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港股經歷震蕩調整,其投資價值是否仍被看好?大批新經濟公司登陸港股,港股的投資邏輯是否已發生改變?去年推出的恒生科技指數,對投資者把握科技大趨勢有何幫助?
魏威表示,港股是當前投資吸引力非常高的一個市場,資金也在不斷地凈流入,隨著新經濟公司占比提高,其核心的邏輯正在從一個低估值驅動的核心邏輯轉向科技驅動。而去年推出的恒生科技指數,其前十大成分股更是覆蓋了包括互聯網平臺,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等公認有發展前景的一些科技板塊的細分龍頭,可以說非常聚焦于港股科技板塊核心資產的一個指數。
對于指數基金投資,魏威認為,跟股票相比,指數基金是一個更加省心的投資方式。相對于個股來說分散了投資風險。投資個股會面臨的是,在整個科技升級的過程當中很多個股會被淘汰,或者說會出現科技方向發展錯誤,或者說創新當中落后這樣一個問題。
以下為采訪實錄:
1、華夏基金魏威:新經濟推升港股吸引力
主持人:您是否繼續看好港股的投資價值?港股的價值邏輯又是什么?
魏威:港股是我們當前認為投資吸引力非常高的一個市場,我們也是非常看好的。如果大家還停留在港股只有低估值的優勢,那么就一定會錯過當前港股高成長新經濟的一個新時代。
我們簡單地回顧一下2020年在賺錢效應的驅動之下,其實已經有很多的投資者開始注意到了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尤其是到今年以來又進一步發酵,包括1月份南下資金凈流入超過了去年全年的一半,反映大家對于港股投資熱情是非常高的。
今年2月下旬至今,其實港股和A股都幾乎同步的進入了一個調整周期當中,但是從整體的波動率或者說回撤幅度來看,港股它的波動率其實明顯要低于A股。所以說我們看到港股吸引力在逐漸地增強,資金也在不斷地凈流入當中,核心的邏輯是港股正在從一個低估值驅動的核心邏輯轉向科技驅動。
有一些數據分享給大家,港股市場科技行業的市值占比從18年年末的14%左右, 到去年底一下就翻了一倍還多,提升到了34%的科技占比。去年港股的IPO募集資金有將近4千億的港元,相較于2019年提升了將近30%,這主要受益于中概股回歸和新經濟赴港上市。
我們也知道現在大國博弈還是比較的劇烈,我們看到很多優質的股票,很多新經濟的公司都傾向于從海外市場回到國內市場開啟一個更安全的融資渠道,所以說回歸港股成為了現在比較重要的一個選擇。在這些融資超過百億港元的這些公司當中,包括阿里巴巴、快手、美團在內的六家科技公司,其實就占比超過50%,所以說科技是這一輪港股新經濟回歸的一個主力。進入2021年我們看到3月又相繼出現了百度、B站之類的,可以說市場比較知名的公司二次在香港上市。
整體而言,香港市場的投資價值其實是在不斷地增強,高成長的新經濟才是當前港股吸引力增強的核心的原因,而這一點目前可能還沒有被大多數投資人意識到,還是被低估的。
2、華夏基金魏威:恒生科技指數覆蓋最優秀科技企業
主持人:確實今年以來港股的結構變化很明顯,從低估值的金融地產轉向擁抱高成長的新經濟,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也注意到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已經獲批,其定位特點和投資價值如何?
魏威:我們觀測到,港股正在發生重要質變,這可以給一些看好港股投資機會,尤其是看好港股高成長科技板塊的投資人提供一個聚焦港股科技的一個基金產品。這只基金其實非常的簡單,它將以90%以上的倉位投資于恒生科技指數,這個指數又是由30家最大的并且于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組成。
首先本身近幾年來港股擁抱新經濟的這樣一個狀態之下,很多科技公司在赴港上市,而恒生指數與恒生國企指數,這些相對比較老牌的指數都是以金融地產這些傳統經濟成分股為主,而科技行業的占比是非常低的,很多投資人希望買科技,但是卻發現這些傳統的旗艦指數并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恒生科技指數是在去年7月份正式的跟大家見面,它就是滿足了希望滿足大家對于港股科技主題的投資機會的一個需求。恒生科技指數它可以說是順應了當前港股重點變化的一個趨勢,我們認為它是在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之后,港股的新一代的旗艦指數。
恒生科技指數它的前十大成分股覆蓋了包括互聯網平臺,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也包括醫療健康,半導體芯片這些大家公認為非常有發展前景的一些板塊的細分龍頭。恒生科技指數也匯聚了基本上大中華地區最優秀的一批科技企業,并且這些公司的權重占到了恒生科技指數將近50%的比例,可以說非常聚焦于港股科技板塊核心資產的一個指數。
同時恒生科技指數的一大特點就是具備非常強的進攻性或者說是收益彈性,尤其是在市場行情具備機會的時候,能獲得相對非常不錯的超額收益。我們看到在2020年科技板塊可以說是整個A股和港股表現較好的板塊之一,那么2020年恒生科技板塊在港股各個行業指數當中表現是第一的,從去年初到現在恒生科技指數的漲幅超過了70%,大幅的跑贏了恒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是70多個點和40多個點,指數至今的累計回報也超過了70%,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7.2%,所以整體來看無論是它的成分股構成,它的收益彈性都是大家尤其是關注港股科技股機會非常值得去重視的一個產品。
3、華夏基金魏威:用指數基金把握整體趨勢
主持人:指數基金跟主動管理的產品直接買股票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能不能給我們投資者簡單介紹一下指數基金有怎樣的優勢?如果選擇指數基金進行投資,我們的投資人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魏威:好的,其實就我個人感覺,對于希望更多地去學習基金知識的這樣的投資人來說,指數基金是比較適合的產品之一。很多投資者可能是交易過股票,或者買過主動管理型基金產品,而對指數基金的了解可能較少。
其實跟股票相比,指數基金是一個更加省心的一種投資方式。因為它相對于個股來說分散了投資風險,尤其是我們投個股,你會面臨的是,在整個科技升級的過程當中很多個股會被淘汰,或者說會出現科技方向發展錯誤,或者說創新當中落后這樣一個問題。
而我們希望追蹤的是整個科技的趨勢,而不是單只個股的表現,那么選擇指數基金更加能夠分散風險,更加省心地去把握。我看好某一個方向,那我就選擇指數基金去布局這個方向,而不用更進一步地去了解個股更多的財務技術面很多的知識。并且相對于交易股票而言,指數基金可以同樣在股票軟件當中購買,并且還省去了印花稅,可以說降低了摩擦成本。
相對于主動管理型的基金產品來說,指數基金它相當于同類指數管理產品的管理費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你希望長期持有一個基金產品,那么指數基金也有更低的費率的優勢,并且它的投資方向更加透明。比如說恒生科技指數它就以90%以上的倉位固定的投資于恒生科技這個指數。所以說無論是跟主動基金相比,還是跟股票相比,它都具備一些省心和費率低,并且跟蹤更加透明的一些優勢,所以大家如果希望對基金產品更多的學習,或者說對市場有更多的了解的話,那么也希望大家更多的去用好指數基金,用好ETF這樣的一個工具。


2024-2030年中國股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股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股票行業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中國股票行業企業發展策略建議,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