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高潮特级毛片,好看的韩国三色电费2024,《隔壁女邻居3》,宝贝夹好上课(h

智研咨詢 - 產業信息門戶

智研產業百科

一、定義及分類
二、行業政策
三、發展歷程
四、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2、資金與規模壁壘
3、品牌壁壘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六、行業現狀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2、挑戰
八、競爭格局
九、發展趨勢
1、云計算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2、云網融合重要性凸顯,成為云服務商差異化競爭關鍵
3、5G和物聯網驅動算力下沉,云邊協同應用空間廣闊

云計算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內云計算企業在虛擬化技術、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大規模數據管理技術、綠色節能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及容器、安全即服務、微服務等新興領域的研發創新不斷取得成果,且部分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準,我國云計算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速度提升,行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在下游應用需求推動作用下,行業規模快速發展。2022年全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2.4億元,同比增長40.98%,2016-2022年云計算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36.52%。


、定義及分類


云計算指利用分布式計算和虛擬資源管理等技術,通過網絡將分散的ICT資源(包括計算與存儲、應用運行平臺、軟件等)集中起來形成共享的資源池,并以動態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戶提供服務。按服務模式的不同,云計算可分為SaaS、PaaS和IaaS三種類型。其中,SaaS,又稱軟件即服務,即一種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服務的軟件應用模式,不需要用戶將軟件產品安裝在自己的電腦或服務器上,而是按某種服務水平協議(SLA)直接通過網絡向專門的提供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帶有相應軟件功能的服務;PaaS,又稱平臺即服務,指將一個完整的計算機平臺,包括應用設計、應用開發、應用測試和應用托管,都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客戶,即客戶不需要購買硬件和軟件,只需要利用PaaS平臺就能夠創建、測試和部署應用和服務;IaaS,又稱基礎設施即服務,指企業或個人可以使用云計算技術來遠程訪問計算資源,包括計算、存儲以及應用虛擬化技術所提供的相關功能。

云計算按服務模式分類


二、行業政策


隨著國內數字經濟發展推進,國家政府對云計算行業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產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如《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提出,要加速搭建高水平云服務平臺,優化全國政務云建設布局,提升云資源管理運營水平,形成公共算力池,為市場提供更低成本、覆蓋更廣且可靠安全的公共算力服務;此外,紹興市上虞區發布的《關于印發加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六個政策的通知》還重點提到,加大企業上云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各產業內企業加速上云,通過企業“上云”,加速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中國云計算行業相關政策


三、發展歷程


從全球范圍看,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虛擬化、網絡化、分布式計算等技術加速發展,為云計算技術的產生與應用奠定了基礎;2005年亞馬遜推出AWS后,云計算產業開始推動IT產業服務模式變革。此后的十多年時間,云計算不論從類別到服務模式都不斷完善,服務領域也從企業應用逐漸擴展至政府等公共服務機構。


云計算概念于2006年方傳入我國,因此,與歐美相比,國內云計算市場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從技術落地向各領域深化的階段。隨著2008年阿里開始籌備云計算業務,2010年騰訊開始跟進云計算,2013年阿里云宣布突破5K測試,同年騰訊云宣布正式面向全社會開放后,我國云服務創業市場融資不斷增強,國內云計算行業開始逐步走向繁榮。

云計算行業發展歷程


四、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云計算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復雜艱深、更新迭代速度快、定制化開發和專業化服務需求強等方面。首先,云計算核心技術范圍廣泛,涵蓋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超融合架構、容器、數據庫、微服務、DevOps、高可用、云安全等眾多領域,且技術難度較高、對產品性能影響較大,只有擁有全面深入技術儲備的公司才能提供穩定高效的云產品和服務;其次,云計算處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前沿,創新理念和技術層出不窮,企業需要準確把握技術發展趨勢,持續進行技術創新;最后,云計算落地過程中,不同行業用戶對云計算產品存在個性化需求,云計算廠商需要根據客戶要求快速進行針對性地研發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水平,這一方面對企業產品更新速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掌握產品底層技術,確保技術獨立自主。因此本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金與規模壁壘


