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將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工廠,致力于推進動力電池產能建設,涵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制造及銷售,提升合作雙方在各自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根據公告,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孚能科技或合資公司生產的動力電池,且每年采購量不低于其需求量的80%,將為孚能科技帶來有效新增量。
不斷牽手優質客戶,借力長坡厚雪好賽道。公司是國內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目前緊密合作優質客戶。國內方面,吉利集團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形成了路特斯、沃爾沃、極星等多個電動汽車品牌,吉利科技作為吉利集團旗下重要子集團,相關業務涵蓋曹操出行、楓葉汽車和吉利商用車相關業務,此次合作站在長期的維度將為公司的鋰電池帶來穩定需求。除了與吉利的合作外,公司目前深度綁定廣汽新能源,目前已成為Aion V 車型主供,預計2021 年將成為公司銷量支撐點,未來隨著新車型逐漸放量,公司有望導入更多車型。海外客戶方面,公司已與戴姆勒簽訂2021-2027 年170GWh 供貨合同,預計2021 年批量供貨;隨著EVA 平臺2021 年推出首款車型EQS,出貨量有望持續增加。同時,公司與大眾合作進展順利,還緊密綁定包括長城、一汽、江鈴、長安等國內知名整車企業,對于優質客戶的緊密綁定將有效保障公司訂單和業績持續增長。隨著各國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全球電動化已是大勢所趨,參見此前發布的周報,根據測算,在中國、歐洲美國市場的帶動之下,我們預計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近1500 萬輛,以2019 年為基年,未來6 年復合增長率超37%。
規模優勢和供應鏈國產化助力成本持續下降。軟包電池相較于圓柱電池和方形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隨著歐洲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加速放量,市場占比有望提升。根據公司公告,目前公司量產單體電芯能量密度最高為285Wh/kg,并儲備了高能量密度、快充、高安全性等多項前沿技術,具備全球核心競爭力,計劃未來五年提升至350Wh/kg。近年來公司成本快速下降,2017-2019 年動力電池系統成本分別為1.19/1.13/0.82 元/Wh,成本下降加快;同時,公司鋁塑膜國產化加快,未來隨著新產能落地,公司有望憑借規模優勢和供應鏈國產化繼續推動降本和毛利率提升。
產能進入快速擴張期,產銷量低基數高增長。近年來公司產能持續擴大。根據與吉利的協議約定,孚能科技及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合計產能不少于120GWh,且2021 年開工產能不少于20GWh。若暫不考慮新設立合資公司產能,根據公司公告,公司2019 年底包含贛州基地一二期名義產能約為5GWh,隨著公司贛州、鎮江基地逐步達產和產能持續擴總行,以及歐洲基地逐步建設,根據公司規劃,預計2020-2022年公司名義總產能將分別達到13/21/29GWh, 2025 年有望達到80-100GWh。2017-2019 年公司實際產能利用率持續處于高位,2020 年上半年銷量受疫情影響下滑明顯,但下半年起供貨廣汽 Aion V 后顯著回暖,1-11 月份實現產量665MWh。產能提升奠定產銷量和業績增長基礎,銷售提升又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議價能力,為公司持續帶來增長動力。
管理團隊不斷完善,理順公司治理結構。公司董事長王禹是全球鋰離子電池資深科學家,歷任NEC Moli Energy (Canada) Ltd.研發科學家、PolyStor Corporation 研發部總監,技術實力深厚,負責公司長期戰略規劃、業務規劃、產品和產能規劃等,主導公司前沿技術合作、業務布局整合、戰略投融資等。新聘任總經理王志剛于2019 年5 月至今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具備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有利于在公司規模迅速擴大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隨著管理團隊的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理順,未來公司在管理團隊技術能力與管理能力兼備的情況下將獲得高效發展。


2025-2031年中國軟包電池行業市場產銷格局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軟包電池行業市場產銷格局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 》共十五章,包含中國軟包電池行業發展潛力評估及趨勢前景預判,中國軟包電池行業投資價值及投資機會分析,中國軟包電池行業投資策略與可持續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