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行業整體平穩增長,Q1 收入明顯反彈。盡管疫情沖擊使得項目招投標、實施和交付驗收出現延遲,但同時也激發出全社會對信息化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計算機行業整體經營狀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2020 年計算機公司(剔除科創板公司,下同)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較上年同期增速下降5%,Q4 同比增速較Q3 提速11%;科創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較上年同期增速下降5%,Q4 同比增速較Q3 下降12%。2021 年一季度計算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較2019 年同期增長11%;科創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較19年同期增長77%。
盈利承壓趨緩,經營性現金流不斷向好。計算機公司2020 年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9%,Q4 和21Q1 皆實現同比扭虧為盈;科創板公司2020 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3%,Q4 同比增幅較Q3 收窄,21Q1 虧損縮窄至1.56 億元。行業整體毛利率逐季提升,研發投入持續加大,三費費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營運能力明顯分化,計算機公司應收賬款(含合同資產)、存貨周轉率皆呈下滑趨勢,科創板公司反之。整體資金管理能力有所加強,經營性現金流占營收比例進一步提升。2020 年計算機公司商譽同比減少13%,科創板公司商譽增加至18 億元,行業整體商譽占總資產比例進一步下行,減值風險相對可控。
金融科技增速領跑,工業互聯網、云計算景氣依舊。細分板塊中,2020 年除教育信息化、超高清視頻外,其余板塊均實現營收正增長,其中金融科技、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位列營收增速前五,尤其金融科技、信息安全Q4明顯提速。金融科技、信息創新、超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五大板塊的扣非凈利潤增速居前,主營業務經營狀況向好,且金融科技、信息創新均實現規模翻倍。
2021 年一季度工業互聯網營收增速依然居前達41%,云計算、金融科技扣非凈利潤增速分別達530%、234%。
智能汽車量產加速,景氣度有望繼續抬升。智能汽車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產物,智能駕駛是順應5G 時代發展的重要應用場景。新車型新產品的陸續問世是催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我們認為華為全棧自研ADS 的落地或成為智能汽車規模化生產提速的關鍵里程碑,產業鏈需求有望加速上漲,利好國產化產業生態圈打造。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法規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智能汽車景氣度有望加速上行。
存量與增量并舉,金融科技迎確定性機遇。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加速,疊加金融信創引領的新一輪軟硬件建設景氣周期,技術架構的轉型以及科技窗口的開啟將有利于為金融科技公司打開新成長空間和估值空間。
政策疊加趨勢,工業+云需求潛力可期。工業互聯網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支撐,輔之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基礎設施和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既是國家指向,又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動能。在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工業互聯網被再次提及,政策驅動疊加云化趨勢將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空間。
投資建議:計算機行業自2020 年7 月以來,歷經長達10 個月的回調,估值水平已至歷史均值下方,我們認為,自上而下選擇后期業績增長穩定性、持續性強的標的具有較強的安全邊際,具備強政策屬性與加速趨勢的賽道是重點配置方向,我們建議關注智能汽車、金融科技、工業+云三大板塊,重點受益標的:1)智能汽車:中科創達、德賽西威、四維圖新、道通科技;2)金融科技:長亮科技、宇信科技、恒生電子、同花順;3)工業+云:中望軟件、鼎捷軟件、用友網絡、廣聯達、寶信軟件、中科曙光。
風險提示:中美科技博弈升級;汽車市場回暖不及預期;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受阻;相關政策法規限制產業發展;行業景氣度下行等。


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行業主要產品市場分析,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