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的一年,這個來自于尼爾•斯蒂芬森科幻小說《雪崩》中的詞匯,在被各界賦予新的內涵后,開始在資本市場登堂入室。元宇宙本質上是一個技術、產業聚合體,其實現主要由VR/AR、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六大技術支撐。這和PC互聯網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過渡時,借助觸屏技術、操作系統、光學、電池等技術的實現突破類似。
12月23日,中紀委官方網站發布文章-《元宇宙如何改寫人類社會生活》
文章表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元宇宙為互聯網行業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但元宇宙也存在很大的泡沫。
虛實融合已成為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但目前元宇宙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距離大規模產品化還十分遙遠。毋庸諱言,元宇宙產業具有新興產業的不成熟、不穩定等特征,還存在一些潛在風險。在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看來,元宇宙的概念布局仍集中于擴展現實及游戲社交領域,技術生態和內容生態尚未成熟,場景入口也有待拓寬,理想愿景和現實發展間仍存在漫長的“去泡沫化”過程。
沈陽列舉了如下風險:資本操縱,雛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產業和市場都亟須回歸理性,應警惕資本通過創造新概念、炒作新風口、吸引新投資等逐利慣性操作;輿論吹捧,目前元宇宙產業仍處于“社交+游戲”場景應用的奠基階段,遠未實現全產業覆蓋和生態開放、經濟自洽、虛實互通的理想狀態,應警惕非理性的輿論泡沫帶來非理性的股市震蕩;經濟風險,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巨型資本的金融收割行為提供了更為隱蔽的操縱空間,金融監管需從現實世界拓展至虛擬世界。此外,在倫理、壟斷、算力、隱私、沉迷、知識產區等方面,元宇宙也不同程度存在風險。
天風證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師孔蓉認為,應理性看待元宇宙帶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對社會的影響。現有市場對于元宇宙的疑慮主要來自技術實現的硬件條件、網絡環境等尚不成熟與匹配,構建終極元宇宙的關鍵技術如算力、平臺、網絡建設等仍需要較長時間完善。
文章還表示:目前部分公司炒作元宇宙概念與真實的元宇宙有較大差異,需要去偽存真、謹慎判斷。在業界看來,元宇宙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目標,這有賴于底層技術和算力層面出現的核心技術突破、技術演進與變化。


2025年中國元宇宙+影視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年中國元宇宙+影視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括中國元宇宙+影視行業投資機遇分析,中國元宇宙+影視行業重點企業分析,中國元宇宙+影視未來發展展望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