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設施農業”,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推進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作為穩產保供、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著力完善支持政策、提升科技服務、培育經營主體、促進多元發展和品種培育、強化要素保障和宣傳引導,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
一、關于完善支持政策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一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制定印發《關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和《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召開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會,對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進行系統部署。二是會同財政部啟動實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貸款貼息試點,支持內蒙古等26個試點省份通過貸款貼息方式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同時,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加大對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并將設施農業配套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目錄范圍。三是建立了融資項目庫,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符合條件的現代設施農業項目信貸支持。指導人保財險、國壽財險等保險機構通過地方財政補貼或商業化形式在北京、河北、河南等省份開展溫室大棚保險,逐步探索將溫室大棚等農業附屬設施納入保險范圍。
二、關于強化科技服務
農業農村部通過加強科技創新與技術指導服務等多種方式,推動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編制全國設施蔬菜棚型結構與工藝技術圖冊,聚焦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分區域明確了主推棚型結構,提出了設備配置清單和老舊設施改造的工藝做法,為推動設施蔬菜提檔升級提供技術指引。二是通過綠色高產高效行動,支持18省20個縣開展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綜合治理試點,組織專家包縣指導,加快技術模式集成,探索有效的治理路徑,通過培訓等方式加強對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同志及技術人員的指導。
三、關于培育生產經營主體
為加快培育現代設施農業生產經營主體,2023年,農業農村部組織遴選了一批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和創新引領主體,其中,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40個,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主體143個,鼓勵引導資源要素向引領區和主體聚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各地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入選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
四、關于強化多元發展
為加快特色產業發展,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組織實施農業產業融合項目,安排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支持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提高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截至目前,支持各地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2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50個、農業產業強鎮1709個,其中,以設施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7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8個。
五、關于強化品牌營銷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不斷加強政策創設,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建立品牌目錄體系。2019年指導發布《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帶動30個省份建立省級農業品牌目錄,1100余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省級目錄重點培育,144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二是加快精品培育。印發《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分品類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產業優勢領先、市場空間潛力大、文化底蘊深厚的農業精品品牌。三是加強營銷推廣。充分利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展會節慶活動,加強農業品牌營銷推廣。同時,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指導相關互聯網企業與試點縣合作探索農村電商發展模式。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指導電商平臺企業開展農產品專題促銷活動。
六、關于強化宣傳引導
農業農村部持續推動加強現代設施農業宣傳,遴選發布了一批現代設施農業投融資創新模式和案例,通過《計財工作簡報——現代設施農業專欄》刊發地方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典型做法17篇,中國農村雜志社編輯出版《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營造了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七、關于強化要素保障
農業農村部積極推動加強現代設施農業用地保障,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會同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出臺了《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4號)等文件,要求各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同步考慮設施農業用地用海需求和布局。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有關規劃部署,繼續推進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加快提升科技裝備整體水平,補齊產業發展鏈條短板,推廣聯農帶農典型經驗,加快推動現代設施農業建設。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
智研咨詢成立于2008年,具有15年產業咨詢經驗,目前累計服務客戶上萬家,客戶覆蓋全球,得到客戶一致好評,采用精益求精的完善研究方法,用專業和科學的研究模型和調研方法,不斷追求數據和觀點的客觀準確。報告品質有保障,讓您放心無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