云計算中的公有云屬于資金密集型且具有顯著的規模效應。主要原因包括:1)基礎設施的布局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且回收周期很長,在目前激烈的價格戰競爭下,只有頭部云服務商才能募集到充足的資本,保證長期運營和持續的研發投入;2)云計算技術和產品研發需要大量的資源與人力投入,只有行業先行者和大型云服務商才有能力獨立研發底層技術,進行全產品線布局,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3)用戶數量的提高可攤薄前期基礎設施的購置投入并提高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顯著降低平均成本,從而使云服務商有能力進一步降低報價吸引更多客戶,形成良性循環。因此,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和規模壁壘,新進入者在發展初期可能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并面臨長時間的虧損。


3、品牌壁壘


云計算產品是上云企業整體IT架構的核心,其運行穩定性和數據安全性直接影響企業經營和管理效率,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級用戶在選擇供應商時較為謹慎,關注產品的性能、可拓展性、穩定性及可靠性,偏好市場份額領先、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產品質量突出、行業口碑較好的企業,且會對其認可的品牌形成一定忠誠度。因此,對于新進入者而言,云計算行業具有較高的品牌壁壘。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云計算綜合了軟硬件與平臺服務,不但讓用戶的IT基礎架構管理煥然一新,還為企業及公共機構帶來了更加智慧的運算方式。云計算上游企業提供底層硬件設備及基礎設施,包括IDC以及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核心設備,同時也涉及光纖、光模塊等關鍵元器件,電源、機架、空調等周邊輔助設備,以及電信服務商;中游企業提供軟件基礎設施、平臺及應用相關服務,即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下游客戶則包括企業及個人用戶,其中企業用戶主要包括互聯網、金融、政府、制造業、醫療、教育等行業。

云計算行業產業鏈
服務器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器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吉祥騰達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磊科實業有限公司
交換機
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數貝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網件(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電信服務商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
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中游
互聯網
金融
政府
制造業
醫療
教育
下游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02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青云科技”。青云科技是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級云服務商與數字化方案提供商,堅持核心代碼自研,自2014年開始布局混合云市場,無縫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交付一致功能與體驗的混合云,是國內混合云領域代表企業。2023年前三季度,青云科技營業總收入為2.57億元,同比增長10.2%。

2020-2023年9月青云科技營業收入變化


(2)廣州市品高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市品高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21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品高股份”。品高股份是國內專業的云計算及行業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在2008年便開始研發云計算產品,于2010年2月成功推出首個商用級IaaS產品BingoCloudV1.0,是國內最早發布云操作系統的廠商之一。經過多年研發,公司目前已擁有眾多以云計算為核心的系列化產品。2023年前三季度,品高股份營業總收入為1.96億元,同比增長3.83%。

2020-2023年9月品高股份營業收入變化


六、行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云計算企業在虛擬化技術、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大規模數據管理技術、綠色節能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及容器、安全即服務、微服務等新興領域的研發創新不斷取得成果,且部分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準,我國云計算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速度提升,行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在下游應用需求推動作用下,行業規模快速發展。2022年全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2.4億元,同比增長40.98%,2016-2022年云計算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36.52%。

2016-202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變化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1)產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云計算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一方面,云計算是前沿信息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的交匯,推動IT資源按需供給和高效利用,承載各類關鍵軟件應用,支撐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發展,促進產業上下游高效對接和協同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另一方面,云計算作為涉及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核心數據安全私密的重要性愈發提高。


當前,云計算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紛紛出臺扶持政策,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政府充分扮演產業發展引導者的角色,支持軟件企業向云計算轉型,培育骨干龍頭企業,推動產業生態建設;同時,大力推進工業云、政務云等細分領域云應用,支持基于云計算的創新創業。此外,政府加快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持續進行核心技術研發,完善云計算標準體系,深入開展云服務能力測評。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為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傳統企業積極開啟數字化轉型


進入新世紀以來,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逐步成為傳統企業的共識。一方面,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重構了全社會生產經營和信息交互方式,數字化轉型可幫助企業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構建自身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規模隨著經濟發展逐步擴大,用人成本也不斷攀升,數字化轉型可幫助企業順應內部精細化管理的需求,改進工作模式,全面提高管理效率。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上云是企業實現轉型的重要路徑。上云是指,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將硬件、軟件、數據等重要IT資源遷入云端,實現IT基礎設施的集中管理和快速部署,彈性拓展底層平臺,靈活調動IT資源,從而減少冗余硬件、軟件的購置費用及人員雇傭成本,大幅降低企業資本投入和運營成本。隨著云計算的技術的逐步成熟,傳統企業也逐步接受了云計算部署模式。眾多政府機構和金融、能源、交運、制造、零售等行業企業開始采用云計算取代傳統IT架構,成為了云計算行業新的機遇。考慮到傳統行業客戶對靈活性、穩定性及信息安全性的要求,形式多樣、部署靈活的混合云模式已成為傳統行業客戶的主流選擇需求。


