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已踏上發展快車道。2018年我國鋼結構產量6874萬噸,占粗鋼產量比重僅7%,顯著低于一般國家20%的水平,鋼構滲透率低于15%。2016 年國務院便提出力爭用10 年時間將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提升至30%,行業發展潛力巨大。2019 年,住建部正式提出在住宅中試點鋼結構,政策逐漸加碼,而隨著水泥、砂石骨料價格大幅上漲、農民工數量減少工資上升,以及房地產企業提高周轉率,我們預計鋼結構施工工期短、機械化程度高的優勢將逐漸體現,看好行業發展踏上快車道。
CR10 不足15%,總包與規模化加工提升集中度。行業產值超6000 億,上市5 家民營鋼構+央企鋼構體量依然較小,CR5 僅5%、CR10 僅10%。隨著單體項目規模增大以及質量要求提高,我們認為未來行業將呈現兩種發展路徑:1)總包模式,承接項目,進行一體化設計施工,然后逐漸將部分鋼結構構件生產分包給優質專業生產商,2)規模化加工,專注于鋼結構生產,通過技術升級、規模化優勢及精細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而兩種方式都對鋼構企業技術、規模提出更高要求,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規模化加工龍頭破繭而出,駛上高速成長車道。公司商業模式主要聚焦在加工環節,目前ROE 僅11%,未來有望隨著規模擴張不斷降成本提利潤以提升ROE,公司有望成為PB-ROE 投資策略的最佳實踐。2015 年以來公司逐漸聚焦鋼結構加工,截止2019 年底產能240 萬噸全國第一,同時公司憑借其規模、管理、技術等方面優勢,實現全行業最低噸成本(至少低于其余企業1000 元/噸)。隨著公司產能進入密集投放期,我們看好公司進入銷售放量,并帶動單位制造成本繼續下行的良性循環,提升公司ROE,從而使得公司進入高速成長周期。


2025-2031年中國鋼結構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鋼結構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鋼結構行業代表性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鋼結構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發展趨勢預判,中國鋼結構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