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21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的數字化轉型對接交流會上,我省發布11項數字化轉型重大成果,涵蓋產品、平臺、解決方案以及基礎科學研究等。
遼寧擁有明顯的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優勢,成為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建設遼寧工業互聯網的“強磁場”。把脈企業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業界共識。由航天新長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長征云4.0,應用于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機加、裝配、檢測生產線,目前已服務1000多家企業,連接大中型設備超過15萬臺。由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的鞍山菱鎂工業互聯網項目,目前已接入30家菱鎂用戶,監測菱鎂生產線243條,實現遼寧地區規模以上菱鎂企業全覆蓋。
創新突破是這些成果的顯著特征。由沈陽中科博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省級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具備多源異構設備數據接入能力,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大數據分析處理與云計算能力。
在關注個體解決方案的同時,一些企業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的研發成果,也成為遼寧智造的“助推器”。騰訊云(遼寧)工業互聯網基地,立足沈撫示范區,旨在通過搭建遼寧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業互聯網開放生態體系,未來將在遼寧地區投資建設“一平臺、四中心、一生態”。
如何用數字化賦能實體企業,尤其是工藝、制式不同的企業,成為不少研發人員的攻堅方向,一個個具有公共屬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運而生。由聞邦椿院士團隊設計建設的基礎機械關鍵零部件國家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了工業基礎軟件服務平臺的應用普及,可有效解決不少加工企業的痛點。
人機跟隨系統、高精度基帶芯片、油氣長輸管道智能內檢測儀器、硅基MEMS壓力敏感芯片及傳感器……一個個凝聚研發人員智慧和汗水的數字化轉型成果,兼具針對性和獨特性,為我省眾多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5-203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工業互聯網重點企業經營情況及競爭力,關于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趨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