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客改貨”早已不新鮮,而境外公司的客機退租后在國內“客改貨”再租賃,在國內還是頭一樁。日前,這個金融創新指數極高、技術含量滿滿的“全國首單”正式落地東疆保稅港區。天津飛機租賃“金牌榜”因此被再次刷新。這項業務也為后疫情時代我國飛機租賃資產處置開辟了一條新路子。東疆方面的主動擔當、專家+管家式的服務亦在企業中口口相傳,成為我市政府部門“辦實事開新局”的又一案例。
2021年春天,交銀租賃的一架客機租賃合約即將到期,他們計劃將退租的飛機進行“客改貨”改裝,然后再租賃給中國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使用。這本是個一舉多得的商業安排,但操作起來卻難度很大:由于飛機資產的持有方為境外子公司,按照相關規定須退租后離境完成改裝,再以貨機的新身份申報入境執行新合同。受新冠疫情影響,飛機跨境調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新合約很可能無法按期履行。交銀租賃把難題反饋給了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和東疆海關,希望東疆利用綜保區的功能,讓飛機從退租到改裝到再租賃全流程處置都能在境內完成,而過去并無相關的案例發生。
飛機“客改貨”,絕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簡單,涉及工程技術、適航認證等方方面面,這些要素的變化會對飛機申報產生很大影響。可這些難不倒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和東疆海關。他們踐行“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發揮航空金融產業鏈紅網格作用,主動與飛機改裝公司、航空公司溝通,將影響改裝后申報的問題一一攻克。飛機得以在廣州順利改裝。其間,東疆管委會還配合東疆海關積極與改裝公司所在地海關溝通,促成兩地海關搭建了“客改貨”業務的協調配合機制。
前不久,這架飛機終于在境內同步完成了“境外→綜保區”的所有權轉變和“客機→貨機”的性能轉變,涉及的技術工程、適航認證、航權登記、實物監管、海關申報等所有工作均逐一有序完成。尤其可貴的是,飛機改裝環節和租賃環節緊密銜接,飛機改裝出廠后直接飛至航空公司運營地。就這樣,飛機退租—改裝—再租賃的全流程保稅處置路徑,通了!
交銀租賃相關負責人說:“按行業統計,每年我國將有約100架民航客機面臨租約到期后的資產處置問題。‘客改貨’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在后疫情時代,天津東疆綜保區功能的加持,對飛機租賃業和航空貨運業的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該項目也是國內飛機租賃行業加快形成飛機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
東疆一直傾心盡力打造優化航空金融產業的配套軟環境。此前,這片創新沃土已先后完成保稅租賃飛機退租處置、保稅租賃飛機退租再租賃、境外飛機境內維修再租賃等新業務的多個全國首單,形成了“租賃+買賣”“租賃+維修”“租賃+改裝”等飛機資產處置模式全覆蓋。東疆將飛機租賃由最初“租賃物+資金”的簡單組合,升級為集聚融資、交易、技術、監管、適航、登記等多元素的飛機資產管理體系,為我國航空產業的補鏈強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天津方案。


2025-2031年中國飛機租賃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飛機租賃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飛機租賃市場重點區域發展狀況分析,中國飛機租賃行業重點企業經營分析,2025-2031年飛機租賃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