。牦牛養殖相關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中游,具體包括育種企業和養殖企業。下游加工流通環節,具體細分為牦牛肉、奶、皮毛等的初級加工和精深加工產品,并流入超市、菜市場、餐飲行業等分銷場所,最終到達消費者終端。
牦牛行業產業鏈模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牦牛存欄量
近年來,我國牦牛存欄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 ,從2013年的1200.39萬頭增長到了2020年的1557.23萬頭,2021年約1635.95萬頭主要分布在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區。如下圖所示:
2013-2021年牦牛存欄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 智研咨詢整理
2013-2021年中國牦牛養殖分布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 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2021年牧區牦牛養殖存欄量1226.62萬頭,半牧區牦牛養殖存欄量409.33萬頭。
2021年牦牛養殖牧區存欄量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 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牦牛養殖半牧區存欄量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 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牦牛養殖行業主要集中于青海、四川、西藏、甘肅四省,其中青海地區2021年牦牛存欄量為614.58萬頭,全國占比37.57%。
2021年中國牦牛養殖行業區域集中度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牦牛出欄量
2013年我國牦牛行業出欄量243萬頭,到2021年出欄量增長至378萬頭。近幾年我國牦牛行業出欄量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3-2021年牦牛出欄量
資料來源: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 智研咨詢整理
本文內容摘自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牦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2021年屠宰牦牛約378萬頭,胴體重平均約128kg/頭。胴體產量約為48.4萬噸,牦牛肉總產值約為445億元。
2016-2021年中國牦牛行業市場運行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
標準化生產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牦牛產業標準化建設是實現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內容。牦牛標準化健康養殖、加工等已率先成為牦牛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尤其在 2020 年發布的牦牛屠宰、分級、分割、副產物整理等 5 項加工相關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牦牛屠宰、分割、分級、副產物整理的標準空缺。青海是全國重要的牦牛產品輸出地,牦牛養殖規模大, 但牦牛產業標準化發展水平不高,影響了牦牛產業的發展。目前, 我國各類現行有效的標準多集中于牦牛的育種繁殖和飼養管理方面,疾病保健、產品加工標準覆蓋不全, 基礎設施、基地建設標準極少, 產地環境質量評價、營養需要、信息管理、技術服務、培訓推廣等領域標準缺失, 通過構建牦牛標準體系框架, 對牦牛產業相關標準進行系統梳理, 開展標準化頂層設計, 是清順當期標準和謀劃標準未來的發展需要。能夠為組織的經營、管理等活動提供全面、系統的規范化管理方法, 促進產業技術進步, 提高產品質量、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為產業提供一個支撐各環節的優秀平臺。研究編制牦牛標準體系是牦牛產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它為牦牛產業標準化發展提供了目標。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牦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牦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牦牛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共十一章,包含國內牦牛主要企業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牦牛行業投資前景分析,牦牛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