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909萬人,創下歷年新高。
“秋招進不去,春招就是僅存的希望了”,很多應屆畢業生感到焦慮,能不能校招進互聯網大廠,就看“金三銀四”三四月份的最后一搏了。
李宇的室友在秋招時,已經成功拿下BAT大廠研發崗offer,年薪35萬+,豐厚的薪水令人羨慕不已。而自己在秋招投了40家公司,連拒信都沒收全,春招就開始了。
春節后,互聯網行業迎來“金三銀四”的招聘季,各大企業集中釋放招聘需求,動輒上千的HC(HeadCount)激起了無數應屆生的“大廠夢”。
同時,疫情導致更多的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增長了33.9%。而在今年春節后第二周,隨著考研成績公布,更多應屆生流向就業市場,求職人數同比增長143.1%。
最難畢業季,想進大廠的年輕人,競爭更加激烈。
經歷過秋招“摧殘”,越來越多的應屆生抱著“不投白不投,不投就虧了”的心態,加入互聯網大廠的春招競爭。全力準備卻心態躺平,筆試面試就當蹭經驗,進了皆大歡喜,沒進就接受月薪幾千的小廠,努力幾年再等出頭之日。
雖然,過去一年中,不少互聯網大廠頻頻爆發“996”福報、“加班猝死”、“35歲危機”等輿情事件,導致很多人選擇離開,但是,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仍將“大廠夢”當作職場生涯的第一站。
誰都知道,獲取大廠“通關文牒”,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可還是擋不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高薪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互聯網行業標配。智聯招聘2020年大數據顯示,在軟件研發、運維支持、前端開發、測試工程師、產品經理、數據工程師、移動研發、人工智能、這8類核心崗位的招聘需求分別為41%、16.5%、11.6%、92%、8.3%、5.8%、5.5%、21%,軟件研發的招聘需求最高,占比達到41%,平均招聘薪酬最高的是人工智能,平均招聘薪酬高達19010元/月。
互聯網產業產品技術核心崗位競爭指數與薪酬情況
核心崗位 | 招聘職位數占比 | 競爭指數 | 平均招聘薪酬:元/月 |
軟件研發 | 41% | 25.1 | 13527 |
運維支持 | 16.5% | 31.2 | 9371 |
前端開發 | 11.6% | 31 | 12139 |
測試工程師 | 92% | 40.1 | 10487 |
產品經理 | 8.3% | 26.6 | 14627 |
數據工程師 | 5.8% | 23.9 | 13476 |
移動研發 | 5.5% | 15.2 | 13214 |
人工智能 | 21% | 21.1 | 19010 |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智研咨詢整理
互聯網產業引導了全新的經濟發展形態,這個以信息、知識、技術為主導要素的行業在人才需求結構上也呈現出了差異化,產品、技術、運營、設計、市場和銷售是互聯網產業的6大主要崗位。2020年,從招聘需求上來看,除本身流動性大的銷售崗位之外,技術研發實力作為這類企業的致勝資源,持續牽引企業追逐優秀的專業人才,招聘需求規模占18.1%,競爭指數為28.5;運營類人才招聘需求規模占14.5%,競爭指數為21.1;互聯網產業競爭最激烈的崗位為設計,競爭指數為32.3和產品,競爭指數為31.6,還有技術是平均28.5人搶一職。
2020年中國互聯網產業主要崗們招聘職位數占比與競爭指數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ICT互聯網領域人才趨勢VUCA時代,ICT人才招聘展現出逆勢的活力與韌性,市場對ICT互聯網領域的人才需求預計呈現強勁的上升趨勢。
2021年,市場對ICT互聯網領域的人才需求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互聯網行業投資環境分析,互聯網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互聯網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