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360
20000
2
環保行業信息點評:全鏈條、多領域綠色示范項目實施 占領全球綠色低碳高地
綠氫減碳:綠氫占比仍較低,政策鼓勵+經濟性日趨凸顯推動綠氫市場擴容。根據《勢銀綠氫產業發展藍皮書(2023)》指出,2022 年我國氫氣產量為4004萬噸,且我國目前仍以灰氫、藍氫為主,綠氫占比僅為1%。
環保行業動態報告:多地持續推動無廢城市建設 繼續加強固廢處理能力
建設推進方案》,到2025 年,“無廢城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
我國科學家揭示糖漿在微生物修復Cr(VI)污染地下水中的電子傳遞機制
地下水中的鉻(Cr(VI))污染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復技術廣泛應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復工程。糖漿作為制糖業的副產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為了主流生物修復碳源之一。但糖漿成分復雜,有待深入研究其在微生物去除地下水Cr(VI)的多重作用機制。
環保行業:歐洲碳價新高 重提再生資源行業機會
上周CEA 周成交31 萬噸,周成交均價57 元/噸,環比增長3%。地方碳配額周成交20 萬噸,周成交均價60 元/噸,環比增長8%。全國CCER 周成交3.85 萬噸。
科學家提出使用槲皮素納濾膜回收高鹽紡織廢水
納濾膜(NF)可用于處理高鹽紡織廢水,實現資源回收利用。但目前使用納濾膜回收過程耗水量大、能耗高,如何利用納濾膜從紡織廢水中回收染料和鹽仍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公用事業與環保行業:市場化電量高增 四川十四五加快建設火電
我國電力市場交易 電量快速增長,國網區域市場交易電量最高。2022 年1-8月我國市場交易電量為3.5 萬億千瓦時(+44.3%),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59.8%,創歷史新高。
我國科學家揭示植物響應極端高溫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題為“A genetic module at one locus in rice protects chloroplasts to enhance thermotolerance”的研究論文。
我國科學家利用工程微生物開展生態環境修復
生態環境治理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問題。高度穩定的重金屬離子可以通過食物鏈逐漸富集,最終對全球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微生物處理重金屬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但自然微生物無法滿足快速修復的需求。隨著合成生物學的興起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通過設計基因線路來控制生物體的行為,使轉基因微生物的環境可控釋放成為可能。
環保行業:江西省落實水價新政迎提價周期 水務資產回報確定價值重估
江西貫徹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地方緊跟中央,水務資產價值重估。由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簽審公布的《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和《城鎮供水定價成本監管辦法》于2021 年10 月1 日起施行。近日江西省發改委、住建廳就此提出實施意見,深入貫徹《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
環保行業: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構建“美麗鄉村”
事件概述:5 月26 日,住建部等6 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