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發布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長安鏈。當天,微芯院、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等27家單位發起成立了長安鏈生態聯盟。
6月10日,微芯院院長董進發布了全球首款9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該芯片采用專用處理器內核,保障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以該芯片為核心打造的超高性能區塊鏈專用加速板卡經全面實測,可將區塊鏈數字簽名速度提升20倍,區塊鏈轉賬類智能合約處理速度提升50倍。此外,芯片還具備強大的數據隱私保護能力,可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
目前,長安鏈正持續推進在重大民生、經濟、社會治理等場景的應用,如數字人民幣企業支付、電子政務跨省通辦、冷鏈防疫、綠色減碳等方面。目前,本市已利用長安鏈底層技術開發了“北京冷鏈”平臺,打通冷鏈食品源頭、流通、倉儲、消費等各環節的數據鏈路。市民購買進口冷凍食品,只需手機掃碼,就能立刻查到其來源國、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
6月10日,中國石化、中國電信等23家單位加入長安鏈生態聯盟。至此,長安鏈生態聯盟成員單位達50家。“長安鏈·協作網絡”也正式啟用。該網絡致力于打破行業邊界,跨越地域限制,聯通各行各業的區塊鏈應用。為有效支撐其運行,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已啟動建設了區塊鏈先進算力平臺。該平臺擁有超過20萬個區塊鏈計算單元,建成后可支撐超過100萬個節點、每秒處理超過100萬筆交易的超大規模區塊鏈網絡運行。


2025-2031年中國光分路器芯片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光分路器芯片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三章,包含光分路器芯片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光分路器芯片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展望,光分路器芯片企業經營戰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