(3)5G推動萬物互聯,云計算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5G技術,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技術,具有高速率、高可靠、超帶寬、低時延、低功耗等特征,可提高數據傳輸速率、減少延遲、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并實現大規模設備連接。隨著全球科技和產業界對5G研發的不斷深入,5G技術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


隨著5G通信技術逐步成為現實,物聯網使用場景將得到極大拓展。長期以來,物聯網的發展一直受到網絡技術局限的限制,出現時延過長、功耗過高、連接數量不足等問題,無法滿足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等眾多應用場景的落地要求,且往往帶來負面的用戶體驗。5G通信技術的出現,將打破物聯網發展的瓶頸,促進物聯網應用場景的拓展,進而極大提高數據處理和存儲的規模。云計算廠商將通過提高邊緣計算能力,發展云邊協同技術,積極參與到物聯網的繁榮之中,有望進一步實現應用場景延伸、市場規模增長和業務收入提高。


2、挑戰


(1)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凸顯


云計算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人才是行業競爭的關鍵,企業技術壁壘的構建、產品功能的完善和營銷渠道的構建都要求企業打造一支具有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行業經驗的人才團隊。然而,作為近年來剛剛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云計算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人才儲備相對短缺,難以滿足行業企業發展的需求。同時,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企業紛紛加大力度從外部吸引人才,進一步加劇了業內人才短缺現象。


(2)云計算技術發展迭代加速


云計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技術和產業創新不斷涌現,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不斷推動著云計算的變革,云計算技術發展更新速度不斷提升。在產業方面,云計算的應用已深入到政府、金融、工業、交通、物流、醫療健康等行業,企業上云成為趨勢,云管理服務、智能云、邊緣云等市場開始興起,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融合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和變革;在技術方面,容器技術、微服務、DevOps等云原生技術逐漸成熟和廣泛應用,云邊協同、云網融合體系逐漸形成。因此,保持技術和產業的持續創新已成為云計算廠商面臨的重要挑戰,業內企業需要對云計算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進行研判,不斷加大和深入云計算前沿技術及新技術融合的研發,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3)云計算應用市場仍需時間培育


IT基礎設施承載著現代企業的關鍵業務和核心數據,其運行穩定性直接影響著企業業務的正常經營,數據安全性則關系到企業的商業機密和終端用戶的個人隱私,許多企業對云計算模式的技術水平、穩定性和安全性存在謹慎態度。在已采用云計算模式的企業中,尤其是私有云和混合云方面,也反映了運維系統功能不完備、資源調配能力及效率低、網絡連接不夠穩定、異構虛擬化實現困難等問題。企業上云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更換底層IT基礎設施,涉及到海量數據的遷移、內部應用的云化、業務系統的重構等方方面面的事宜,遷移過程中的穩定性、多云和混合IT環境的管理等問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需要云服務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滿足市場需求。


八、競爭格局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云計算產業技術、產品和業務模式逐漸成熟,形成了較為清晰的競爭格局。在公有云領域,各云服務提供商提供固定規格的產品服務,而無需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開發,因此行業集中度較高,我國公有云市場主要由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華為等云服務提供商占據,其合計市場占有率超過了75%。


在私有云和混合云領域,由于不同行業不同客戶上云的需求各不相同,且需要在客戶的基礎設施上進行部署,可能還需要提供上云解決方案,或者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定制開發,因此私有云和混合云需要一定的實施和開發人員。基于上述特點,目前私有云和混合云的行業集中度較低,云服務提供商呈現一定的行業和區域屬性,但尚無占據市場壟斷地位的云服務提供商。

中國云計算行業競爭企業梯隊


九、發展趨勢


1、云計算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云計算作為創新服務模式和前沿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實現算力的精細化運營,有效節約企業IT基礎設施投資,降低IT運維難度,相較傳統IT架構具有顯著優勢,吸引眾多企業遷移上云。同時,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扶持云計算產業發展,組織云計算行業標準制定,引導云服務商進一步開發行業應用,鼓勵政府部門優先采用云服務,鼓勵企業積極運用云計算。隨著云計算政策環境、企業認知、技術及基礎設施的不斷成熟,云計算產業已進入發展快車道。其中,私有云受益于政務、金融、教育、交通、能源、醫療等傳統行業客戶對云計算的逐步接受和對數據安全的高度重視,市場規模增長提速;公有云在互聯網產業繁榮發展和傳統企業對于混合云需求不斷提升的雙重驅動下持續高速增長。


