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的具有優異性能的結構材料和有特殊性質的功能材料。結構材料主要是利用它們的強度、韌性、硬度、彈性等機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態合金 (金屬玻璃) 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電、光、聲、磁、熱等功能和物理效應。近幾年,世界上研究、發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屬材料,精細陶瓷和光纖等等。
2021年6月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發布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解讀了《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規劃》主要內容。
新材料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現代制造業的“底盤”。加快發展新材料,對推動技術創新,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規劃》總結回顧“十三五”時期山西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國內外形勢,提出“十四五”期間新材料發展的思路及主要目標,聚焦先進金屬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導體材料、纖維新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個重點領域,按照發展方向、產業鏈條、承載園區以及重大項目等方面,提出系統性、針對性的發展路徑。
今后五年,山西將聚焦企業、園區、項目、科技、人才等關鍵要素,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加快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集聚化發展,將山西省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和研發中心,實現由原材料、燃料大省向新材料制造強省轉變。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進一步提高,重點細分領域產品高端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條延伸能力顯著增強,部分領域進入全國前列,總體實力邁入全國第二方陣。
山西省將主要組織實施八個專項工程,確保規劃的有效落實。
一是實施新材料重大技術突破工程,開展百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共性基礎技術供給力度,加快前沿性引領性技術布局;
二是實施新材料創新生態構建工程,推動創新平臺擴量提質,推進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加快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七位一體的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
三是實施新材料產業能力提升工程,加強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測試評價中心等建設,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進產業基礎能力高級化;
四是實施新材料企業主體培育工程,開展新材料企業“三個倍增”計劃,著力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主體,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
五是實施新材料集聚集群發展工程,重點打造若干個新材料特色產業示范園區和特色小鎮,培育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條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六是實施新材料重大項目建設工程,謀劃、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優化項目推進機制,確保項目早投產早達效;
七是實施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工程,開展新材料強鏈補鏈行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發展,積極進入國內外產業供應鏈中高端;
八是實施新材料標準引領和服務支撐工程,開展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加快建設新型標準體系,提升新材料檢驗檢測服務能力和水平。


2025-2031年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分析預測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分析預測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共十九章,包含2020-2024年新材料產業上市公司運營狀況分析,中國新材料產業投資分析,新材料產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