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運動健康觀念的不斷深入,我國運動服飾消費市場整體呈現增長趨勢。運動服飾包含運動鞋、運動服及運動配飾三大類產品,其中運動服在其中占比較大,2022年運動服占整體運動服飾市場規模的比重為42.7%。2022年我國運動服市場規模為1543億元,同比增長1.5%。2023年我國運動服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13億元。
一、定義及分類
運動服是指專用于體育運動競賽的服裝,一般可分為運動便裝和競技運動服裝。運動便裝是指普通民眾在進行戶外活動或室內健身時穿著的服裝,其主要特點是造型簡潔、衣身寬松合體、便于運動、易洗免燙、強度高、吸濕性好等;競技運動服裝是指專業運動員、裁判員在訓練和比賽時穿著的服裝,如田徑服、體操服、球類服、滑冰服、擊劍服、游泳衣等,競技運動服裝的特點是簡練、舒適、防護等。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中國政府密集出臺運動相關政策,鼓勵居民積極參與戶外運動。尤其是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激發了民眾參與戶外運動的浪潮。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到2035年,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2023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恢復和擴大體育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要舉辦全國體育消費促進活動,統籌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各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上下聯動、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在全國營造促進體育消費的濃厚氛圍。鼓勵各地因地制宜舉辦體育消費季、線上體育消費節等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通過發放體育消費券等方式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不斷恢復和擴大體育消費。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政府對體育產業的重視和利好政策的推動,居民的運動參與率有望穩步提升,從而為中國的運動服市場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
三、行業壁壘
1、品牌壁壘
品牌作為運動服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運動服的銷售尤為重要,消費者對于運動服知名品牌具有較高的認識度和忠誠度,但建立有一定知名度、忠誠度和美譽度的運動服品牌需要運動服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與此同時,運動服企業也需要通過準確的品牌定位、專業的產品設計、嚴謹的質量控制及強大的全國性營銷網絡,才能塑造出具有內涵和影響力的成熟品牌。
2、技術壁壘
根據品牌定位,運動服企業進行自主的原創設計,是保證品牌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運動服的設計既要體現出安全性、保護性的特點,又要在產品中及時融入流行時尚元素,同時,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還要考慮到防水、透氣、耐磨、耐寒、防曬和抗撕裂等特性。沒有自主原創設計,單純依靠模仿的產品將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3、資本實力壁壘
運動服企業的營運資金主要沉淀于存貨增長與門店擴張,擴張越快對資金的規模要求越高。由于運動服產品一般分為春夏、秋冬兩季產品,單品價格相對較高,產品種類繁多。因此,供貨商一般采取提前一年訂貨的期貨模式,導致零售商的大量營運資金沉淀于所購存貨。除此之外,門店增加、物流中心及信息系統建設、人才培養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四、發展歷程
相比于海外市場,中國運動服行業起步較晚,發展歷程較為曲折,主要分為1983-2000年的初始崛起階段、2001-2011年的高速發展階段、2012-2014年的危機調整階段以及2015年-至今的升級優化調整階段。在初始崛起期間,安踏、特步等“晉江系”企業不斷涌現,大量國產運動品牌創立。在高速發展期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得國內運動服品牌一度占據優勢地位。2008年,我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增速達32%,到2009年這一數據就暴跌至11%,2012年和2013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尤其是2012年,運動服行業最為嚴重的庫存危機爆發,國產品牌升級之路遇阻,運動服企業分化嚴重。2015年以后中國運動服行業進入升級優化階段,中國運動服行業渠道進一步升級,運動服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運動服行業龐大且應用廣泛,目前已形成完整、成熟的產業鏈分布。運動服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和生產設備行業,主要包括棉花、麻類、合成纖維和生產設備的制造,以及拉鏈、紐扣的生產。以棉花為例,2023年中國棉花總產量較上年同期下降6.1%至561.8萬噸。原材料價格變化對于運動服企業生產成本影響較大。產業鏈中游主要為運動服的生產和制備,隨著品牌和潮流效應驅動,運動服行業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國潮品牌份額持續走高。產業鏈下游為運動服裝銷售,主要包括自營門店銷售、加盟門店銷售、第三方線下銷售、自營電商銷售和第三方電商銷售。運動服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市場、制造、品牌營銷、經銷及零售運營能力為一體的企業。企業主要經營李寧品牌專業及休閑運動鞋、服裝、器材、配件產品業務,已經形成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和領先的全渠道銷售網絡。分產品來看,2023年上半年,李寧鞋類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11.2%至75.15億元;服裝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14.9%至56.4億元;器材及配件較上年同期增長16.3%至8.64億元。主要是社會活動和內地經濟迅速恢復,各類體育賽事也陸續恢復,居民對體育的參與度不斷提高,消費者意愿增強,進而帶動企業運動產品營收增長。
(2)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
