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號汽油或進入“9元時代” 國際油價勢如破竹 動力煤進口創11年新高
9月份以來,國際油價受沙特與俄羅斯將減產延長至2023年年底的消息提振,一路加速攀升,在疊加全球主要能機構普遍預期原油供應缺口將拉大的影響下,國際油價實現了三周連漲。而從2023年7月初至今三季度里國際油價累計漲近30%。
中國長租公寓市場步入“快速成長期”階段 吸引超九成機構追加投資
截至2023年上半年,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城市長租公寓項目的平均入住率分別達到89%、93%和96%,且租金均實現企穩回升,長租公寓所承載的“剛需”依然韌性十足,具有抗周期性的特點。
2023年上半年白酒上市企業約半數營收增長超兩成 “產區化”成熱詞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百億陣營的6家企業營收總和約1819億元,占21家上市酒企總營收的八成以上。凈利潤方面,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5家企業凈利潤總和達747.25億元,而其他15家酒企的凈利潤總和則不足百億元。
摩托車市場旺季成交量不及預期 開啟新一輪 “降價潮”
注意到,占到全球銷量近三分之一的本田摩托車降價引發了關注。例如CM1100三款降價車型中,最大降價額達到了2.49萬元。與此同時,寶馬也開啟了價格“角逐”。“R1250GS水鳥系列降價幅度達到了7萬元,S1000系列降價幅度2萬~5萬元。
工信部:面向5G通信、元宇宙等領域需求 創新新型顯示產品供給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全行業產值超過4900億元,全球占比36%,繼續位居首位;其中,顯示器件產值3671億元,全球占比48%;顯示器件出貨面積1.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
ChatGPT賦能農業保險 多地啟動“保險+期貨”項目推動鄉村振興
2022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保險金額達到4.57萬億元,我國農業保險承保主要農作物面積達到21億畝,約占全國播種面積的84%,承保農作物品種超過210種,基本覆蓋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和糖料、油料、生豬等主要大宗農產品。
邁向具身通用人工智能 人形機器人成未來產業“蓄水池”
當前,一批企業正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宇樹科技發布H1人形機器人,實現較強的平衡、奔跑和避險能力,每臺售價9萬美元,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發貨。
百城房貸利率最新數據出爐! 9月平均房貸利率或下行
8月21日,貝殼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百城平均首二套房貸利率均與上月基本持平,維持歷史低位;銀行平均放款周期較上月縮短,放款速度為2019年以來最快。
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居全球第一 業內預測未來出口規模有望達千萬輛級
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34.1萬輛,同比增長76.9%,而來自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同期日本汽車出口量為202萬輛,同比增長17%,這意味著中國首奪半年度的全球汽車出口冠軍。
2023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穩中有進,預計全年增長5%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023年以來,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一季度實現平穩開局;二季度保持上升態勢,4、5月份在上年低基數之上各項指標高速增長,6月隨著對比基數的提升,主要指標增速有所放緩。
2023年上半年光伏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1.6%,業內多家企業海外業務亮眼
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總體保持平穩向好發展態勢,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均實現高速增長。根據光伏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均超過65%。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89.2億美元,同比增長11.6%。
金融如何助力科技創新?多部門合作完善政策,鼓勵更多科創型企業發行上市
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5%,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上半年物流需求呈現趨穩向好發展狀態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60.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1-5月提高0.3個百分點,二季度環比提高1.6個百分點,年內物流需求累計增長整體呈回升態勢。
住建部明確樓市調控方向:降低首套房首付比 落實認房不認貸
根據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全國20個重點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平均值為24%。具體看,此類城市首付比例主要分為三檔,即35%、30%和20%。總體上城市能級越高,首付比例越高;城市能級越低,首付比例越低。
2023年暑期檔電影市場全面回暖 總票房破78億!
過去三年,電影市場受疫情影響,票房有所回落,2020年-2022年暑期檔票房分別為36.16億元、73.81億元和91.35億元。在影院全面復蘇之下,隨著時間推移,2023年暑期檔電影市場越來越火熱。
文旅部:2022年全國文化和旅游事業費1202.89億元
2022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9739個,比上年末增加1369個;從業人員41.5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81萬人。其中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所屬藝術表演團體1934個,占9.8%,從業人員10.71萬人,占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