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
智能卡行業根據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隸屬于“C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7年修訂版(GB/T4754-2017)隸屬于“C制造業”下屬“C3969其他智能消費設備制造”行業。
二、行業管理體制、行業主管部門和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1、行業主管部門及管理體制
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及自律性行業組織情況如下表:
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及自律性行業組織
部門名稱 | 主要職能 |
工信部 | 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制定并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承擔振興裝備制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組織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加強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綜合協調,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等。 |
國家發改委 | 擬訂并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 |
科技部 | 擬訂科技發展規劃和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
人社部 | 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負責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等。 |
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 制定智能卡的產業政策并監督執行,成立標準化工作組,負責組織、協調金卡工程所涉及的有關標準化工作。 |
國家商用密碼管理辦公室 | 主管全國商用密碼管理工作,包括認定商用密碼產品的科研、生產、銷售單位,批準生產的商用密碼產品品種和型號等。 |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 負責行業的自律管理、推進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提供公共服務、促進信息交流、為相關部門制定行業技術經濟政策等提供建議和咨詢服務,以及其他有助于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的工作等。 |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 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對各地軟件企業認定機構的認定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監督和檢查;負責軟件產品登記認證和軟件企業資質認證工作;訂立行業行規行約,約束行業行為,提高行業自律性;協助政府部門組織制定、修改行業的國家標準和專業標準以及行業的推薦性標準等。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我國有關部門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及規劃來指導支持智能卡行業的發展,具體情況如下: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序號 | 頒布時間 | 名稱 | 頒布單位 | 相關內容 |
1 | 2013.09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推進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 交通運輸部 | 到2020年,基本形成目標一致、功能協調、運轉高效、有機銜接的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總體格局,交通運輸信息化普及程度大幅度提升,重點領域智能化發展取得突破,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加快推進電子不停車收費、公共交通一卡通、金融IC卡和移動支付在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 |
2 | 2014.05 | 《關于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辦[2014]107號) | 中國人民銀行 | 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部署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工作,以全面提升銀行卡安全交易水平。 |
3 | 2014.08 |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的意見》(人社部發〔2014〕52號) |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 拓展功能,廣泛用卡。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卡身份憑證、信息記錄、繳費和待遇領取、結算和支付工具等作用,突出主體功能和重點業務,逐步實現社會保障卡在個人直接辦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享受相應公共服務中的廣泛應用。服務民生,一卡通行。在保持主要功能、標準規范、密鑰體系、管理主體不變的前提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鼓勵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加大社會保障卡集成應用力度,逐步加載政府其他公共服務功能。 |
4 | 2014.11 | 《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 《通知》明確提高金融IC卡安全可控能力、實現金融IC卡“一卡多應用無障礙”、提升非現金結算覆蓋率的工作目標。《通知》就下一步金融IC卡應用工作提出具體時間表。《通知》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提高銀行卡安全水平,切實保障金融服務信息安全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快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電子商務等便民利民領域的普及應用,有效滿足社會大眾對安全、便捷金融服務工具的需求,對我國金融普惠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
5 | 2015.01 | 《關于推動移動金融技術創新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5]11號) | 中國人民銀行 | 指導意見明確移動金融技術創新健康發展的四個方向性原則。強調移動金融是豐富金融服務渠道、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發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推動移動金融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有利于拓展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
6 | 2015.05 | 《交通運輸部關于促進交通一卡通健康發展加快實現互聯互通的指導意見》(交運發[2015]65號) | 交通部運輸司 | 意見提出,近期目標為優化和完善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頂層設計,統一行業技術標準,建立全國安全、高效、分級的清分結算體系,建立較為完備的行業監管制度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各大城市群跨市域、跨省域的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
7 | 2015.10 | 《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IC卡和移動金融應用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15]222號) | 中國人民銀行 | 通知指出,要大力提升金融IC卡和移動金融近場支付非接受理能力;加快推動金融IC卡和移動金融近場支付非接受理流程優化;發揮非接交易的便捷優勢,切實提升金融IC卡和移動金融近場支付的用戶體驗;全面增強銀行卡線上線下交易風險防控能力。 |
8 | 2016.06 |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 自2016年9月1日起,各商業銀行新發行的基于人民幣結算賬戶的銀行卡,應為符合《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JR/T0025)的金融IC卡;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 |
9 | 2016.11 | 《“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 |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 “互聯網+人社”是貫徹落實“互聯網+”、大數據等國家重大戰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于增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效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堅持以服務人民為中心,以改善民生保障、增進人民福祉為主線,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全面發揮我國互聯網應用規模優勢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據資源優勢,深度挖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潛力,增強創新能力,改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破解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創新發展。 |
10 | 2017.01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圍繞現代政府社會治理應用需求,鼓勵和支持發展一批政府管理應用軟件,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面向政府服務和社會治理的產品和服務體系。開展醫療、養老、教育、扶貧等領域民生服務類應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的研發及示范應用,推動基于軟件平臺的民生服務應用創新。 |
11 | 2017.05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 |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 加快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工程,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資源庫,繼續推進信息系統和數據省級集中。加快推進人員、單位、管理服務機構等基礎信息庫及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社保關系轉移接續、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就業信息監測等重點建設任務。積極實施“互聯網+人社”行動,促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人才服務等工作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建立一體化公共服務信息平臺,逐步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的有機銜接,形成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聯動服務能力。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加快推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構建大數據應用體系。依托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與相關政府部門的協同共享,逐步拓展基于互聯網等社會化途徑的信息資源獲取途徑。運用云計算技術,提升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支撐保障能力。逐步建成全網安全監測系統,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12 | 2018.10 | 《關于開展具有金融功能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先行啟動建設工作的通知》 |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 | 總體目標:建立高效順暢的發卡流程、探索行之有效的應用模式,形成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模式范例。 工作內容:發行第三代社保卡、全面升級第三代社保卡受理環境、創新第三代社保卡應用、完善第三代社保卡管理機制、穩步推進先行啟動工作。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本文采編:CY353


2025-2031年中國智能卡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智能卡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城市一卡通發展現狀及市場增長潛力分析,智能卡主要企業經營分析,智能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請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