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看到多久的歷史就能看到多久的未來
分布式超融合架構是IT基礎設施近幾年的主要變革,以替代傳統的SAN架構。雖然在產業層面極具革命性,但在投資人眼中,依然覺得超融合行業未來的成長路徑不夠清晰。我們通過研究IT基礎設施行業發展過程中三個主要架構的興衰,以及SAN架構的里程碑時點,推斷出IT架構行業的導入期通常需要5年、成長期通常持續10年、成熟期5年后開始出現新興IT架構,但衰退期依然能持續10-20年。
近年來三點趨勢進一步佐證了超融合的勢頭
從三方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分布式超融合架構在成為主流技術選型的道路上:1)超融合在已成為供應商建設私有云的標配,超融合業務占私有云整體的50%以上;2)超融合在存儲市場的占比持續提升,從2013年的4%到2019年的53%;3)應用場景從最初滿足小眾的VDI和ROBO,逐步向大眾場景如支撐商業應用、私有云虛擬化轉移,并且新增邊緣場景。
什么樣的廠商有望勝出
超融合商業的本質與傳統IT基礎架構廠商非常不同,更類似運營式,而非過去交付式。交付式在硬件交付的同時,訂單就結束了,而運營式則需要持續維護與客戶的關系,激發持續的擴容采購。鑒于這樣的商業模式,我們認為優質的供應商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軟件內核是基本盤,必須做到自主可控;2)研發、產品、服務三位一體形成閉環,才能建立與客戶的信賴關系,提高復購率;3)信仰長期主義的組織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前面兩點


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產業前景研判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行業主要產品市場分析,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建議等內容。



