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肥料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23年隨著國內市場活力持續回升,肥料產品的國際貿易也明顯增多,進出口數量均出現上漲。我國肥料進口數量為1309萬噸,同比增長46.42%,出口數量為3150萬噸,同比增長26.71%。隨著國內肥料產品品質不斷升級,肥料出口數量還將繼續上漲,而進口數量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
一、定義及分類
肥料是指提供一種或一種以上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類物質,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之一。按來源和成分的主要性質分類,肥料可以分為化學肥料、有機肥料、生物肥料和綠肥。按營養成分的種類分類,肥料可以分為單質肥料、復合肥料和復混肥料。按肥料的酸堿性質分類,肥料可以分為酸性肥料、中性肥料和堿性肥料。
二、行業政策
近幾年,我國肥料行業的政策主要聚焦綠色化、高效化發展目的,國家在多個政策文件中反復強調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21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通知》,提出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糧食和大豆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進化肥減量增效。202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在農作物種植中,肥料產品的使用對生態環境和糧食質量都存在一定影響,國家反復強調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能推動肥料企業創新,研發綠色高效的新型肥料,助力肥料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行業壁壘
1、政策壁壘
肥料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物資,其生產、使用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國家對該類產品生產的管制一直較為嚴格。在國家數次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決定中,復合肥仍屬于國家繼續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需辦理生產許可證。并且,肥料產品實行登記管理制度,未經登記的肥料產品不得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得進行廣告宣傳。要取得上述資質,必須具備符合要求的生產能力、技術儲備和經營實力,對進入者構成政策壁壘。
2、技術壁壘
肥料產品質量標準嚴格,對生產工藝、安全性要求較高,同時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優化可使企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節本增效,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隨著化肥農藥減量化政策推進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肥料企業需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加大新型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工藝技術水平,重點發展土壤改良、減量增效、全面營養、環保友好方面的功能性肥料。肥料行業不僅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生產工藝優化、實驗積累、持續的研發投入等,還需要經驗豐富的生產人員以及高素質的技術研發和農化服務團隊,行業技術和人才壁壘較高。
3、資金壁壘
肥料行業屬于固定資產投入金額較大的行業,新建肥料生產線或基地所需建設資金較大。同時,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日益提高,相關部門加大對肥料生產企業環境污染的監管,引導行業內企業對裝備及工藝、環保設備進一步提升。此外,肥料行業還具有淡儲旺銷以及原材料占成本比重大等特點,肥料生產使用的大宗原材料多采用現款現貨的結算方式,淡季儲備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全國范圍內的銷售渠道建設也需要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肥料產品主要以畜禽糞便、化工產品等為原材料制成,其上游行業包括畜牧業、煤炭、天然氣、磷礦、鉀礦等。其中,煤炭、天然氣等主要用于生產化肥。中游為肥料生產,原料經過初步處理和加工后,通過酸化、合成反應、精制提純等工藝方法得到各類肥料產品。下游則是銷售渠道,包括零售和批發。通過銷售渠道,肥料產品最終運用至農業種植戶手中,用于谷物種植、水果、蔬菜等各種農業種植領域。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金正大的主營業務為復合肥、緩控釋肥、硝基肥、水溶肥、生物肥、磷肥以及土壤調理劑等土壤所需全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金正大的傳統肥料、新型肥料以及土壤改良產品在技術和市場占有率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在向現代化農業服務轉型的過程中,金正大積極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持有多項專利技術,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先發優勢。2023年金正大的營業收入增勢偏弱,但其規模仍然占據行業前列。2023年前三季度,金正大的營業收入為67.53億元,同比下降13%。金正大將持續加快新型肥料全面升級,鞏固其市場地位。
(2)安徽省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司爾特專業從事各類磷復肥、專用測土配方肥、生態肥料及新型肥料等肥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擁有安徽寧國、宣城、亳州三大化肥生產基地。司爾特立足化肥減量提質,綠色增效,以測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改良為抓手,形成了磷復肥、硫酸鉀、測土配方肥、土壤健康、體質增效類五大產品類型,包括作物專用肥、水溶肥、控失肥、新型增效肥、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菌劑、農用硫酸鉀、顆粒狀、粉狀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九大系列產品。2019年至2022年,司爾特的營業收入持續上漲,2022年營收突破40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司爾特的營業收入為30.35億元,同比下降16.08%,營收增勢有所減弱。
五、行業現狀
