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細胞療法就是由免疫細胞和相關的細胞產生調節細胞功能的細胞因子,通過細胞因子直接或間接殺傷癌細胞從而導致腫瘤消退,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目前,全球很多發達國家均將細胞療法作為醫藥領域重點支持和發展的方向,同時,我國及相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為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全球部分國家細胞療法行業相關政策和方針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全球細胞療法融資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截止2021年11月24日,全球細胞療法融資事件127起,融資金額為45億美元,細胞療法融資事件及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2016-2021年全球細胞療法融資事件及金額
(注:2021年數據截止2021年11月24日)
資料來源:CBInsights、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全球細胞療法融資TOP10企業分別為基因療法初創公司(ElevateBio)、細胞療法新銳(AllogeneTherapeutics)、專注于開發自身免疫和退行性疾病調節性T細胞(Treg)療法(SonomaBiotherapeutics公司)、一家致力于免疫腫瘤學的服務商(PACTPharma)、ViaCyte(美國再生醫學公司)、OrchardTherapeutics、NGMBiopharmaceuticals、
eGenesis公司、上海細胞治療集團(hanghaiCellTherapyGroup)、GyroscopeTherapeutics控股公司,細胞療法募集金額分別為8.45億美元、4.2億美元、3.35億美元、3.2億美元、3.115億美元、2.91億美元、2.9億美元、2.65億美元、2.602億美元、2.486億美元。可以看出,全球細胞療法融資企業TOP10除上海細胞治療集團(hanghaiCellTherapyGroup)外,其它企業均來自美國。
2021年全球細胞療法融資金額TOP10企業
(注:2021年數據截止2021年11月24日)
資料來源:CBInsights、智研咨詢整理
截至2021年11月,全球細胞療法領域投資機構TOP10依次為ARCHVenturePartners、AlexandriaVenturelnvestments、MPMCapital、RACapitalManagement、DomainAssociates、NewEnterpriseAssociates、MorgenthalerVentures、ThecolumnGroup、JLabs、casdinCapital,全部來自美國,可以看出美國企業對細胞療法的重視。
2021年全球細胞療法領域投資機構TOP10
(注:2021年數據截止2021年11月24日)
資料來源:CBInsights、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國家及相關部門為了規范和促進細胞治療產品在我國的發展,相繼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法規,為該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我國細胞治療領域相關監管政策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截至目前,我國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累計有36項臨床試驗取得登記備案(按登記號計)。其中:處于臨床I期的有23個,占64%;II期的有7個,占19%;III期的有1個,占3%;I期/II期的有5個,占14%。
截止目前,國內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分期情況
資料來源:火石創造、智研咨詢整理
從細胞分類來看,在國內免疫細胞治療產品中CAR-T占89%;RAJ細胞占2%;多抗原自體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樹突細胞 各占3%。
國內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細胞分類情況
資料來源:火石創造、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已有多項臨床試驗在進行,作為治療難治癌癥的藥物輸送工具。2021年中國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登記數量有8款,較2020年增加3款,創2014年以來年最高歷史新錄。
2014-2021年中國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登記數量
資料來源:火石創造、智研咨詢整理
截至2021年12月,我國復星凱特阿基侖賽注射液(奕凱達)和藥明巨諾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倍諾達))成功獲得NMPA上市批準,并正式作為藥品在臨床應用,2021年也被認為是開啟了國內細胞療法的元年。但是與全球獲批的32款細胞療法產品相比,國內的細胞療法依然有非常大的空間。
由于細胞治療市場潛力大,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該領域,2018-2021年中國細胞療法藥物市場投融資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中國細胞療法藥物市場投融資數量111起,約為2020年的2倍;融資金額211.6億元,較2020年增加76.30億元。
2018-2021年中國細胞療法藥物市場投融資數量及融資金額
資料來源:醫藥魔方、易凱資本、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中國星奕昂、阿思科力、恒潤達生、景達生物、卡替醫療、博生吉、英百瑞、再凌生物獲得金額不等的融資,其中:星奕昂、再凌生物分別獲得4000萬美元、4500萬美元的融資。
2021年國內CAR-NK領域出現多起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醫藥魔方、易凱資本、智研咨詢整理
從iPSC領域國內融資事件來看,艾爾普再生醫學、霍德生物、士澤生物、血霽生物、賽元生物、星奕昂、躍賽生物,均獲得近億元及數億元不等的融資,可以看出iPSC為核心的再生醫學也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和發展潛力。
iPSC領域國內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醫藥魔方、易凱資本、智研咨詢整理
通用型免疫細胞療法,是指從健康捐贈者體內提取或利用外周血、臍帶血、多能干細胞等途徑獲取免疫細胞,經過工程改造和擴增最后輸入患者體內的療法,也被稱為同種異體(Allogeneic)或現貨型(“off-the-shelf”)免疫細胞療法。
2022年,賽元生物獲得戰略投資融資近億元;瀕湖生物獲得A輪融資近2億元;優賽諾生物獲得A輪融資1.6億元;羿尊生物獲得A輪融資數億元;克睿基因獲得B輪融資6000萬美元。
通用細胞療法領域國內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醫藥魔方、易凱資本、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細胞療法藥物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產業鏈結構及全產業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重點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市場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