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我國健身產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在經濟水平提升、互聯網發展、科技進步、政策變化等因素下,國內健身行業不斷重塑升級,進入新一輪蓬勃發展階段,線上健身服務、居家健身服務等,以及與健身相關的智能設備和應用軟件等興起。健身行業上游主要包括健身器材、教練培訓與課程研發,中游主要是線下健身中心、O2O服務平臺和健身APP等,下游主要包括健身食品補給、運動鞋服、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運動周邊服務,以及信息查找、社交平臺和數據管理等服務。國內健身行業產業鏈逐漸完善,分工不斷細化。
我國健身人口滲透率仍較低。根據三體云動統計,2020年我國大陸地區健身人口滲透率為5.02%,而同期美國和歐洲的健身人口滲透率分別為15.2%和8.1%,分別約為我國健身人口滲透率的3倍和1.6倍。以美國為對標,若要達到相同健身人口滲透率水平,中國仍需要新增健身會員超過1.4億人,新增健身俱樂部超過9萬家,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國家政策推動全民健身。國家為提高國民健康素質,近年來出臺多項政策助推體育產業發展。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進一步加快發展體育產業。2016年,《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政策面世。隨后,國家陸續發布多項對小眾運動的產業規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鼓勵體育產業創新性發展。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為減少疫情對體育產業影響,國家印發了《關于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鼓勵居民居家健身,助推居家健身、互聯網健身等行業逆襲。2021年適逢“十四五”開端,為給國民提供更好的健身環境,國家發布《“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等政策。
上游健身器材行業:目前國內滲透率還較低。上游來看,健身器械方面,過去十年間,受國內體育產業政策激勵、消費者觀念轉變以及健身器材企業生產研發能力提高等因素影響,疊加國際健身器材行業發展的推動,國內健身器材市場規模總體保持增長態勢。我國健身器材普及率較低。根據英派斯招股說明書,我國城鎮家庭平均每百戶中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遠低于歐美國家28%的健身器材普及率,發展潛力可觀。
中游健身房行業:目前絕對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滲透率和集中度還較低。
根據三體云動數據中心統計,2018年底-2020年底,國內健身俱樂部門店數量(不含港澳臺)分別達到4.61萬家、4.99萬家和4.43萬家;同期美國健身俱樂部門店數量分別達到4.46萬家、3.96萬家和3.91萬家。國內健身俱樂部在絕對數量上已經超過歐美任何一個國家,居全球所有國家之首。國內健身人口滲透率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仍然還較低。根據三體云動數據中心統計,2018年底-2020年底,國內健身人口滲透率(不含港澳臺)分別達到3.1%、4.9%和5.02%;同期美國健身人口滲透率分別達到20.3%、20.3%和15.2%,分別是同期國內滲透率的6.5倍、4.1倍和3倍。目前國內健身房行業格局未穩,尚未產生具有絕對優勢的全國化龍頭。國內目前門店數量較多的健身品牌主要包括中田健身、樂刻、金吉鳥、快快智能健身、英派斯健身等。2020年底,終端門店數量排名前十的國內健身品牌門店總數達到2722家,數量占同期國內健身房門店總數的6.1%。與美國相比,國內健身房行業集中度還較低。
首次覆蓋,給予謹慎推薦評級。近年來,在國內經濟水平提升、互聯網發展、科技進步、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動下,我國健身行業不斷重塑升級,進入新一輪蓬勃發展階段,產業鏈上下游也逐步完善。2020年,行業雖受疫情沖擊較為嚴重,但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人們健康意識不斷上升,國民收入和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未來國內健身需求有望不斷上行。目前我國健身人口滲透率還較低,如果未來滲透率提升至歐美國家水平,我國健身人口規模分別還有1.6倍和3倍增長空間。目前國內健身產業鏈上游健身器材、中游健身房等行業滲透率和集中度仍較低,未來隨著國民健身需求的上升,產業鏈上優勢龍頭有望受益,可關注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英派斯(002899)、舒華體育(605299)等。
風險提示。疫情持續反復,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健身人口滲透率不及預期,市場推廣不及預期等。


2025-2031年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健身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健身教練培訓機構分析,2020-2024年中國健身市場消費者調查分析,2025-2031年中國健身市場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