2、云網融合重要性凸顯,成為云服務商差異化競爭關鍵


根據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的定義,云網融合能力是指基于云專網提供云接入與基礎連接能力,通過與云服務商的云平臺結合對外提供覆蓋不同場景的云網產品(如云專線、SD-WAN),并與其他類型的云服務(如計算、存儲、安全類云服務)深度結合,最終延伸至具體的行業應用場景,形成復合型的云網融合解決方案。云網融合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混合云(企業本地私有云、本地數據中心、私有IT平臺與公有云資源池之間的高速連接)、同一公有云的多中心互聯、跨云服務商的云資源池互聯等。


云網融合的重要性已得到云服務商和企業用戶的廣泛認同。一方面,隨著云計算產業逐步進入成熟期,云計算廠商大量涌現,垂直領域產品競爭激烈,云計算廠商迫切需要通過提高云網之間的協同能力以實現差異化競爭;另一方面,隨著企業對云計算應用的逐步深入,單一公有云或私有云難以充分滿足企業業務需求,多云混合成為企業上云的必然階段,對云網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5G和物聯網驅動算力下沉,云邊協同應用空間廣闊


隨著5G通信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物聯網應用的日趨豐富,邊緣計算的理念逐漸興起。根據Gartner的定義,邊緣計算描述了一種計算拓撲,在這種拓撲結構中,信息處理、內容采集和分發均被置于距離信息更近的源頭處完成。邊緣計算的核心是在更靠近終端的邊緣計算節點進行數據計算、存儲等工作,以便分擔海量數據對中心云節點和網絡造成的壓力。國內外廠商積極推動邊緣計算進一步發展,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騰訊等云服務商,海爾、三一等制造業企業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邊緣計算產品。


邊緣計算的本質是云計算為滿足新型計算需求向終端和用戶的延伸,其正常運轉離不開與云端的協同。一方面,邊緣節點的存儲能力有限,經過邊緣節點處理的數據仍需要傳輸到中心云節點進行存儲和備份;另一方面,中心云節點需要匯集所有數據以進行大數據分析和算法模型訓練,從而對邊緣節點算法進行迭代升級。云邊協同可有效降低云端數據處理壓力,減少網絡帶寬占用,提高終端設備的響應速度,在CDN、工業互聯網、能源信息化、智能家庭、智慧交通、安防監控、農業生產、云游戲等場景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中國云計算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擴展閱讀
2023年中國云計算行業全景速覽:規模效應驅動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強者愈強趨勢不斷強化[圖]
2023年中國云計算行業全景速覽:規模效應驅動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強者愈強趨勢不斷強化[圖]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

云計算 2024-04-15
智研咨詢重磅發布《2024年中國云計算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智研咨詢重磅發布《2024年中國云計算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據統計,202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0億元,較2021年增長40.91%,較上年同期增長率下降了近14個百分點,但相較于全球19%的增速,我國云計算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全球大經濟頹勢下,產業依舊保持較高的抗風險能力。

云計算 2024-04-03
預見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蓬勃發展,行業應用加速滲透 [圖](附云計算市場規模、企業競爭、趨勢機遇)
預見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蓬勃發展,行業應用加速滲透 [圖](附云計算市場規模、企業競爭、趨勢機遇)

2021 年云計算市場規模達 3409.2億元,增速53.1%。初步統計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4552.4億元,增長33.5%。其中,公有云由擴張階段跨入穩定增長階段,增速從前一年的70.8%放緩至27.9%,市場規模達到2789.3億元;私有云需求較快,增速為40.9%,市場規模達到1476.9億元。

云計算 2023-03-09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晋州市| 从江县| 秦安县| 昌吉市| 株洲县| 瑞丽市| 淄博市| 铅山县| 泸州市| 延吉市| 绥宁县| 阳信县| 高雄县| 隆林| 容城县| 明溪县| 延吉市| 青州市| 安顺市| 民县| 霸州市| 防城港市| 龙游县| 昌黎县| 株洲市| 嵩明县| 泰州市| 烟台市| 光山县| 博湖县| 罗甸县| 台南县| 泊头市| 新巴尔虎左旗| 公主岭市| 包头市| 海丰县| 永城市| 长泰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