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鏈概述
微控制單元(MCU) ,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或者單片機,是把中央處理器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各類部件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MCU一般分為8位、16位和32位的處理器,廣泛運用在工業控制,醫療設備,遠程控制,辦公設備和家用電器,玩具和嵌入式系統中。MCU產業的上游為各類原料、制造設備、相關專利等;中游是MCU的制造,下游主要是MCU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
MCU產業鏈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上游產業
MCU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為各類原料,包括硅片、掩膜版等;制造設備,如光刻機等;同時還包括ARM相關的專利授權。硅片作為制造MCU芯片最重要的原料,自2016年以來,其年復合增長率在5%左右。即便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半導體硅片市場規模仍然穩定維持在112億美元,且預計未來全球半導體硅片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半導體硅片市場的穩步增長保證了MCU芯片行業原料供應的穩定。
2012-2020年全球半導體硅片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光刻機作為生產MCU芯片所需的重要設備,2020年全球光刻機銷量約為413臺,預計未來銷售量將進一步增加。但先進制程的光刻機多為ASML、尼康、佳能等國外企業所壟斷。好在目前MCU芯片主要集中于40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對光刻機的要求要低很多,技術受限相對較小。且預計在未來隨著國產光刻機的進一步落地,MCU生產設備將不再受限。
2017-2025年全球光刻機年度銷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中游產業
MCU芯片的中游產業為MCU芯片的制造,據IHS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MCU芯片市場規模增速較快,市場規模連年上升,2020年已經達到了269億元。預計2025年時中國MCU芯片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83億元。
2015-2025年中國MCU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IHS、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中國MCU大部分市場仍被國外廠商所占據,前五家MCU企業均為國外企業,其市場占比之和超過了55%,且高端MCU芯片市場多為國外企業所把控,國內MCU企業目前只能聚焦于中低端MCU市場。不過相信未來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之下,我國MCU企業將會迎來發展的良機。
2020年世界主要MCU廠商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MCU行業運營現狀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
四、下游產業
MCU 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汽車電子中,在汽車電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汽車的控制、娛樂及通信等多個系統都需要MCU的參與。2020年我國車規MCU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2.7億美元,且預計未來隨著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穩步推進,車規MCU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2025年時有望達到32.9億美元。
2018-2025年中國車規MCU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MCU具低功耗、低成本與可運算的特性,能為智能終端提供基礎的功能控制。因此在物聯網(IOT)中的應用非常廣泛。2020年全球MCU應用于IOT的市場規模為39.3億美元。未來隨著物聯設備數量的增加以及物聯網設備的升級,MCU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2015-2025年全球MCU應用于IOT的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MCU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MCU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MCU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MCU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中國MCU行業標桿企業經營分析,中國MCU行業投資特性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