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屬于“電子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還會造成資源浪費。與此同時,電子廢物中亦含有銅、鋁、鐵及各種貴金屬以及塑料、玻璃等重要資源,具有很高的循環利用價值。自《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行業得到長足發展。同時,在銅鋁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單價持續增長。在政策利好及價格增長的驅動下,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行業市場規模為255.82億元,同比增長6.1%。
一、定義及分類
電子廢棄物,也稱電子廢物,是指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電子電氣設備及其廢棄零部件、元器件和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規定納入電子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是指將廢棄電子產品進行回收、拆解,從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用改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物理、化學特性的方法減少已產生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減少或者消除其危害成分,以及將其最終置于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填埋場的活動,不包括產品維修、翻新以及經維修、翻新后作為舊貨再使用的活動。目前,許多國家都對電子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做了很多的研究,開發出了很多的資源化處理處置工藝,以回收其中的有用組分,穩定或去除有害組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方法有化學處理、火法處理、機械處理、微生物處理等。
二、行業政策
近些年來,為了促進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規范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部署十四五時期循環經濟領域的五大重點工程和六大重點行動,包括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園區循環化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等五大重點工程,以及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等六大重點行動。
三、行業壁壘
1、資質壁壘
我國已經頒布的相關行政法規,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對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出了較嚴格的技術、環保和生產設施條件要求,只有滿足無害化、資源化條件的企業才可能取得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行政許可資格,電子廢棄物綜合回收處理、廢電路板綜合利用都必須獲得處理資格證書才能開展經營活動。而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名錄內的企業僅有109家,且數量維持了五年沒有增加,因此該行業的資質壁壘很高。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名錄內的企業需要經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部門統一規劃,報國家環保部門,經過環保部、財政部、工信部與發改委等部門聯合論證。各省規劃基本與回收區域劃分,合理區域在200公里范圍,人口多、經濟發達的省份一般在5家左右,人口少的省份一般2-3家。
2、環保壁壘
我國對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從事固體廢棄資源處理的企業必須有嚴格的環保設施和先進的處理技術,使回收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并能夠使廢棄物再資源化。沒有先進的環保設施和嚴格的環境管理體制的企業,很難對回收的廢棄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并生產各種高技術產品及實現持續發展。
3、技術壁壘
回收電子廢棄物等廢棄資源,并循環再造高技術產品面臨兩道技術門檻。首先,電子廢棄物是各種材料的高技術集合體,種類多,成份復雜,面對成份多變的各種廢棄資源,必須建立先進的技術工藝體系,使各種不同的廢棄資源得到有效的分類和處理,不具備先進技術工藝體系的企業,進入本行業存在較大的技術困難。其次,各種廢棄物中的再生資源,其理化性能都已消失或者機械物理性能發生蛻變,原生化技術必須實現對再生資源性能的恢復,這是廢棄資源循環利用中最大的技術難關。
四、產業鏈
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廢舊電器電子產品,這些廢棄物的來源主要包括居民、機構和企業等。其中,居民和機構可以將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廢舊汽車等廢棄物賣給回收企業或者回收站,回收企業或者回收站再將廢棄物進行分類、拆解和再利用。此外,一些企業也可以將廢棄物交給專業的回收公司進行處理;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市場也是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行業的重要下游之一,如銅、鐵、鋁、金等金屬材料以及塑料、玻璃等非金屬材料。拆解后得到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可以作為原料被再利用,也可以被加工成新的產品。













五、行業現狀
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屬于“電子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還會造成資源浪費。與此同時,電子廢物中亦含有銅、鋁、鐵及各種貴金屬以及塑料、玻璃等重要資源,具有很高的循環利用價值。自《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行業得到長足發展。同時,在銅鋁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單價持續增長。在政策利好及價格增長的驅動下,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回收利用行業市場規模為255.82億元,同比增長6.1%。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屬于第四十三項“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行業,屬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鼓勵類行業。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環保行業和循環經濟建設,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政策。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難得的發展機遇,有利于行業朝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2)原材料供給充足,下游需求旺盛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與科技快速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5G 應用提速,智能化家電普及率上升,電器電子設備保有量不斷增長并且更新換代周期有所縮短,電子廢棄物、廢舊電子設備的產生量保持逐年增長趨勢,為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時,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金屬、塑料、玻璃等材料的需求量巨大,而金屬和石油等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對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仍將是重要選擇。原材料充足的供給和下游市場充分的需求將為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3)行業技術水平提升
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電子廢棄物處理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處理效率、回收價值、安全環保方面均有所提升。電子廢棄物拆解均采用手工拆解與機械處理相結合的方式,目前行業在逐步提升機械拆解占比,在廠內建立物流立體化設施,提升拆解效率和精細化拆解程度。
2、不利因素
(1)環保意識薄弱
部分地區居民和企業環保意識薄弱,忽視資源回收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存在隨意處置或者私自拆解電子廢棄物,以及私自傾倒危險廢物的情況,使得大量的固體廢物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置,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同時,嚴重影響了電子廢棄物處理業務的市場需求,為行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2)市場存在無序競爭
目前市場內仍存在無資質企業違規拆解電子廢棄物的現象,加劇市場內的無序競爭,提高了電子廢棄物的回收采購價格,擠占了正規處理企業的利潤空間,對正規處理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七、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和回收利用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參差不齊,行業集中度較低,企業分布較為分散。根據企業實力可以將行業內公司分為兩類,一類是規模較大、資質較全、具有電子廢棄物拆解資質的企業;另一類企業規模較小,缺少電子廢棄物拆解資質。規模較大的企業往往與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及大型金融公司合作,貨源較為充足、質量較高,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采取零散回收模式,或者直接從其他大型回收再利用企業處回收可再次使用的廢舊電子設備,再通過處理之后經由自己的銷售渠道銷售,回收渠道的不同使行業逐漸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格局。未來,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大量技術工藝落后、資金實力弱小的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優化,市場集中度將得到提升。
八、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對再生資源行業的整合推進,大中型綜合性企業逐漸成為主導力量,他們不僅技術領先、資金雄厚,而且市場占有率高,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一體化。這一整合過程對地區性小型回收企業構成了沖擊,導致運營能力較弱的小企業和傳統小作坊紛紛淘汰,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同時,廢電拆解技術也朝著高效化和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以提高經濟效益。盡管我國廢電拆解技術和裝備相較于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眾多企業正在通過改進拆解線、升級設備、提升自動化水平,以實現更高效的拆解。此外,企業也逐漸向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方向延伸,提升再生資源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高綜合利用水平。這些舉措共同促進了再生資源行業的持續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