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著不同尋常的挑戰。為了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面對新的發展格局,中國的奶業以及乳業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10月30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乳業資本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雙循環下的產業與品牌升級”,吸引了國內外多家乳業巨頭、行業領袖、經濟學家、及投資機構的關注和參與,大與會嘉賓深入解析了中國乳業所處的環境和如何在“雙循環”格局下加速產業與品牌升級與發展。
在主題為“資本如何賦能產業發展”的圓桌論壇環節,乳業專家宋亮發表了以下觀點。
宋亮認為,“雙循環”是在疫情以后,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做出的決策,什么是不變?他認為維持了30年到40年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不會變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打破它。
中國的經濟在短期會出現一些困難,但從中長期來看,這種好的增長和好的發展是不會變的,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個消費市場在2023年以后,將會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從而使得全球經濟的重心轉向亞洲,轉向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市場。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乳制品消費的增長是不會變的,他認為在2023年以后隨著國內經濟形勢好轉,隨著三四線市場的消費成熟,乳品的消費將會呈現放量增長。
那么,變的是什么?第一,全球的疫情還沒有撲滅,全球的經濟衰退是可以預期的,在這種情況下,從困難程度來說,可能比去年還要難,各個企業都將進一步去正視自己的問題,都將不斷去緊縮銀根。對于消費者來說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應該說從90年代初到2010年,我們經歷了一個粗放式的高增長階段,2010年到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個圍繞品質、圍繞安全展開的產品的高端化,高自動化。到今天,我們將會面對的是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我們將面臨的是企業要更多依靠于內生的系統化和功能體系的成熟化,以及我們的科技技術創新和研發的這種內生增長上來。
宋亮認為,不少企業在2017年以后開啟了向渠道的全面轉型,但是當一個行業轉型的時候,如果處在一個好的發展時期,那么它的轉型和升級會很容易,付出的代價會很少,但是我們恰恰處在一個從宏觀到微觀,都相對比較嚴峻的時候,所以變化的是什么呢?是我們的企業要正視消費,要真正的以服務消費為核心,來提升自己的增量,真正意義上來說圍繞消費而展開業務拓展,“產品價格虛高的問題,這些年大家可以看到在往下走了,整體來說市場在不斷提升,行業不斷優化,那這就是我所說的變。”


2025-2031年中國乳業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產業需求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乳業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產業需求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世界乳品市場形勢分析,2025-2031年中國乳業預測,乳業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