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運動鞋服業務、糧食貿易業務和招商及代運營業務三大板塊,其中,運動鞋服業務主要是研發和銷售以“貴人鳥”為主要品牌的運動鞋服產品。2023年上半年,企業運動鞋服行業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19.51%至2.32億元。分產品來看,服裝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12.02%至1.07億元;鞋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23.4%至1.23億元;配飾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65.16%至0.02億元。
六、行業現狀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運動健康觀念的不斷深入,我國運動服飾消費市場整體呈現增長趨勢。運動服飾包含運動鞋、運動服及運動配飾三大類產品,其中運動服在其中占比較大,2022年運動服占整體運動服飾市場規模的比重為42.7%。2022年我國運動服市場規模為1543億元,同比增長1.5%。2023年我國運動服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13億元。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城鎮化進程帶動消費增長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據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428元,同比增長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生存型消費開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過渡,帶動休閑產業及其相關運動服產品消費的增加。與此同時,我國城鎮人口從2005年底的5.62億增長至2022年底的9.21億,城鎮化率提高至65.22%。城鎮人口的不斷增長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將進一步拉動運動服產品的需求。
(2)體育活動參與度逐漸提高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以及《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等政策頒布實施,越來越多的國民將體育健身作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內容,對于健身活動的參與度逐漸提高。體育運動逐漸向休閑、娛樂與健身相結合的多元化方向發展,并已成為城鎮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由此產生的廣泛消費需求帶動了相關運動服產業的發展。
(3)第三方物流蓬勃發展
隨著我國“世界工廠”地位的逐漸確立,制造業的高速擴張帶動了第三方物流產業的大發展。目前,中國擁有大量的優秀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滿足運動服企業在采購、倉儲、銷售各環節上的物流需求。隨著物聯網技術、智能化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深入應用,第三方物流企業將為運動服行業帶來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體驗和更低的物流及運營成本。
2、不利因素
(1)全球品牌的競爭
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前沿的設計理念和強大的品牌推廣與市場營銷能力,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運動服品牌仍是一線城市市場的領導者,尤其在專業和高端運動鞋服產品方面。這些國際品牌在運動服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的產品,滿足不同運動需求。然而,本土運動品牌在短時間內難以超越這些國際品牌。一方面,本土品牌的資金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弱,難以與國際品牌競爭;另一方面,本土品牌在產品研發、設計和制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2)人才儲備不足
由于運動服產品具有自身的特點,其產品在研發和設計方面與其他類似行業存在較大差別,對于研發設計人員有著獨特的要求,比如要求設計人員最好自身是運動的愛好者、對運動有較深刻的理解等,這樣的研發人員較為緊缺。此外,隨著運動服行業的不斷發展,供應鏈管理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在這個關鍵領域中,商品企劃、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關鍵人才也面臨緊缺的問題。
(3)原材料價格波動
2023年中國棉花價格先漲后跌。年初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延續上年底走勢緩慢回升,隨后受新棉上市、宏觀調控等多種因素影響,棉價逐漸下行。2023年末跌至15550元/噸,但較年初仍上漲9.3%。由于能源和棉花等關鍵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以及化工材料、合成皮革與紡織材料等價格面臨進一步上漲的風險,這對于運動服生產企業帶來了挑戰。
八、競爭格局
從競爭格局來看,中國運動服行業整體表現為持續集中態勢,主要品牌市場份額占比持續提升,CR5從2012年的45.2%提升至2021年的71.0%,2022年小幅度下降至70.9%。耐克、阿迪達斯等國外運動服品牌占據國內較大市場份額。目前,隨著國內運動服品牌在科技端和設計端的不斷投入,產品得到消費者認可,同時在國潮背景下,運動服市占率也呈現穩步提升趨勢。從我國運動服主要生產企業經營情況來看,安踏體育在運動服類別為行業翹楚。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安踏體育運動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22%至163.13億元;其次為李寧,運動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9%至56.4億元;第三為特步國際,運動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17%至24.97億元。
九、發展趨勢
在全民健身熱潮的推動下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瑜伽、騎行、慢跑等專業度較低的輕運動類型逐漸變成當代人最喜愛的運動。加上收入水平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健康和塑性,為輕運動服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未來,輕運動服有望成為運動服發展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直播短視頻等社交平臺的崛起,加快了潮流趨勢的傳播和更新迭代速度。未來,抖音電商將成為運動服裝品牌大展身手的新平臺,從而促進我國運動服行業的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