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蘋果單季度營收創新高,立訊收購鎧勝金屬業務完善平臺型布局
本周,蘋果發布2021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1000美元,同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公司預告下季度營收有望加速成長,但可穿戴和服務業務收入增長將趨緩,同時也提出供應鏈缺貨等不確定性。本季度大中華區增長動能最強,收入同比提升57%,iPhone 升級以及原安卓用戶遷移均有顯著提升,iPad 和Mac 需求也很旺盛。目前全球iPhone 存量用戶已超過10 億,所有蘋果產品活躍存量用戶已達16.5 億,未來幾年將持續具有較高的換機動能。
四季度iPhone 全球發貨9010 萬支,市占率高達23.4%,創單季度單廠商出貨最高紀錄。三星出貨7390(同比增長6.2%)位列第二,華為出貨3230 萬(同比下降42.2%)位列三名。我們預計2021 年全球手機總量將回暖復蘇,預計回升10%,同時華為或將滑出Top5,為OVM 等安卓品牌帶來份額提升窗口期。
立訊以60 億認購和碩孫公司(鎧勝子公司)日鎧電腦50.013%股權,鎧勝超過三分之二資產都已合并在日鎧旗下,包括MacBook 與iPad金屬機殼、iPhone 中框等,未來立訊將承接和碩金屬結構件業務,進一步完善“零組件+模組+代工”布局。蘋果產業鏈中“立訊+和碩+緯創”聯盟對抗富士康的格局已逐漸清晰,未來平臺型的陸廠有望取得越來越重要的供應地位。推薦關注:立訊精密、長盈精密、舜宇光學科技、比亞迪電子、歌爾股份等。
半導體:芯片供給吃緊,汽車廠商減產,半導體制造商進入漲價潮車用芯片需求自2020 年下半年起開始大幅增加,四季度供給吃緊,2021 年車廠下單力道更加強勁,目前全球多家車廠因車用芯片缺貨不得不停產或減產。德日美等各國政府請求中國臺灣當局提供協助,臺積電稱目前公司產能為滿負荷運轉,如果能通過優化產能來提高產量,將優先供應汽車芯片。由于原材料等緊缺,瑞薩電子、東芝、恩智浦半導體等大型廠商紛紛決定上調汽車和通信設備產品價格,漲幅介于一至二成。我們認為車用芯片緊缺是晶圓產能塞爆導致的擠壓效應。美國對華為制裁導致小米和OPPO 等競爭對手為爭奪華為空出的市場份額,積極向設計商和代工廠下單搶產能并拉高庫存,晶圓代工廠產能早已被消費性、5G 等客戶包下,車用等晶圓產能被擠壓。美國對中芯國際制裁更使得以8 寸晶圓制造為主的車用芯片大缺。車用市場景氣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漸復蘇,汽車電子化比重持續提升,加上電動車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對車用電子需求明顯增加,我們認為車用芯片缺貨情況可能持續至2021 年底,相關供應鏈也將受惠。建議關注:中芯國際(港股)、華虹半導體、思瑞浦、卓勝微、晶晨股份等。
半導體設備:LAM 二季度存儲器銷售額占比達到六成以上,半導體設備持續強勁LAM 2021 年第二季度(財季,2021.01-2021.03)銷售額為34.56 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8.78%,毛利率46.4%。
下一季度LAM 預計收入35-39 億美元,毛利率為45%-47%,營業利潤率29.5%-31.5%,每股收益6.15-6.95 美元。
分地區來看,中國大陸35%、韓國21%、中國臺灣17%、日本10%、SEA10%、美國4%、歐洲3%。分應用來看,本季度內存部門強勁,占系統收入的68%,再細分看,NVM 存儲器占比51%、DRAM17%、Foundry26%、邏輯以及其他占比6%。2020 年LAM 全年銷售額119 億美元,每股收益為20.45 美元,達歷史新高。2020 年WFE(晶圓制造設備)支出達500 億美元,公司預計2021 年WFE 將達到600-700 億美元。公司銷售額主要來自DARM 和3DNAND 市場,公司在DRAM 中擁有超過50%蝕刻的市場份額,在3D NAND 市場處于領導地位。隨著EUV 在未來節點中增加,蝕刻和沉積的形態份額收益將增加。存儲增長驅動力是數據中心,而且存儲器也被應用到各類消費電子設備中。5G、計算機、游戲機的增長將推動存儲器市場擴張,公司認為5G 手機5%增量需求有可能推動近10 億美元的增量WFE。我們認為,行業景氣度來自于,AI、高性能計算和5G 的先進制程驅動,數據中心存儲驅動,導致后續依然強勁,推薦關注中微公司、華峰測控、長川科技等設備環節。
被動元器件:華新科LTCC 再漲價50%,大陸LTCC 龍頭順絡電子將持續受益近日,被動元件龍頭華新科二次調漲LTCC 產品,漲幅高達五成以上。受惠于5G 手機換機潮、5G 基建、WiFi 6、汽車電子需求逐步回溫,LTCC 產能吃緊現象嚴重,再加上原物料價格攀升,華新科LTCC 產品自20Q3 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并在2020 年12 月啟動LTCC 第一次漲價,漲幅三成,預計于21Q2 二次調漲MLCC、芯片電阻產品價格。順絡是國內極少數能量產LTCC 的公司,該產品屬于高壁壘高利潤的核心器件,毛利率高達50-60%,20 年以來公司LTCC 訂單不斷釋放,相關收入預計過億,預計未來3 年保持40-60%復合增速。我們認為,公司新品正進入集中投放收獲期,產能擴張將助力新品業務至少3 年的持續高增長,持續看好。
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投資機會明朗
1 月29 日下午韓國慶尚北道龜尾AGC 工廠發生爆炸事故,工廠內部墻體和玻璃窗破損。AGC 韓國是日本Asahi Glass子公司AGC 于2004 年投資5 億美元在龜尾產業園區內設立的的公司,主要生產TFT-LCD 玻璃基板。我們認為,隨著整體面板需求偏緊,此次爆炸將更多會加劇整體行業供需,加快尾部產能的退出。
2021 年一季度全球電視面板市場供需比為2.9%(數量基準),供應緊缺持續。1 月份面板價格維持較大漲幅,預計2 月開始中小尺寸價格漲幅將有所收窄,而大尺寸依然維持較大漲幅。32",1 月均價上漲3 美金,預計2 月價格上漲2 美金。39.5"~43",1 月均價約上漲3-4 美金,預計2 月漲幅縮窄至2 美金。50",1 月上漲超5 美金,預計2 月上漲4 美金。55",1 月均上漲5 美金,預計2 月漲幅縮窄至4 美金。大尺寸方面,供需持續偏緊,預計1~2 月份維持約5 美金漲幅。面板價格連續上漲,投資機會明朗。建議關注TCL 科技等。
推薦標的:消費電子(立訊精密、長盈精密、舜宇光學科技、比亞迪電子),半導體(中芯國際(0981.HK)、華虹半導體、卓勝微、瀾起科技、思瑞浦),被動元件(順絡電子、三環集團、風華高科),設備(中微公司、華峰測控),面板(TCL 科技)。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影響致需求不及預期;中美貿易/科技摩擦升級風險;5G 創新不及預期。


2022-2028年中國微電子錫基焊粉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2-2028年中國微電子錫基焊粉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共十二章,包含微電子錫基焊粉投資建議,中國微電子錫基焊粉未來發展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中國微電子錫基焊粉投資的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