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獲得上海市本地產西紅柿(番茄)品鑒會上最高獎級的金山區“哲優番茄”,今年推進綠色無公害種植并通過國家認證,果品質量又躍上一個檔次,日前已提前進入采摘上市旺季,受到客戶的青睞。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恩樂鎮的一片連棟溫室大棚里,采摘工人一直忙個不停,每天約300公斤壓茬成熟的“哲優番茄”被采摘下來,再經過分揀、包裝,源源不斷地發往上海市場。
上海的哲優番茄,在云南“錯峰”種植,再返銷回上海,賣得好,也賣得快——這是兩地精心謀劃的產業聯動發展模式。普洱市有著無霜凍期、光照充足、冬季氣溫較高的優勢,滬滇兩地通過產業合作,提前安排種植茬口,實施訂單農業,首批早春番茄在4月初就可采收上市,讓上海市民趕早吃到熟悉的優質番茄。
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帶來了可觀的銷量,附加值也更高,而且,還避開了東部產地番茄扎堆上市的高峰期,讓種植戶不愁“賣難”問題。最近兩個月,滬上多家水果賣場紛紛向鎮沅縣發去訂單,并早早預定了明年的春季哲優番茄。
哲優番茄的熱銷,只是滬滇兩地探索產業聯動的案例之一。據介紹,近年來,金山區在對口幫扶中充分發揮都市現代農業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積極引導區內企業在普洱市投資建設了小皇冠西瓜、小粒咖啡、精制普洱茶、彩色辣椒、南美白對蝦及羅氏沼蝦等一批產業合作項目。通過產業合作,普洱市更多高標準、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依托上海大市場、大平臺、大流通,走進了千家萬戶,助力對口地區脫貧戶增收致富。
上海援滇干部、鎮沅縣委常委、副縣長張迪表示,2021年開始,全國欠發達地區從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金山區緊緊抓住“鞏固、拓展、銜接”這條主線,以產業合作驅動消費協作,通過改造生產鏈、暢通流通鏈、提升價值鏈,正快速推動云南普洱的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據介紹,為更好統籌推動對口幫扶地區的產業合作和消費協作,金山區還組織相關企業成立了“金山區消費扶貧創新基地”。基地集產業項目投資、產品培育孵化、展示體驗、評價認證、品牌塑造、推介銷售、會展策劃、服務支撐、數據采集分析等功能為一體,聚焦滬滇兩地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構筑“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將全面助力對口幫扶地區鄉村振興。


2025-2031年中國番茄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番茄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番茄行業下游產業發展分析,番茄國內重點生產廠家分析,2025-2031年番茄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