我國是肥料出口大國,肥料出口數量明顯多于進口數量。2023年隨著國內市場活力持續回升,肥料產品的國際貿易也明顯增多,進出口數量均出現上漲。2023年我國肥料進口數量為1309萬噸,同比增長46.42%,出口數量為3150萬噸,同比增長26.71%。肥料是農業種植的剛需產品,我國農業種植的持續發展,肥料需求量有望持續增多,尤其高端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多。隨著國內肥料產品品質不斷升級,肥料出口數量還將繼續上漲,而進口數量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2024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政策支持有利于激發種植戶的種糧積極性,從而為肥料行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市場基礎。肥料對提高糧食單產及總產均有較大的貢獻度,在提高糧食產量方面仍將持續發揮作用,這將推動肥料的需求穩重有升。
(2)農作物種植結構的改變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結構不斷改善,食物消費日趨多樣,糧食作物比例逐漸下降,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經濟作物對肥料數量和質量的要求普遍高于糧食作物,畝均肥料投入遠高于糧食作物,且經濟作物附加值高,對肥料的價格敏感度更低,因此經濟作物大多施用高端復合肥產品。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擴大可以有效提高復合化率,增加對高品質復合肥的需求,提升肥料企業經濟效益。
(3)技術水平升級
隨著科技的不斷突破,肥料行業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新機遇。技術進步推動新型肥料的研發和應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同時,降低肥料對環境的污染,滿足現代農業對高效、環保肥料的需求。同時,肥料生產技術進步還能助力肥料生產過程的優化和升級。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和工藝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能耗和排放,為肥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不利因素
(1)行業集中度低
盡管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肥料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行業整體集中度低,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市場競爭激烈。此外,雖然行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仍然存在假冒偽劣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不利于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并且,由于市場參與者眾多,標準制定和執行難度較大,不利于行業標準的統一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市場上存在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這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也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和信譽。
(2)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政策影響肥料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近幾年,為保障我國生態環境安全和糧食安全,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政策。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要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種養循環模式。一方面,化肥農藥減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肥料的生產和銷售,導致肥料行業的市場規模縮小。另一方面,化肥農藥減量政策也提高了肥料的生產和使用門檻,要求肥料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企業的技術研發壓力增大。
(3)環保政策加大肥料企業生產壓力
肥料行業是高耗水、高污染的行業,當糞肥或商業肥料進入地表水時,它們釋放的養分會刺激微生物生長,導致水體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從而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物種的生長。因此,國家不斷加強對肥料行業的環保監管。環保政策趨嚴使得肥料生產企業在排放、廢棄物處理等方面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和處罰。為了達到環保標準,企業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升級、技術改進和污染治理,導致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壓力增大。
七、競爭格局
從企業營收規模來看,我國肥料行業位于第一梯隊的是金正大和司爾特,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均超過10億元,其中金正大的營收規模為46.58億元,規模優勢突出。位于第二梯隊的是根力多、漢和生物,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億元級別。位于第三梯隊的是澳佳生態、合緣生物、愛福地,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均不足1億元。2023年上半年,我國肥料企業的營收增勢偏弱,金正大、司爾特、根力多這些營收規模較大的企業,業績增勢明顯承壓,司爾特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超過40%。合緣生物、愛福地的營收規模相對較小,但其營收增勢明顯上漲,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上漲18.66%、25.44%。
八、發展趨勢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環保政策的加強,一些規模較小、技術落后的肥料企業逐漸退出市場,而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的企業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實現產能集中化。同時,隨著農業生產對肥料品質要求的提高,肥料企業也在不斷創新產品,推出針對不同作物、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用肥需求的差異化肥料,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我國肥料行業向更加高效、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